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最美不过童话.1.1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56106301
  • 作      者:
    菲利普·普尔曼(Philip Pullman)著
  • 出 版 社 :
    湖南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5
收藏
编辑推荐
  ★“五十位最伟大的英国作家之一”菲利普·普尔曼最新作品,属于我们时代的格林童话
  ★浪漫的语调,伟大的重述。两百年来,从未有人像普尔曼那样,将经典演绎得如此完美
  ★《纽约时报》《泰晤士报》《卫报》《经济学人》……全球知名媒体一致推荐
  ★哈佛大学、耶鲁大学、牛津大学、纽约大学……全球知名大学教授一致推崇
  ★知名台湾设计师颜伯骏(萧敬腾、蔡依林、罗志祥、张惠妹、光良、萧亚轩、梁静茹、杨丞琳唱片包装设计)亲自操刀
  ★每则童话后附注了简明有趣的评论,追溯故事的缘起、历史背景,以及流传至今的原因,勾勒出两个世纪以来,人类曾有的想象力和生活形态。
  ★首度收录尘封百年的19世纪原版精美插画。
展开
作者简介
  菲利普·普尔曼(Philip Pullman),当代英国最杰出的作家之一。国际畅销书“黑质三部曲”作者。毕业于牛津大学,曾任教威斯敏斯特学院,教授维多利亚时期文学与民间故事。普尔曼善于讲故事,行文简洁朴素又不失文学深度,其作品曾获“英国国家图书奖”“卡耐基儿童文学奖”英国儿童文学最高奖“卫报小说奖”“林格伦儿童文学奖”等多项大奖。2004年,因其杰出的文学成就,被授予大英帝国勋章(CBE)。2008年,被《泰晤士报》评为“1945年后五十位最伟大的英国作家之一”。
展开
内容介绍
  1812年,格林兄弟的《儿童与家庭童话集》出版。两百年来,它被翻译成无数种语言,在全世界范围内广为传播,成了一切西方童话故事的来源与开端。
  2012年,被誉为“1945年后五十位最伟大的英国作家之一”的菲利普·普尔曼,精选了五十则他最爱的童话,以清澈如水的语调加以重述,构成了《最美不过童话1》和《最美不过童话2》这两本书。我们熟知的《青蛙王子》《睡美人》《白雪公主》,以及那些智慧但陌生的《三片蛇叶》《刺猬汉斯》《死神教父》,在他的笔下都变得更为鲜活生动,更贴近我们当代人的阅读趣味。以后很多年,它都值得我们一遍遍地大声朗读。《纽约时报》赞誉说,“这是属于我们这个时代最完美的格林童话”。
  普尔曼在每则童话后附注了简明有趣的评论,追溯故事的缘起、历史背景,以及流传至今的原因,勾勒出两个世纪以来,人类曾有的想象力和生活形态。
展开
精彩书评
  ★朴素的叙事,浪漫的语调,伟大的重述。
  ——哈罗德·布鲁姆(哈佛大学文学教授)

  ★这些童话不仅仅为孩童而写,它们适合所有人阅读……这是属于我们这个时代最完美的格林童话。
  ——《纽约时报》

  ★普尔曼的《格林童话》经得起放在床边,反复诵读。轻快、明晰、不失机智和诗意,给人以无尽的满足感。
  ——《经济学人》杂志

  ★这些精彩的故事有如一次冒险或惊悚片一般,令人振奋。
  ——《泰晤士报》

  ★普尔曼的流畅叙事,让格林童话在不失本身的神秘感和魅力的前提下变得前所未有的好看。它注定会成为人们的挚爱。
  ——《出版人周刊》
展开
精彩书摘
  杜松树
  两千年前,或更早以前,有一位富人和他善良美丽的妻子,他们彼此深爱着对方。只有一件不够美满的事情,就是他们俩结婚多年,却没有孩子。无论他们有多渴望能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孩子,无论妻子每天祈祷多少遍,孩子就是没能怀上。
  在他们的宅邸前有个小院,院子里栽有一棵高大的杜松树。这年冬日的某一天,妻子站在树下削苹果。削着削着,一不小心被刀割破了手,一滴血从手指滴落,掉在树下的雪里。
  “唉—”她哀叹说,“如果我能有这样一个孩子,嘴唇红得像血,皮肤白得像雪,那该多好啊!”
