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学(第十九辑)》:
从叙事的角度看,“顾”有两个明显的作用。一是在文中形成一定的停顿,这不仅是语义和语气上的,同时也是叙事上的。写到“顾”,就到了定格的画面,自然叙事的节奏也随之停顿,起调节叙事节奏、控制叙事进程、丰富表达效果的作用。二是使诗文由客观叙事转入主观叙事。一般行路诗的程序是先客观地写行路的过程和经历,而后转入游子心怀的抒写,而将二者联系起来的正是“顾”。“顾”是主观性和客观性兼具的字,从客观来讲是一个还视的动作,从主观来讲则是还视的所见与所感,这就使外在动作与内心情绪得到联系,自然地引发主观叙述甚至转向抒情,“顾瞻情感切,恻怆心哀伤”(枣据《杂诗》)正是一个极佳的体现。
从“顾”到“回首”,从“回首”到“望”,再到用以表现还视、远望的其他字句,其目的都在于表现行路人在路途中的各种情绪,基本上是一致的。这些词语在行路诗中出现的频率极高,回首顾望,极目远眺,都是行路人在路上最普通的举动。长路漫漫,向后看是过往,向前看是未知,行路人就处在两个端点之间的路上。不论是前瞻还是反顾,是留恋还是迷茫,都是行旅之情自然的抒发。
七、余论
以上所列六点,都是先唐与行路有关的诗作中较常见的固定句式和固定用法,可见当时的人对行路主题已十分关注。行路所引起的情感在文学史中也有一定的延续性,大多表现为向慕远行与厌畏远行的心理矛盾。远行之人,通常有三类,一为兵卒,二为求仙者,三为士。兵卒在服役之前是农民,与土地不可分割,安土重迁的心理使当兵远行成为深切的痛苦。求仙者虽有理想的支撑,却也流离失所。而诗文多出于士,士是“古代贵族阶级中最低的一个集团,而此集团中之最低的一层(所谓‘下士’),则与庶人相衔接”。士所处的独特地位,使其既受庶人的苦难,又能将苦难通过所受的教育转化为文学作品。他们背井离乡,游学求仕,追求功名利禄,渴望跻身于上流社会。但幸运者只是其中少数,更多的人流离他乡,有家难回,士的悲哀正在于此。不仅是汉,魏晋南北朝的士对于这一点更有深刻的感触,这些感触被文人创作记录下来,即今日所见的行路诗。行路人交通心理的复杂性,正是与古代“交通事业既得到空前发展又受到多重限制的状况相一致的”。
行路诗中数个固定句式的出现,与当时人们的交通意识和对行旅的高度关注有关,但同时也可能是行文的程式,是为了满足叙事的特定要求而采取的措施。中国早期的古典诗歌的范围极其有限,它们之间共用一些常见的主题,因此不同的诗作会有似曾相识之感。“一系列主题的组合可能会形成一个叙事”,通过主题编织起来的叙事是树状的,“一些主题似乎很容易引出其它的主题;有时在某个特别的转折点,诗歌可以沿不同的方向进行下去——这些是相邻的主题‘地域’。有些主题则永远不会相互交汇”。由于主题之间的关联性大体固定,在某一类题材的诗作中所使用的主题也相对稳定,昼夜更替、山川阻远、路途艰险、思念远人等主题就成了行路诗固有的一部分,构成大体的框架。但在呈线性形态的诗歌中,如何将这些主题结构起来,如何安排顺序,就成了问题。在以上所列六点中的四个固定句式里,各个句式在诗作中所处的位置很灵活,但其在叙事结构上的作用相对稳定,即这些句式控制诗歌的走向。套式的运用久而久之形成了惯性,“序列,无论是话题还是字词的序列,常常具有一种惯性,超越了诗歌内容,或者,在最好的情况下,推动诗歌内容的发展”。这些句式可视为一类的话题,亦可称之为“程序语”,“就是在固定的位置使用特定的词语表达大体相同的语义内容的句式”,即具有结构功能的套式,“程序语”的名称强调它在行文中的程序作用。虽有各种变体的存在,归结起来仍可以看出明显的程序语的痕迹。这些程序语,构成了一个诗歌材料系统,“这个诗歌系统有其重复出现的主题,相对稳定的段落和句式,以及它特有的描写步骤”。先唐诗歌对于程序语和诗歌材料系统的依赖性较强,面目也较单一,直至魏晋时文人的自觉创作才扭转了这一局面,极大地扩张了古典诗歌的范围,也呈现出不同的面貌。虽然对程序语的运用仍有沿袭,但是出于结构的需要会进行主动的选择,而非进行被动的拼合。另外,固定句式与音乐之间的关系亦不可忽视。先唐诗歌与音乐联系紧密,口头的歌唱使文本的形态变得极不稳定,具有主观的成分。诗歌材料库的存在是合理的,但同时,歌唱艺人不可能熟悉前代的所有素材,只对一些常用的意象比较熟悉,运用的水准也取决于艺人自身的文化水平。在选用材料时,所处的场合、艺人本身的喜好、艺人所知范本的面貌,都会对文本的建构产生重大的影响。这些固定句式可能是与固定曲调相结合的,而固定曲调又适用于特定的场合,导致在歌唱时将定式带入,成为传统。这与对前人诗句的化用不同,不一定隐含典故,而是更注重形式层面的运用。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