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辞体、杂言诗及其他——《楚辞》与汉乐府
第一节从楚歌到辞体
一、楚辞起源于楚声、楚歌
《诗经》所收,是春秋中叶以前的诗篇。“王风委蔓草,战国多荆榛。……正声何微茫,哀怨起骚人”(李白《古风》)。到七雄角逐的战国时代,在中原地区代诗歌而兴的是散文,当诸子以其论辩争鸣,大展逻辑力量和思辨才能之际,诗歌之神却在南方江汉流域找到了新的沃壤,一种崭新诗体——辞体诞生了。
辞体即楚辞体。“楚辞”的名称,最早见于《史记·张汤传》。汉成帝时,刘向整理古代文献,把屈(原)、宋(玉)之作和汉代人仿效这种体裁的作品汇编成集,定名《楚辞》。宋黄伯思释名道:“盖屈、宋诸骚,皆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故可谓之楚词(辞)。”(《校定楚词序》)
春秋战国时代,楚国是一个从地理、种族、政治、经济、语言、风俗等方面都与中原有相对独立性的国家。楚王虽曾在名义上受过周天子封爵,但事实上不受其统辖。这个开化较晚的南方新兴的民族,相当长时间受以老大自居的中原诸侯国的排斥和蔑视,“蛮夷”的称呼一直加在他头上。然而,这并不妨碍他后来居上,以奋发开拓精神开发了自然条件优厚的长江流域,发展了农业及工商、也积累了技术与财富,从而在内部生长出一种较中原文化更为生气蓬勃,也更加灿烂的地域性文化——楚文化。这种新文化,以更强的凝聚力,培养了一个新兴民族的自尊心和爱国主义情感,招致了诗神的垂青。
楚辞的代表作家是屈原,辞体是诗人屈原的一大创造。不过,这种创造是有所借鉴的。从文学继承的角度看,它与楚地的民间文艺——楚声和楚歌有着直接的关系。
楚声就是指楚地的音乐、曲调,楚歌就是指楚地的民歌。在春秋战国时代,楚国的音乐和民歌被称为“南风”或“南音”,像《招魂》里面提到的“涉江”、“采菱”,《离骚》里面提到的“九辩”、“九歌”,宋玉《对楚王问》中提到郢人歌唱的“阳春”、“白雪”,及《史记》写垓下之战中提到的“四面楚歌”,都是关于楚歌的记载。可惜这些作品,只存名目,其声调到底如何,已不得而知。不过,先秦至汉人载籍仍一鳞半爪地存留下来某些楚歌,如见于《论语·微子》的《接舆歌》、见于《孟子·离娄》的《孺子歌》、见于《说苑·善说》的《越人歌》等,都是楚辞产生以前的南方歌曲。
今夕何夕兮,搴洲中流。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心几烦而不绝兮,得知王子。山有木兮木有枝,心说君兮君不知。(《越人歌》)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孺子歌》)这些南方歌曲,跟《诗经》中的诗篇确实不同:它们都不是整齐的四言体,而且几乎都使用着一个语助词“兮”字。此外,据载:“楚人信巫鬼,重淫祀”(《汉书·地理志》),在民间祭祀活动中,常常以歌舞娱神。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