  说完这句话,妻子的心里振作了一下,这使她十分开心。她转身回了屋,心中有种十分确信的感觉:所有事情,最终都会好起来的。
  一个月过去,积雪消融不见了。
  两个月过去,绿意开始在各处升起。
  三个月过去,花朵纷纷从大地里钻了出来。
  四个月过去,林中所有的树木都长出新芽,继而枝繁叶茂。鸟儿的叫声清脆悦耳,响彻林间。而花朵从树上跌落。
  五个月过去,女人站在了杜松树下。花香扑鼻,惹得她心跳加速。幸福感袭来,她跪倒在了树旁。
  六个月过去,树上已结满沉甸甸的果实,女人开始变得沉默。
  七个月过去,女人将落下的果实一一拾起,再一一吃掉。她觉得难受,并且忧伤莫名。
  八个月过去,女人把丈夫叫到身边,抽泣着说:“如果我死了,就把我埋在杜松树下。”
  听到丈夫的许诺后,妻子便安心了。一个月后,她生下一个嘴唇红得像血、皮肤白得像雪一般的婴儿。第一眼看到孩子时,她的心无法承受那么多的幸福,就死了。
  丈夫把她安葬在杜松树下,哭得不能自已。但时间总是能够洗涤伤痕,他最初丧妻时的悲恸逐渐消退,尽管他仍旧哭泣,却也没有刚开始时那么难受了。又过了一段时间,他迎娶了第二个妻子。
  他跟第二个妻子生了个女儿。但他前妻子所生的,那个嘴唇红得像血、皮肤白得像雪的孩子,则是个儿子。后妻喜爱自己亲生的女儿,每次看到那个漂亮男孩,她的心仿佛是被仇恨给拧成了一团。她很清楚,他将继承丈夫的遗产,而她的女儿将会一无所有。见到这般情景,撒旦便潜入到她心里,让她除了仇恨,什么都不想。自那之后,她时刻都在男孩的身边待着:使劲掴他耳光,辱骂他,大声训斥他,再罚他到角落里面壁思过。久而久之,这可怜的孩子害怕回家了,放学后都不敢回去。因为在那里,他找不到片刻的安宁。
  有天,继母去了食品储藏室,她的小女儿玛尔棱肯跟在她身后,说:“妈妈,我能吃个苹果吗?”
  “当然啦,我亲爱的宝贝。”继母说着,从装苹果的箱子里给她挑了个又红又好的。在整个储藏室里,这只箱子是最结实的:它有一个十分厚重的铁盖,关紧后,再装上一只坚不可摧的钢锁。
  “妈妈,我哥哥也能吃一个吗?”玛尔棱肯问。
  提到这个男孩,总是能让她生气,但她还是控制住了,说:“好呀,当然可以。他放学回来后,我就给他。”
  就在这时,她碰巧看了一眼窗外,男孩已走到了家门口。一瞬间,撒旦仿佛直接钻进了她的脑袋里,她一把将刚才的苹果从女儿手里夺回来,呵斥她:“你哥哥都还没拿到苹果呢。他没吃,你也不许先吃。”她把苹果扔回到箱子里,一下子关紧了铁盖。玛尔棱肯只好自己先回房了。
  男孩进来后,撒旦作祟,让女人用极其温柔、体贴的声音问:“我的好儿子啊,你想吃个苹果吗?”
  但她眼睛里的凶残却无法掩饰。
  “妈妈,”小男孩说,“你的眼神好凶啊!不过??好呀,我想吃苹果。”
  她没有回头路可走,只好继续下去。
  “跟我来,”她说着,打开箱子的厚铁盖子。“你自己选一个拿去吧。把脑袋伸进去找—嗯,就是那样—最好的苹果都是放在下面的。”
  男孩弯腰选苹果的时候,邪恶的撒旦操纵了她,“哐当”一声!沉重的铁盖合上了。男孩的脑袋应声斩断,滚落到箱子里的一大堆红苹果当中。
  女人很恐慌,心想:“我都做了些什么?不过就算这样,也不见得就一定无可挽回??”她飞奔到楼上,翻箱倒柜,找了一块白色的围巾。她把孩子没了头的尸体搬到厨房门口的一张小椅子上,又把他的头放回到脖子上,用白色围巾缠绕几圈,紧紧系住,这样就没人能够看到那圈伤口了。做完这些,她又找来一个苹果,放在他的手里。她走进厨房,打了些水,盛在炉子上的大锅里,打算用火烧滚。
  这时候,玛尔棱肯来到厨房,说:“妈妈,哥哥正坐在门那边呢,他手里还拿了一个苹果。不过,他的脸色怎么会那么白!我跟他说话,让他把手上的苹果给我,可他没有回应。妈妈,我怕极了。”
  “唔,你赶紧回去找你哥哥,再跟他说说话,”女人说,“如果他这次还是不回答你,就用力打他的脸。”
  玛尔棱肯回到男孩身边,对他说:“哥哥,把你的苹果给我,好吗?”
