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分体文学史.散文卷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32573813
  • 作      者:
    赵义山,李修生主编
  • 出 版 社 :
    上海古籍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内容介绍
  《中国分体文学史:散文卷(第三版)》是一部很有特色的文学史,其年代自先秦至晚清,其编纂方法则依文学体裁及其发展历史为板块结构,共分诗歌、散文、戏曲、小说四卷,构架具有创新性。包括散文、赋、骈文三编,作者就这些文体的起源、体式特点和历史发展作了追本寻源、索微钩玄的探讨。其资料搜集、选择均颇见功力,分析深入浅出,十分适合其高校教材的定位。
展开
精彩书摘
  第四章秦汉的散体文
  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一统天下,结束了战国纷争的局面,建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但秦二世而亡,天下复归大乱。经数年楚汉战争,刘邦战胜项羽,于公元前202年即皇帝位,建立汉朝,天下又归一统。秦汉时期,散体文的发展随着时代的风云变幻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新特点。
  第一节雄视百代的史传散文
  司马迁的《史记》是一部体大思精、前所未有的伟大历史巨著,也是一部雄视百代的散文杰作,代表着汉代散文的最高成就。班固的《汉书》是继《史记》之后的又一部史家杰作,成就也很可观。
  一、《史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它记述了上自黄帝、下至汉武帝太初年间大约三千多年的历史。全书由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组成,共130篇,52万多字。作者司马迁(前145一约前90),字子长,西汉中期夏阳(今陕西韩城县南)人。他的一生,大约与汉武帝相终始。其先代“世典周史”,父司马谈,武帝时曾作太史令,是一位渊博的学者。司马汗10岁开始诵读“古文”,并师从当时儒学大师董仲舒、孔安国。20岁开始游历各地,几乎行遍大江南北、长城内外。所到之处,注意考察山川形势、历史、传说和风俗人情。武帝元封三年(前108)继其父任太史令。太初元年(前104),正式开始写作《史记》。天汉二年(前99),因李陵投降匈奴,司马迁为他辩护,触怒武帝,被下狱治罪,惨受宫刑。太始元年(前96)被赦,出任由宦官担任的中书令。司马迁虽然愤不欲生,但仍忍辱含垢,发愤著述,于征和元年(前92)基本完成《史记》这一伟大著作。此后他便销声匿迹,事无可考。据今人推断,大约卒于征和三年(前90)。
  《史记》集先秦史传文章之大成,为后世史家之典范,承前启后,光耀千秋,无愧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鲁迅《汉文学史纲要》)。
  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自述其写作《史记》的意图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所谓“究天人之际”,即探究天道与人事之间的关系;“通古今之变”,即说明历史的发展演变,通达历代王朝兴衰成败之理;“成一家之言”,即借写此书表达自己独到的历史见解和社会政治理想。这三个方面,分别体现了司马迁的哲学观、历史观和人生观。
  《史记》的散文艺术成就辉煌,影响极大。
  首先,它以写人为中心,塑造了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展现了栩栩如生的历史人物画廊。司马迁在“实录”前提下,选取具有典型意义的情节,通过对人物言行和活动场面的具体、生动描写,突出人物的思想、性格特征。《史记》中的人物传记,富于故事情节,冗满戏剧冲突,不乏精彩传神的细节描写,因而比先秦的史传更具传记文学性质。《史记》中具有鲜明个性的人物近百,如项羽、刘邦、陈涉、张良、张仪、苏秦、韩信、李广、廉颇、蔺相如等,便是其中极为出色的代表。
  ……
展开
目录
前言
上编  散体文
第一章  散体文的产生、发展与体式特征
第二章  先秦史家之文
第三章  先秦诸子之文
第四章  秦汉的散体文
第五章  魏晋南北朝的散体文
第六章  隋唐的散体文
第七章  宋辽金元的散体文
第八章  明清的散体文

中编  赋
第一章  赋的起源和分体特征
第二章  赋的兴盛期——两汉
第三章  赋的演变期——魏晋南北朝
第四章  赋的全盛期——唐宋
第五章  赋的复古期——元明清

下编  骈文
第一章  骈文的形式、发展及体式特征
第二章  魏晋骈文的成熟与南北朝骈文的鼎盛
第三章  唐代骈文的律化与散化
第四章  两宋骈文的新变
第五章  元明骈文的衰落与清代骈文的复兴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