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闽台文学的文化亲缘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010126210
  • 作      者:
    朱双一著
  • 出 版 社 :
    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作者简介
  朱双一,福建师范大学海峡两岸文化发展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员,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台湾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副会长,福建省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研究会副会长。著有《彼岸的缪斯——台湾诗歌论》(与刘登翰合作)、《近二十年台湾文学流脉》(台湾版改题《战后台湾新世代文学论》)、《台湾文学思潮与渊源》、《海峡两岸新文学思潮的渊源和比较》(与张羽合作)、《台湾文学与中华地域文化》、《百年台湾文学散点透视》、《台湾文学创作思潮简史》,参与编撰《台湾文学史》、《台湾新文学概观》、《台港澳文学教程》、《扬子江和阿里山的对话》、《中国文化中的台湾文学》、《文化亲缘与两岸关系》、《台湾百部小说大展》等书,并在海内外报刊发表学术论文或文学评论文章二百多篇。
展开
内容介绍
  《海峡两岸文化发展丛书:闽台文学的文化亲缘》不仅体现于两地文人、作家之间频繁密切的往来互动,更体现于两地文学表现出的相同或相似的海洋性、边缘性和多元反差性等地域文化特征,以及它们共同的中华文化属性。本书通过历史上闽、台之间文人、作家交往互动、相互影响的实例,如明郑时期郑成功和“海外几社”等对宋末福建“遗民文学”的承续,清代中叶福建文人到台湾担任教职而建立以闽学为基本传承的教化并以此对粗陋民风加以矫正,乙未后台湾文人内渡及闽台作家诗人的两岸相互眺望,五四前后赖和、张我军等在厦门接受新文化运动的洗礼,王梦鸥、姚一苇、余光中等当代台湾名家早年在厦大时的文学准备等,以及闽台文学在历史叙述、宗教、民俗、语言和民性特征等方面体现出的海洋性、边缘性、多元反差性等共同的地域文化特征,说明台湾文学和福建文学之间悠久、密切的文化亲缘关系。本书的特点,是既收拢了比较全面的资料,又能对资料加以梳理和理论的观照,形成一个系统的论述架构。这是著者一贯的学术个性,也本书最明显的学术特点。本书结构严谨,材料翔实,文字流畅,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展开
精彩书摘
  大家都有一番抱负,又觉得个人力量有限,于是聚集了28人金兰结义。这种秘密结社的方式,有着中国传统故事的影响,但也颇具闽台地方特色,如稍后更大规模的民间秘密结社“天地会”,就是在闽台产生并发展起来的。有关郑成功出生的一些传说,也与闽台海洋性文化不无关系。相传那天拂晓,但见天昏地暗,雨箭风刀,飞沙走石,海上鼓浪扬波,令人震怖。到了天大亮时,大家都说海涛中出现怪物,长数十丈,大数十围,两眼闪闪有光,好像一盏探照灯,如果喷起水来,又像空中下了一阵大雨。出没时翻腾滚舞,扬威莫当。这个庞然大物,翻江倒海地整整闹了三个昼夜才告停息。然后空中恍如有一阵金鼓声,而且夹杂一阵阵薰香,传遍了全城。与此同时,郑芝龙的太太翁氏,正在家中临盆阵痛,一下子昏痛过去,恍惚间来到照射着满天大太阳的海岸上,放眼望去,但见海中有一条大鱼,正在那儿兴波作浪,腾滚了半天,便往翁氏的怀里冲来,翁氏给这一吓,醒了,跟着,孩子也出世了。这一说法,常被采人史书中。这种神话传说历史化的现象,在整个中国十分普遍,但以海里的大鲸鱼为神物的,却还不多见。海洋给了从小生长于海边的郑成功及其军队极大的恩赐。清兵南来,不谙水性,海战不利,而郑氏军队在海上作战如履平地,因此尽管势陷孤危,仍可与清兵周旋,甚至挫败清兵,割据一方。与此同时,郑成功充分利用了海洋在通商贸易方面的功能和长处。他的大部分粮饷,取之于沿海各省,更主要的是通过多方通商贸易而来。在内地南京、北京、苏杭、山东等地的大商店被封闭后,他仍十分活跃地与海外互市,与日本、琉球、南洋各地,都有商船往来,而当时清朝政府,仍固守其农牧民族的本性,并不重视商业贸易,因此,“通洋之利,惟郑氏独操之,财用日饶”(郁永河《郑氏逸事》)①。当然,郑成功及其水军的一个重要意义,在于他们是中国唯一能在海上与西方海洋殖民势力相抗衡的力量,可能也是唯一认清海岛台湾的重要战略地位,并有能力将它收复的力量。由于郑氏军队长于海战,熟知风向转变、潮水涨落,火攻、围攻等,作起战来,勇不可当。最明显的例子,是进入鹿耳门时,算准了潮水,因此能攻其不备,避开了敌军的炮火,奠定了胜利的基础。
  ……
展开
目录
导论 闽台文化之特征
第一节 种族、环境、时代三要素与区域文学特征
第二节 闽台文化的地域特征
第三节 闽台文化的核心要素及其中华文化属性

第一章 海洋意识和遗民忠义传统——明郑前后闽台文学的初步遇合
第一节 抗倭靖海眺望台湾
第二节 遗民气节一脉相承
第三节 东林后劲乡愁文学源头
第四节 从割据走向统

第二章 风土杂咏和儒学教化——清代中叶闽台文学的深层对接
第一节 发现台湾:风土杂咏诗风之流播
第二节 以闽学为基本传承的教化
第三节 “家族文学”的形成及作用
第四节 儒学教化对于粗陋民风的疏导

第三章 主战、内渡和近代变革——割台前后闽台文学的交流互动
第一节 近代闽台反抗外来侵略的“主战”传统
第二节 内渡和留台作家的互动及其民族气节
第三节 走在中国近代变革前列的闽台
第四节 闽台诗坛唐宋诗风的起伏消长

第四章 新文化的冲击和洗礼——现当代闽台作家的双向环流
第一节 五四新文学的火种东传
第二节 闽籍或经闽入台作家的贡献
第三节 厦大校友中的当代台湾文坛名家

第五章 文化形态和民性特征——闽台新文学中的历史、宗教、民俗和语言
第一节 文学反映的闽台历史及其相互关联
第二节 福佬和客家:闽台民性特征
第三节 佛教禅理在闽台文学中的投影
第四节 台湾新文学中的民俗描写
第五节 闽南方言在台湾文学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