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路撒冷三千年》作者蒙蒂菲奥里经典作品
历史不由少数人塑造,但他们或多或少改变了历史的走向。他们是先知、国王、皇后、诗人、艺术家、哲学家、征服者、探险家、妓女。他们或高尚、勇敢,有着独特的魅力、智力和创造力;或鲁莽、蛮横、厚颜无耻、近乎疯狂;或者,是这两者的结合,是英雄和野兽的矛盾体。
西蒙·蒙蒂菲奥里以生动的笔触、翔实的资料,依年代顺序,讲述100多位历史巨人的生平与逸事,由此构成了一部横跨3000多年的世界史。
列奥尼达一世
LEONIDAS
生年不详,卒于公元前 480 年
列奥尼达倒在了战场上,他是一位真正的热血男儿。许多著名的斯巴达将士倒在了他身旁——他们的名字,正如所有三百勇士一样……值得人们永远铭记。
——希罗多德,《历史》第七卷
列奥尼达和他的三百勇士在面对强大的波斯人时战至最后一兵一卒,他们的英勇事迹被世人传唱。作为一名斗士,列奥尼达鲜有敌手,为了希腊的自由,他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他在塞莫皮莱[1]组织了英勇顽强的抵抗,为希腊赢得了宝贵的时间,鼓舞了希腊人的士气以战胜试图征服他们的强大的波斯军队。
希腊与波斯作战长达十余年。波斯人誓要将希腊并入他们的帝国,希腊并不妥协,面对此情,波斯国王薛西斯一世召集了古代世界前所未有的强大军队。公元前480 年,波斯大军的船队穿过达达尼尔海峡,沿着海岸进军希腊的心腹地带。薛西斯一世入侵的脚步不可抵挡,希腊的溃败几乎已成定局。
在波斯入侵约十年前,列奥尼达继位,成为斯巴达领袖。斯巴达是一个城邦,旧称拉西第孟尼亚(Lacedaemonia),位于伯罗奔尼撒半岛东南方。英语中 “laconic”(意为 “简洁的”)一词正是来源于此,因为斯巴达人以他们简练的语言表达而著称——斯巴达人坚毅的品质是最好的诠释,列奥尼达和他的战士们展现了斯巴达人的坚毅。
对于斯巴达的男性来说,只有一种职业选择 : 成为一名战士。斯巴达的教育系统十分残酷,但又十分有效。依罗马历史学家普鲁塔克所言,斯巴达的男性长大后完全属于“他们的国家,而非他们自己”。
公元前 7 世纪,传说中的吕库古国王(King Lycurgus)建立了斯巴达的法律体系,斯巴达体制因此变得僵硬刚性。创新就是犯死罪,个人主义被无情地消灭。斯巴达人不欢迎外国人。他们不使用钱币,而是用铁条代之。所有人都食用同样的食物。破坏斯巴达团结的行为是大逆不道的。
斯巴达在婴儿出生后就开始挑选战士。元老院的成员会检查所有的男婴,患病或畸形的婴儿会被淘汰,扔到山坡上自生自灭。身体强健的婴儿注定会成为城邦的保护者而非负担,他们被送回各自父亲身边,交由保姆抚养长大。
7 岁时,男孩们会被交由城邦照顾,他们将被塑造成世上最坚毅的战士。经过多年体育和竞技的磨练——经受这些磨练时他们都赤身裸体——他们身上阴柔优雅的一面不复存在。斯巴达人钟情于这种锻炼方式,因此雅典人戏谑地称他们为 “大腿展示者”(phaenomerides)。
男孩们只学习战场上需要的技能。识字对他们来说并不重要,而音乐对于他们来说只有提振士气的作用。他们褒扬机智、坚韧、勇敢的品质。男孩们都睡在自己用灯心草做成的毯子上。他们要接受饥饿训练,被刺激着要么主动寻找食物,要么偷取食物,只有在被抓到时他们才会被惩罚。
男孩们还要接受鞭笞挑战,测试他们心理和生理的承受能力。一些男孩因此死亡,但只要他们没有露出一丝胆怯,在他们死后,人们就会建塑像纪念他们。男孩们还进行分组格斗,整个过程中他们都会保持野性。他们还需要凭借自己的能力在野外生存很长时间。 20 岁时,这些战士——同时也是公民——就结束了他们的训练,其中的精英会被送至野外像游击队员一样生活,将奴隶作为作战训练的靶子。
在 30 岁之前,所有的青年男性都必须生活在军营中。城邦鼓励男性结婚,但只可以偷偷地与妻子相会。普鲁塔克写道:“有些男性在天亮看清自己妻子前,妻子已经怀上了他的孩子。”这并没有什么影响,他们所受的教育形成了难以割裂的纽带。普鲁塔克还写道:“他们不愿意也不可能独自生活,只不过是与其他男人共同生活。”
“一座城若是由勇敢的人保卫着,将牢不可破,而砖墙却做不到。”吕库古曾如是说。斯巴达的公民不工作——奴隶才干这个,斯巴达的奴隶数量与公民数量之比达到了 25 : 1 。斯巴达的公民生来就是为了战斗,从这个角度来看,三百勇士在塞莫皮莱的英勇牺牲就不足为奇了。
