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读赋通识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3706964
  • 作      者:
    张庆利著
  • 出 版 社 :
    中国和平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编辑推荐
<p>  《读赋通识》是文学通识系列之一,文学通识系列共五册,分别是《读词通识》、《读诗通识》、《读赋通识》、《读曲通识》、《读古文通识》。<br />  《读赋通识》千百年来,世界上许多国家对中国多姿多彩的文学创作形式惊叹不已,其中就是辞赋,《读赋通识》重点介绍辞赋的创作特点,深入浅出地介绍辞赋的欣赏方式,让读者有一个学习辞赋的清晰脉络。作者通过对辞赋多角度地解读,也让喜爱这一文学形式的读者耳目一新,对中国文化会有进一步的了解。本书作者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结合精彩的文笔,相信会给读者一种文化精神上的饕餮盛宴。</p>
展开
作者简介
<p>  张庆利 (1962— ),文学博士。现为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古代文学专业、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硕士生导师。</p>
展开
内容介绍
<p>  《读赋通识》辞赋是中国文学史上特殊开放的奇葩,似诗而非诗,似文而非文,她是诗的散文化,也是散文的诗化。本书细致辨析了辞赋文体,清晰勾勒了辞赋文学发生发展的历史与流变,全面揭示了辞赋文学的一般特征与各类特点,概括介绍了历代产生的辞赋学重要著作,并对辞赋文学的名篇进行了艺术的分析与鉴赏。《读赋通识》既可以作为文史研究工作者的专业参考,也可以作为辞赋文学爱好者的大众读物。</p>
展开
目录
绪论/1<br /><br />第一章楚辞及其流变/11<br /><br />第一节楚辞的形成/11<br /><br />第二节楚辞的成就/19<br /><br />一、浪漫与理智/20<br /><br />二、直切与迂曲/25<br /><br />三、神性与人性/37<br /><br />四、热烈与悲凄/46<br /><br />第三节楚辞的余响/52<br /><br />第二章赋体文学的源流/65<br /><br />第一节关于赋体渊源的几种说法/65<br /><br />一、“古诗之流”说/66<br /><br />二、“拓宇于楚辞”说/67<br /><br />三、源于荀卿说/68<br /><br />四、源于散文说/69<br /><br />五、诵读方式演变说/69<br /><br />六、源于铺陈的表现手法说/70<br /><br />七、源于民间说/70<br /><br />八、多源说/71<br /><br />第二节赋的名称来源与文体来源/72<br /><br />第三节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赋/77<br /><br />一、先秦赋/77<br /><br />二、汉赋/80<br /><br />三、魏晋南北朝赋/86<br /><br />第四节隋唐以后赋的演变/96<br /><br />一、隋唐五代赋/96<br /><br />三、明清赋/114<br /><br />第三章辞赋文学的特征/121<br /><br />第一节辞赋文学的分类/121<br /><br />一、按历史发展次序,以时代论赋体/122<br /><br />二、按作者和表达方式划分/123<br /><br />三、按作品内容划分/126<br /><br />四、按形式体制划分/128<br /><br />第二节辞赋的取材倾向与形体特征/131<br /><br />一、体物写志:辞赋的取材倾向/131<br /><br />二、铺采摛文:辞赋的形体特征/139<br /><br />第三节各类辞赋的特征/145<br /><br />一、骚体赋/145<br /><br />二、散体赋/148<br /><br />三、诗体赋/152<br /><br />四、俳赋/154<br /><br />五、律赋/157<br /><br />六、文赋/160<br /><br />第四章辞赋艺术的鉴赏/163<br /><br />一、屈原《离骚》/163<br /><br />二、宋玉《风赋》/173<br /><br />三、贾谊《吊屈原赋》/176<br /><br />四、张衡《归田赋》/179<br /><br />五、王粲《登楼赋》/183<br /><br />六、曹植《洛神赋》/185<br /><br />七、潘岳《秋兴赋》/191<br /><br />八、陶渊明《归去来兮辞》/194<br /><br />九、江淹《别赋》/198<br /><br />十、庾信《哀江南赋》/203<br /><br />十一、杜牧《阿房宫赋》/214<br /><br />十二、欧阳修《秋声赋》/218<br /><br />十三、苏轼《前赤壁赋》/222<br /><br />十四、方苞《七夕赋》/226<br /><br />第五章辞赋学著作举要/231<br /><br />第一节书目类著作/231<br /><br />一、《汉书&middot;艺文志》/232<br /><br />二、《隋书&middot;经籍志》/235<br /><br />三、《四库全书总目》/237<br /><br />第二节辞赋总集/240<br /><br />一、《古赋辨体》/240<br /><br />二、《赋海补遗》/242<br /><br />三、《历代赋钞》/244<br /><br />四、《历朝赋格》/245<br /><br />五、《历朝赋楷》/246<br /><br />六、《历代赋汇》/247<br /><br />七、《古赋识小录》/249<br /><br />八、《七十家赋钞》/250<br /><br />九、《分类赋学鸡跖集》/252<br /><br />十、《赋学正鹄》/253<br /><br />十一、《赋海大观》/254<br /><br />十二、《律赋类纂》/256<br /><br />十三、《敦煌赋汇》/256<br /><br />第三节辞赋评论与赋史类著作/258<br /><br />一、李调元《赋话》/258<br /><br />二、浦铣《历代赋话》、《复小斋赋话》/259<br /><br />三、王芑孙《读赋卮言》/260<br /><br />四、魏谦升《二十四赋品》/262<br /><br />五、刘熙载《赋概》/263<br /><br />六、马积高《赋史》、《历代辞赋研究史料概述》/265<br /><br />七、郭维森、许结《中国辞赋发展史》/269<br /><br />第四节收录辞赋的文学总集/272<br /><br />一、《文选》/272<br /><br />二、《文苑英华》/274<br /><br />三、《唐文粹》/276<br /><br />四、《古文苑》/277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