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戏曲论稿》:
而且用“一脚主唱”也是有缺陷的,有些元杂剧没有标明主唱者的脚色,如《功臣宴敬德不伏老》等,但它由始至终都是尉迟恭一个角色歌唱,用“一脚主唱”的概念就无法概括这类剧目,但它也属于“一人主唱”的范围。元杂剧是不是一个演员主唱,这也是不确切的。元杂剧主唱角色转换,很少有男换女、女换男的情况;主唱角色转换时,上一折中的主唱角色很少在场。这一现象在元杂剧中确实存在,但并不能由此说明元杂剧主唱角色转换时演员不换,因为这仅仅是通过剧本所做的猜测,并没有确切的演出史料予以证明。在大多数情况下,一种脚色应该对应一个演员,但对应两个甚至更多演员的情况也是存在的。如果说元杂剧演出时,只能由一个演员主唱到底,剧团其他演员没有上台歌唱的机会,那么在元末明初如何能突然出现许多旦、末同台轮流歌唱的杂剧剧目?以前不能歌唱的演员如何能突然胜任歌唱的任务?有一定余力的剧团又如何培养更多的歌唱演员,壮大自己的实力?所以我们认为,在元杂剧早期,以及一些规模较小的戏班,只有一个歌唱演员的情形较多,但随着元杂剧的兴盛和戏班规模的扩大,就不会只有一个擅长歌唱的演员,主唱角色转换时,演员也跟着换是可能的;甚至可以是主唱角色不换,但演员可以换。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