  但他仍旧坐在那儿,沉默不语。玛尔棱肯用力打他的脸。结果,男孩的脑袋掉落在地上。可怜的玛尔棱肯吓坏了,尖叫着跑到妈妈身边,哭喊着:“妈妈,妈妈呀!我把哥哥的脑袋给打下来了!”她浑身发抖,哭个不停,无从安慰。
  “玛尔棱肯,你这个坏女孩,”妈妈说,“看看你做了什么?住嘴,不许再哭了!哭了也没有用。我们不会告诉任何人,我们会把他放进大锅炖了。”
  女人把男孩肢解成一块块的,放进煮滚的水里。玛尔棱肯一直在哭,太多的眼泪滴到了水里,最后都不需要加盐了。
  不久,男孩的父亲回到家,在餐桌旁坐下。他四处看了看,问:“我的儿子去哪儿了?”
  女人正忙着把一大盘做好的肉汤端上桌。玛尔棱肯一直在哭,那模样既无助又可怜。
  父亲又问了一遍:“我的儿子去哪里了?为什么他没有过来吃晚饭?”
  “原谅我刚刚太忙,没有听到你说的话,”女人回应,“他去舅老爷家了。他要在那里住一段时间。”
  “为什么呀?他甚至都没想到要跟我告别?”
  “他自己想去的,说要在那边待六周左右。别担心了,他们会照顾好他的。”
  “好吧,我有些不安,”父亲说,“从没想到要征求我的同意,就直接走掉了,这实在太不应该??唉,儿子现在不在这儿,我很难过。至少,他也该跟我道个别吧。”他说着,吃起了肉汤,“玛尔棱肯,我亲爱的玛尔棱肯,你为什么哭得那么厉害啊?你哥哥会回来的,别担心了。”
  他又吃了一些肉汤,说:“老婆,这是我至今为止吃过最美味的肉汤了。太好吃了。再给我盛一大碗。你们俩为什么一点都不吃啊?我怎么感觉,肉汤是专门为我做的?”他把整盘肉汤吃得干干净净,一点儿残渣都不剩。吮吸、舔舐完的骨头,被他扔到了餐桌下面。
  玛尔棱肯回了房,在衣柜里找了半天,取出自己最喜欢的真丝方巾。她在餐桌底下搜集了所有的骨头,用方巾扎好,带到屋子外面。因为哭得太多,她的双眼再也流不出一滴眼泪,流出的是一滴滴的鲜血。
  她把哥哥的遗骨放在杜松树下的草坪上。这样做过之后,她感到心情轻松了些。她停止了哭泣。
  杜松树开始动了起来。树梢间数不清的枝杈,分开又合拢,就像是有人正在轻轻鼓掌。渐渐地,枝杈间逐渐升起了一团金色的薄雾,缓缓上升,像一缕烧得正旺的火焰。在火焰的中心,停着一只美丽的小鸟。小鸟飞到空中,欢乐地鸣唱起来。小鸟消失不见后,杜松树又回复到原先的模样,但方巾与遗骨却消失不见了。玛尔棱肯又重新变得开心起来,就仿佛哥哥还活着。她跑回屋子,坐在餐桌前面,吃着自己的晚饭。
  与此同时,小鸟已经飞到了很远的地方。他来到一个小镇上,最终落在一位金匠家的屋顶上,开始唱起歌:
  我的母亲砍下了我的头,
  我的父亲吃掉了我的肉,
  我的妹妹埋好我的遗骨,
  在那高大的杜松树下。
  啾!啾!啾!你们再也没办法找到
  比我更漂亮的鸟儿了!
  金匠正坐在自己的工作间,打制一根金链子。听到屋顶上鸟儿的鸣唱,他觉得那声音实在是美妙极了,于是站起身,跑到屋外,想看看这究竟是怎样的一种鸟。他走得太急了,把脚上穿着的一只拖鞋落在了半路上。金匠跑到大街上,身上系着皮围裙,脚上只剩一只拖鞋,右手握着钳子,左手拿着金链。他抬头张望,把手放在额前,遮挡住太阳强烈的光线。他大声喊道:“嘿,鸟儿!你刚刚唱的那首歌,可真是好听啊!能为我再唱一遍吗?”