据说,德尔菲神谕曾向列奥尼达预言,只有牺牲一位是海格力斯后代的国王才能将他的城市从毁灭的边缘拯救回来。列奥尼达是斯巴达的第 17 任国王,他知道,他的家族一直自称是海格力斯的后代,血脉传自宙斯。希腊众城邦当时已笼罩在恐惧之中,各城邦的代表聚集在科林斯[2]讨论如何应对薛西斯一世的入侵。列奥尼达请愿带领手下迎击波斯大军,地点就设在唯一的关卡——塞莫皮莱的羊肠小道。
战争伊始,希腊并无胜算。雅典军队出海迎战波斯军队,而其他城邦则顺从命运,将注意力集中于确保在奥林匹克运动会上取胜。列奥尼达只召集到不足 7000 人来迎战强大的波斯军队。即使斯巴达本身,因忙于纪念活动,以及意欲保留军力保卫通向塞莫皮莱的大门——科林斯海峡,也只给了国王 300 位士兵。列奥尼达只挑选了那些孩子已经长大了,可以继承父亲职位的战士,抱着必死之心奔赴战场。他对王后说:“嫁个好男人,去过儿女绕膝的生活。”
斯巴达人寡言少语的智慧形象使得他们英勇无畏的传说传遍世界。薛西斯一世的使者要求列奥尼达下令让士兵解除武装,列奥尼达回答道:“若要我们的兵器,自己来取。”他手下的战士同样拒绝了敌人的要求。波斯人威胁要用射出的箭挡住阳光,一位斯巴达勇士回答道:“真要能射这么多支箭才好,我们就可以在暗影中决一死战。”
探子向薛西斯一世汇报说,斯巴达人都在摩拳擦掌,整理行装。薛西斯一世坚信自己必将赢得胜利。但第二天,一波又一波波斯士兵企图冲破防线时,上千人战死。跟上的波斯士兵只能越过堆积成山的同伴们的尸体,并发现自己也身处死亡陷阱之中。进攻持续了三天,成千上万的士兵死在了这一小支希腊军队面前。薛西斯一世决定退兵,重新制定破敌之计。
若不是出现了一个叛徒,德尔菲神谕的预言可能就不会灵验了。一个叫埃菲阿尔忒斯的希腊叛徒给波斯军队指了一条通向希腊防线后方的道路。列奥尼达无力回天。他让大部分战士撤退, 700 名特斯佩亚战士(Thespians)留了下来, 400 名底比斯战士瞬间作鸟兽散。列奥尼达和他的三百斯巴达勇士殿后,以延缓波斯人的进攻,同时保护撤退的希腊人。他们知道,自己将战死沙场。
他们手持长矛作战。当长矛断了,他们拔出剑继续战斗。当剑也断了,他们撕咬敌人,直到战死。历史学家希罗多德估计,这一小支军队消灭了两万波斯士兵。薛西斯一世自知赢得不光彩,但无处发泄心中的怒火。当找到列奥尼达的尸体时,他下令砍下列奥尼达的头颅,将他的尸体钉在十字架上。 40 年后,列奥尼达的尸首终于被送回斯巴达安葬,带着他应有的荣誉。
列奥尼达战斗到最后一刻的精神鼓舞希腊人团结起来,为了自由而战。他们随后在海上(萨拉米斯)和陆上(普拉蒂亚)战胜了波斯军队,薛西斯一世是第一位也是最后一位踏上希腊土地的波斯王。斯巴达勇士战死沙场,虽败犹荣。他们牺牲之地塞莫皮莱的一个地标石上刻着这样一段铭文以纪念他们 :
……
前言……001
1. 拉美西斯大帝 c.1302—1213 BC……003
2. 大卫和所罗门 c.1040—970 BC & c. 1000—928BC……006
3. 尼布甲尼撒二世 c.630—562 BC……011
4. 居鲁士大帝 590/580—530 BC……014
5. 释迦牟尼 c.563—483 BC……017
6. 孔子 551—479 BC……020
7. 孙武 c.544—496 BC……023
8. 列奥尼达一世 d.480 BC……025
9. 希罗多德 ?484—430/420 BC……030
10. 亚西比德 c.450—404 BC…..033
11. 柏拉图 c.428—347 BC……036
12. 亚里士多德 384—322 BC……038
13. 亚历山大大帝 356—323 BC……041
14. 秦始皇 c.259 年—210 BC……044
15. 汉尼拔 247—c.183 BC……048
16. 犹大·马加比和他的兄弟们 2nd century BC……051
17. 西塞罗 106—43 BC……054
18. 恺撒 100—44 BC……057
19. 大希律王 c.73—4 BC……060
20. 克利奥帕特拉 69—30 BC……063
21. 奥古斯都和利维娅 63 BC—AD 14 年 & 58 BC—AD 29……066
22. 耶稣 c. 4 BC—c. AD 30……072
23. 卡里古拉 AD 12—41……076
24. 尼禄 AD 37—68……079
25. 马可·奥勒留 128—180……083
26. 康茂德 161—192……086
27. 君士坦丁大帝 c.285—337……089
