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五世纪到七世纪风景诗审美范式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61941812
  • 作      者:
    刁文慧著
  • 出 版 社 :
    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5
收藏
作者简介
  刁文慧,女,1978年生,北京语言大学汉语速成学院教师,北京语言大学文学博士,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山水诗。2013年北京市高等学校青年英才计划入选人员之一。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谢灵运山水诗风景骈句的形态分析》(《中国文化研究》2012年夏之卷)、《关于谢灵运山水诗美的再认识——与蒋寅先生商榷》(《中国诗歌研究》2013年9月)、《<文心雕龙>"风景"论辨析》(《中国文化研究》2015年夏之卷)等论文多篇。
展开
内容介绍
  《五世纪到七世纪风景诗审美范式研究》是作者精心为广大读者朋友们编写而成的此书,可以让更多的读者朋友们从书中了解到更多的知识,从而提升读者朋友们自身的知识水平。让我们跟随作者的脚步来更好的从书中学到我们平时所学不到的知识,一起从而了解到书中内容更好的知识。
展开
精彩书摘
  《五世纪到七世纪风景诗审美范式研究》:
  总之,这类骈句常用来概括行旅途中某处移动的山水风貌,极尽山水的逶迤曲折之态和诗人遇到激流险滩时的惊愕感,是谢灵运风景骈句艺术的独特创造。除了上面所举的两组骈句外,谢诗中还有许多这样的句式,诸如“逶迤傍隈陕,迢递陟陉岘”“川渚屡径复,乘流玩回转”等皆是。在表现方式上,诗人将生新的字眼与拗口的双声叠韵字含纳进骈对的形式中,以描绘山水奇险多变的万千风貌。这种风格的骈句,并不像注重光色表现的景句一样清丽,而且有晦涩之感,但却也能从生新重涩的词句中感受到直觉的真实。
  第三类骈句则带有明显的知性分析色彩,在状写出地理风貌的同时还对自然奥秘进行了探索。谢灵运对原始自然中山水林木这些风物流衍变化的体察有着远超出其他诗人的细致入微,他试图以诗语来表达现象背后物物相生的客观联系乃至客观规律。如《登永嘉绿嶂山》中有这样的对句:“涧委水屡迷,林迥岩逾密。”诗人沿着溪涧遥观,只见涧水逶迤蛇行,明灭于青林之端,诗人屡次不能辨清流水的去向;林野之色幽深杳远,掩映其间的岩石参差罗布,且随林丛向远方延伸,越往深远处,就愈发显得密集。这类似于绘画中的“深远”之景,具有“重晦”“重叠”特征,是前人诗歌中未曾出现过的景观;谢灵运寻绎到了涧水、林木、层岩这些山中风物间相互映衬的关系,依此关系来构造诗句,使简短的对句包含了丰富的层次,将晦涩的“深远”景色刻画得细腻逼真。对句中“委”与“迥”、“屡迷”与“逾密”相对而出,不仅再现了深林大壑繁密、委折、杳远、阴暗的原始风貌,而且也可从中窥见诗人面对神秘大自然时敬畏而新奇的心态。《石门新营所住四面高山回溪石濑修竹茂林》中有这样两组骈句:“早闻夕飙急,晚见朝日暾。崖倾光难留,林深响易奔。”在前一组骈句中,诗人将“早闻”“晚见”的主观感受分别与“夕飙急”“朝日墩”的客观景象交错对照,以骈句形式上的颠倒与时间上的相互矛盾,巧妙地写出了深山中白日短暂、晨夕交替迅速的特殊自然现象,也写出了深山密林光线幽暗、山风浩荡的整体印象。在这个骈句中,诗人可说是利用时间上的错觉写出了特殊的空间特征。后面一组骈句则以“难”“易”对比的句式剖析出阳光稍纵即逝与音声浩荡的成因。石门居所深林密布,且四面高山簇拥,四围山崖向中心居所倾斜,由此造成“一线天”地貌,使得阳光难留,而这样的地形也最容易形成浩荡的回声。在骈句中,“崖倾”与“林深”、“光难留”与“响易奔”之间是互文见义的。《登上戍石鼓山》中的“日末涧增波,云生岭逾叠”显然是从表现落日与涧波、晚云与山岭间关系的角度来结构骈句的。“涧增波”“岭逾叠”是由于“日末”“云生”而使人产生的错觉,在形象的直觉把握中流露出知性分析的色彩。《于南山往北山经湖中瞻眺》中的“石横水分流,林密蹊绝踪”二句也带有水因石横而分流,蹊因林密而绝踪的知性分析意味。《石门岩上宿》中的“鸟鸣识夜柄,木落知风发”则是从“鸟鸣”“术落”这些美妙的细节中辨识到“夜深”“风起”的讯息,靠听觉传达出了夜宿的神理。
  ……
展开
目录
导论“风景”的源起
第一节 “风景”概念的内涵与山水审美意识的兴起
一、“风景”一词在文学中的衍生过程
二、“风景”作为理论术语的阐释
第二节 风景诗兴起的语言背景
第三节 五世纪至七世纪风景诗题材辨析

第一章 谢灵运:山水风景纪游范式
第一节 山水风景纪游诗的内涵
一、具体化的制题方式
二、谨严灵活的章法
三、纪行、写景、玄理三元素的交错
四、句法:风景骈句的生成、特征及对谢灵运山水诗风景骈句的形态分析
第二节 山水风景纪游范式与元嘉诗坛
一、元嘉诗坛山水审美题材:深杳重密的原始自然与精致细腻的清丽风景
二、鲍照羁旅风景:意象的发现

第二章 谢跳:都邑风景审美范式
第一节 对山水纪游体的承传
第二节 都邑风景审美范式的内涵
一、“细密”化的写景艺术
二、“窥情风景”的多元因素
第三节 都邑风景审美范式与永明诗坛
一、永明诗歌思潮与文人集会活动对体物技艺的推进
二、永明诗坛多样化的风景题材

第三章 何逊与阴铿:羁役风景审美范式
第一节 羁役风景审美范式的内涵
一、由古人评价看阴、何风景审美的风格与特征
二、精微的笔墨与景语的诗意配置
三、羁心与风景的双重关照
四、雄浑朴质与精致婉美相兼的整体风格
第二节 羁役风景审美范式与梁陈诗坛
一、“文笔之辩”与梁代细腻体物技艺的普及化
二、以宫廷为中心的“赋得”诗创作与陈代体物技艺的新气象

第四章 沈俭期与宋之问:宫廷风景审美范式
第一节 宫廷应制风景审美范式的内涵
一、沈、宋之前隋唐宫廷诗中的风光物色
二、宫廷风景审美的元素
三、宫廷写景范式的题材延展
第二节 山水纪游诗体的复兴与创新
第三节 沈、宋与初唐诗坛
一、武后、中宗时期宫廷诗人笔下的风光物色
二、羁旅行役途上的广阔山水风貌
结语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