  “这可不行,”小鸟回答,“我可绝不会再唱第二遍了。给我你手上的金链子,我就再为你唱上一遍。”
  “好吧,我十分乐意把这根金链给你,”金匠同意了,“你飞下来拿走吧。不过,一定要再为我重唱一遍才行!”
  鸟儿飞了下来,把金链抓在了右爪里,跳到了花园的围栏上,唱道:
  我的母亲砍下了我的头,
  我的父亲吃掉了我的肉,
  我的妹妹埋好我的遗骨,
  在那高大的杜松树下。
  啾!啾!啾!你们再也没办法找到
  比我更漂亮的鸟儿了!
  然后鸟儿就飞走了。他找到了一位鞋匠的屋子,落在屋顶上,开口唱道:
  我的母亲砍下了我的头,
  我的父亲吃掉了我的肉,
  我的妹妹埋好我的遗骨,
  在那高大的杜松树下。
  啾!啾!啾!你们再也没办法找到
  比我更漂亮的鸟儿了!
  鞋匠正在用锤子敲打鞋子。但听到鸟儿的歌声后,锤子停在半空,都忘了挥下来。他夺门而出,抬头看向自家屋顶。但他不得不遮住眼睛,阳光太明亮了。
  “鸟儿啊!”鞋匠大声喊道,“你真是个了不起的歌手!我从未听过这么美妙的曲子。”他跑到屋子里,大声喊道:“老婆,快点出来,听听这只鸟儿唱歌吧!真让人惊奇!”
  他叫来他的女儿和女儿的孩子,以及自己的学徒,家中的女仆。他们全都跑了出来,聚集在大街上,惊奇地注视他。红色和绿色的羽毛在闪闪发亮。脖子上还有一圈金色的羽毛在阳光下闪耀。两只眼睛一闪一闪的,就像是星星。
  “鸟儿啊!”鞋匠说,“刚刚那首歌,能为我们再唱一遍吗?”
  “这可不行,”小鸟回答,“我可绝不会再唱第二遍了。给我那双红皮鞋,我就再为你唱上一遍。”
  妻子跑到店里,把那双皮鞋给他带过来。鸟儿飞下来,用左爪抓住红皮鞋,然后一边在众人的头顶盘旋,一边唱道:
  我的母亲砍下了我的头,
  我的父亲吃掉了我的肉,
  我的妹妹埋好我的遗骨,
  在那高大的杜松树下。
  啾!啾!啾!你们再也没办法找到
  比我更漂亮的鸟儿了!
  他又飞走了。他飞离了小镇,沿着溪流飞行,右爪攥着金链,左爪抓着皮鞋。他飞呀,飞呀,来到一处水磨坊前。磨坊水车的叶轮,打在水上,发出“咯哩扑—咯啦,咯哩扑—咯啦,咯哩扑—咯啦”的声音。离磨坊不远处,二十个磨坊主的学徒围坐成一圈,正在打磨一块新的磨石,发出“嘿咯—哈咯,嘿咯—哈咯,嘿咯—哈咯”的声音。与此同时,水车叶轮的“咯哩扑—咯啦,咯哩扑—咯啦,咯哩扑—咯啦”声也响个不停。
  鸟儿在空中打了几个转,落在磨坊前的一棵老椴树上,开始唱了起来:
  我的母亲砍下了我的头—听到这句,有位学徒停下手里的活儿,抬头望向鸟儿。
  我的父亲吃掉了我的肉—有两个学徒停止了做事,开始聆听。
  我的妹妹埋好我的遗骨—有四个人停了下来。
  在那高大的杜松树下—八个人放下了手里的凿子。
  啾!啾!啾!你们再也没办法找到—有四个人开始东张西望,想要看清楚鸟儿的模样。
  比我更漂亮的鸟儿了!
  ……
展开
目录
引言
青蛙国王
猫与老鼠凑一家
离家寻找“害怕”的年轻人
忠诚的约翰内斯
十二个兄弟
小哥哥与小妹妹
野莴苣
森林里的三个小矮人
汉塞尔与格莱特
三片蛇叶
渔夫和他的妻子
勇敢的小裁缝
灰姑娘
谜语
老鼠、鸟儿和香肠
小红帽
不来梅的乐师们
唱歌的骨头
魔鬼的三根金发
没有手的女孩
和小精灵有关的故事
强盗新郎
死神教父
杜松树
睡美人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