28. 匈奴王阿提拉 406—453……092
29. 穆罕默德 570—632……095
30. 穆阿维叶和阿卜杜勒·麦利克……098
31. 武曌 625—705…..102
32. 查理曼 768—814……105
33. 哈伦·拉希德 763/766—809……108
34. 玛洛齐亚夫人和教皇娼妓政治 c.890—932……112
35. “保加利亚屠夫”巴西尔二世 957/958—1025…..116
36. 哈桑·萨巴赫和刺客 1056—1124……119
37. 布永的戈弗雷和耶路撒冷的基督教东侵军国王 1060—1100……123
38. 阿基坦的埃莉诺 1122—1204……127
39. 萨拉丁 c.1138—1193……131
40. “狮心王”理查一世和“失地王”约翰 1157—1199 &和 1167—1216……134
41. 霍亨斯陶芬的腓特烈二世 1194—1250……139
42. 伊莎贝拉王后和罗杰·莫蒂默 1295—1358 & 1287—1330……142
43. 爱德华三世和“黑王子” 1312—1377 & 1330—1376…..146
44. 帖木儿 1336—1405……150
45. 理查二世 1367—1400……154
46. 亨利五世 1387—1422……157
47. 吉尔斯·德·莱斯 1404—1440……160
48. 圣女贞德 c.1412—1431…..163
49. 托尔克马达 1420—1498……166
50. 弗拉德伯爵 1431—1476……170
51. 理查三世 1452—1485……174
52. 萨伏那罗拉 1452—1498……177
53. 伊莎贝拉和斐迪南 1451—1504 & 1452—1516……180
54. 哥伦布 1451—1506……183
55. “冷酷者”赛利姆 1470—1520……185
56. 皮萨罗 c.1475—1541……188
57. 巴巴罗萨和“银手臂” c.1478—1546 & c.1474—1518……192
58. 波吉亚家族:教皇亚历山大六世与他的子女恺撒和卢克雷齐娅 1431—1503 & 1475—1507 & 1480—1519……195
59. 麦哲伦 1480—1521……199
60. 巴布尔 1483—1530……202
61. 埃尔南·科尔特斯 1485—1547……205
62. 亨利八世 1491—1547…..209
63. 苏莱曼大帝 1494—1566……213
64. 伊万雷帝 1530—1584……217
65. 伊丽莎白一世 1533—1603…..221
66. 阿克巴大帝 1542—1605…..224
67. 德川家康 1543—1616……226
68. 伽利略 1564—1642…..229
69. 莎士比亚 1564—1616……232
70. 阿拔斯大帝 1571—1629……236
71. 华伦斯坦 1583—1634……239
72. 克伦威尔 1599—1658……245
73. 奥朗则布 1618—1707……247
74. 佩皮斯 1633—1703……250
75. 路易十四 1638—1715……253
76. 牛顿 1642—1727……256
77. 马尔堡公爵 1650—1722……259
78. 彼得大帝 1672—1725……262
79. 纳迪尔沙阿 1688—1747……266
80. 伏尔泰 1694—1778……269
81. 塞缪尔·约翰逊 1709—1784……273
82. 腓特烈大帝 1712—1786……276
83. 卡萨诺瓦 1725—1798……283
84. 库克船长 1728—1779……282
85. 叶卡捷琳娜大帝 1729—1796……285
86. 波将金 1739—1791……288
87. 华盛顿 1732—1799……290
88. 杰弗逊 1743—1826……293
89. 杜桑·卢维杜尔 c.1743—1803……297
90. 塔列朗 1754—1838……300
91. 莫扎特 1756—1791……304
92. 罗伯斯庇尔 1758—1794……307
93. 纳尔逊 1758—1805……310
94. 威灵顿 1769—1852……313
95. 拿破仑一世 1769—1821……316
96. 贝多芬 1770—1827……320
