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试向西湖植白莲:昭庆寺中的西湖莲社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807589594
  • 作      者:
    刘岩,沈倩岚著
  • 出 版 社 :
    杭州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作者简介
  刘岩,原名刘成国,1977年生,山东高密人,2002年获浙江大学中文系博士学位,现为浙江工业大学人文学院教授、2011年“浙江省之江社科青年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为唐宋文学史、学术思想史等。著有《荆公新学研究》、《变革中的文人与文学》等。
展开
内容介绍
  一千多年前,北宋杭州大昭庆寺的主持释省常,模仿东晋高僧慧远庐山结社之举,在大昭庆寺内成立白莲社,以诗广邀天下的显宦名士入社,念佛诵经,共践净土,世称“西湖白莲社”或“西湖净行社”。由于记载此事的相关文献于南宋以后便已散佚,西湖白莲社的成立细节、人社成员、宗教修行、社会影响等等,均已湮没无传;仅在《咸淳临安志》和《大昭庆律寺志》中,残存着一些细枝末节。幸运的是,近些年来,由于南京大学金程宇博士发现了韩国所藏的《杭州文史小丛书·试向西湖植白莲:昭庆寺中的西湖莲社》残本,再加上四川大学祝尚书教授等人的研究成果,西湖白莲社的大体轮廓开始逐渐从历史的底层浮现出来。眼前这本介绍西湖白莲社的《杭州文史小丛书·试向西湖植白莲:昭庆寺中的西湖莲社》,严格说来,就是根据他们的研究成果,试图以较为通俗平易的笔调,勾画出西湖白莲社的前世与今生,对人社成员、人社方式以及它在北宋文化史上的意义等,予以简洁的介绍;同时,对一些艺术质量较高的西湖白莲社入社诗歌,进行初步的鉴赏、分析。
展开
精彩书摘
  《杭州文史小丛书·试向西湖植白莲:昭庆寺中的西湖莲社》:
  中出现了不少恪守儒家立场的反佛之士。他们以韩愈为榜样,力诋佛教蠹国害民,荒诞不经。刚从晚唐、后周毁佛的致命打击中恢复元气的佛教,需要统治阶层的鼎力支持;若是社会精英阶层的士大夫们一直持有反佛态度,那么佛教的发展前景显然不容乐观。
  由此可见,省常之所以结成莲社,自然不止于践行本人的宗教信仰,更重要的目的是吸引众多士大夫们人社,改变“挤排释氏”的社会现象,为佛教的生存争取更大的社会空间。
  另一方面,荐绅先生们竞相加入西湖白莲社,并为之赋诗作颂,推挹延誉,又是出于什么缘故呢?是一心向佛吗?恐怕也未必如此。宋白在《大宋杭州西湖昭庆寺结社碑铭》中,提到这批达官文士人社的出发点:世未时移,风俗凋弊。悭贪聋狠之人成群塞路,圣王教化、国家法令都不听从。因此缘故,上人(省常)发愿普度众生。人们受到他的感召,就如同奔赴珍珠宝店,如同游览胜景观光。这正是所谓的善言善音,千里之外也有呼应。于是朝廷缙绅大夫,隐居山林之士,世家豪族子弟,高洁雅士之流,都纷纷转向正道,群趋法会,具盛况恰如百川归海,麒麟朝龙,汲汲响应。
  按照宋白的叙述,士大夫之所以加入净行社,是因为该社可以弥补“世末时移,风俗凋弊”的困境,帮助那些不慑王化、不从国命的“悭痴”、“聋很”之徒应善如流。换而言之,省常的白莲社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弥补朝廷教化的不足。结社劝人行善弃恶,正符合士大夫们推行文明教化的迫切心情,所以吸引了大量的朝中要员。王化基的人社诗及序,就典型地体现了这种心态:我辈有幸,文坛盟主领导在前,文馆学士续力在后,结交佛门诸法师,与之同人道场。虽然僧俗名目各异,然而事君与事佛,为善之行却殊途同归。传授清净佛法,绵延昌平世运。于是撰写长偈,以结善因:
  珍重当年结社人,白莲高会喜重闻。
  去为净行心依佛,回作忠规力报君。
  此外,宋代士大夫们具有一种根深蒂固的统绪、集团意识。他们善于利用各种集会、结社的场合,来构建形形色色的社会交游网络。他们之所以蜂拥加入白莲社,交游、集会的雅兴恐怕不在单纯的宗教信仰之下。这些士大夫在意的是山林唱和,诗酒酬酢,却很少有人真正从事佛理的探究、艰苦的修行。他们关心的,其实未必是宗教信仰问题和宇宙真理,佛教本身就是他们用来参详的对象之一而已,与山水、诗歌、文字、书画等可能并无大异。
  ……
展开
目录

引言
昭庆寺的兴废
西湖莲社的前世今生
西湖莲社的社员与入社诗
西湖莲社的意义与影响
西湖莲社诗鉴赏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