97. 简·奥斯汀 1775—1817……324
98. 夏卡 1787—1828…….328
99. 拜伦 1788—1824……332
100. 巴尔扎克 1799—1850……335
101. 普希金 1799—1837……338
102. 大仲马和小仲马 1802—1870 & 1824—1895……341
103. 迪斯雷利 1804—1881……345
104. 加里波第 1807—1882…..359
105. 拿破仑三世 1808—1873……351
106. 林肯 1809—1865…..354
107. 开膛手杰克 Active 1888—1891……357
108. 达尔文 1809—1882……361
109. 狄更斯 1812—1870……364
110. 俾斯麦 1815—1898……368
111. 弗洛伦斯·南丁格尔 1820—1910……371
112. 巴斯德 1822—1895……374
113. 弗朗西斯科·洛佩斯和伊莱扎·林奇 1827—1870 & 1835—1886……377
114. 托尔斯泰 1828—1910…….381
115. 利奥波德二世 1835—1909……384
116. 柴可夫斯基 1840—1893……387
117. 克莱蒙梭 1841—1929……390
118. 莎拉·伯恩哈特 1844—1923……392
119. 莫泊桑 1850—1893…….395
120. 奥斯卡·王尔德 1854—1900……398
121. 威廉二世 1859—1941……402
122. 劳合·乔治 1863—1945……405
123. 图卢兹 – 罗特列克 1864—1901……408
124. 拉斯普京 1869—1916……411
125. 甘地 1869—1948……413
126. 特鲁希略 1869—1961…….416
127. 罗曼·冯·恩琴 1886—1921……418
128. 普鲁斯特 1871—1922……420
129. 沙克尔顿,斯科特和阿蒙森 1874—1922 & 1868—1912 & 872—1928……423
130. 丘吉尔 1874—1965……426
131. 伊本·沙特 1876—1953……431
132. 比利亚和萨帕塔 1878—1923 & 1879—1919…….434
133. 爱因斯坦 1879—1955……437
134. 恩维尔、塔拉特和杰马勒:三大帕夏 1881—1922 & 1881—1922 & 1872—1922…..441
135. 阿塔图尔克 1881—1938……445
136. 毕加索 1881—1973……448
137. 罗斯福 1882—1945……451
138. 墨索里尼 1883—1945……454
139. 东条英机 1884—1948……458
140. 本—古里安 1886—1973……462
141. 希特勒 1889—1945……465
142. 尼赫鲁 1889—1964……469
143. 布尔加科夫 1891—1940……473
144. 佛朗哥 1892—1975……475
145. 伊萨克·巴别尔 1894—1940……479
146. 朱可夫 1896—1974……. 481
147. 卡彭 1899—1947……484
148. 海明威 1899—1961……487
149. 希姆莱与海德里希 1900—1945 & 1904—1942……490
150. 奥威尔 1903—1950…..495
151. 杜瓦利埃 1907—1971……498
152. 辛德勒 1908—1974……501
153. 奥德特·桑塞姆 1912—1995….504
154. 约翰·肯尼迪 1917—1963……507
155. 纳赛尔,萨达特,穆巴拉克 1918—1970 年, 1918—1981 年,1928 年—……511
156. 曼德拉 1918—2013……516
157. 伊朗国王巴列维 1919—1980……519
158. 恩圭马 1924—1979……523
159. 伊迪·阿明 1925—2003……526
160. 撒切尔 1925—2013……530
161. 安妮·弗兰克
162. 埃尔维斯
163. 萨达姆·侯赛因
164. 穆罕默德·阿里
165. 埃斯科瓦尔
166. 奥萨马·本·拉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