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英诗中国形象的客体输入与反观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2464080
  • 作      者:
    曾繁健,李萍,陈二春著
  • 出 版 社 :
    冶金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作者简介
  曾繁健,1971年生,江西理工大学外语外贸学院副教授。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英诗中国形象的客体输入与反观”(项目批准号:11YJC7520360)一项,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英诗误读的中式范例及其成因分析”(项目批准号:WGW1104)一项,出版专著《英诗中国元素赏析》与《英诗中式误读——范式与成因分析》,发表学术论文十多篇,主要研究方向为英诗研究。
  
  李萍,江西理工大学副教授。
  
  陈二春,江西理工大学副教授。
展开
内容介绍
  《英诗中国形象的客体输入与反观》以内容分析法系统研究并实证英诗中国形象的范式类型,从数据中发现这些范式类型的历史特点与演变过程。书中同时以文学人类学的方法,探讨了英诗中国形象虚构、想象、西方意识、中国事实互相对读的本质特征。此外,《英诗中国形象的客体输入与反观》构建了英诗中国形象的客体输入网式,发现了英诗中国形象解码的中英“竞合”与“碰撞”现象,并构建了这种现象的生成图式。《英诗中国形象的客体输入与反观》还以大量的问卷调查为定性材料,探讨中国读者对英诗中国形象接受的“中式范式”。
  《英诗中国形象的客体输入与反观》的读者对象主要为高等院校英语及相关专业师生、英诗爱好者及外国文学的研究人员等。
展开
精彩书摘
  褒贬并生的中国形象在英诗中并不少见,具体来说,中国形象的这种转换轨迹,很大程度上与中国历史发展的轨迹高度暗合。
  一是世界的科技、经济与社会管理的引导权从中国转向西方之时,也即中国所谓的康乾盛世,一个封建帝国的最后荣景走向没落,而西方经过文艺复兴的思想启蒙之后,慢慢取得了世界发展的“油门”控制权,它是一个逐渐引领世界极速前行的“东西交替”时期。
  二是“一战”至“二战”这一历史时期,中国在将近百年的蹂躏践踏之后,已经极度自卑与绝望,虽然洋务运动与戊戌变法等试图把中国从亡国灭种的边缘拯救过来,可中国走向衰落的迹象并没有得到根本的扭转,相反,那个时候的中国却陷于四分五裂、国将不国的历史困境。西方人看到了这点,中国人更是感同身受,在中国形象没有发生内在的根本改变时,希望西方的中国形象发生根本的转向是几乎不可能的事情,英诗中国形象也不例外,除非发生奇迹。而这个奇迹还真发生了,那就是“一战”与“二战”的爆发,世界经济政治矛盾重重,以至于不得不通过战争来重构世界的秩序,而中国刚好选择站在了以英国和美国为代表的协约国和同盟国的阵营,使得中国的国家质量在没有得到本质提高的前提下,在积贫积弱的同时,国家形象从全面否定的意识形态化的阶段逐渐过渡到了褒贬并生的时期。西方中国形象的如此改变,并不是因为那时的中国发生了形象上的多大改变,而是西方完全以自己的国家意识形态,为了打击他们共同的敌人奥匈帝国及法西斯轴心国而做出的主动调整——拉中国以对抗他们共同的敌人;再者,“一战”、“二战”的残酷现实也让西方对本体文化本身产生了怀疑,于是,在英语国家的各种媒体与文化的宣传上,出现了对中国苦难的同情与文化优势的再度发掘,希望从他者的身上寻找到帮助自身走出困境的方法。体现在英诗上,则以中国古典主义思想在英语国家的大传播大发展为契机,具体来说,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思想在英诗的创作中得以模仿,尤其是以中国诗歌情景交融、意象叠嶂、“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艺术借鉴为重,英诗浪漫主义与美国意象派诗歌为其中之最。随着英诗创作手法的发展与更新,后现代主义在英诗中也得到了实质的体现,许多诗人在继承英诗传统的同时,也对传统实施了手术刀式的除旧布新,他们以中国为源泉,在英诗的母体枝杆上嫁接上了中国的艺术风格,使得英诗实现了论者眼中的后现代性,这种后现代性在一些中国诗歌学者看来,与中国古典主义诗歌有着如此的亲缘性,美国文学史上著名的垮掉派诗人尤其热衷以老庄为代表的中国道家义理,他们把这些上千年的中国文化思想鞭辟人“诗”,成就了他们在美国诗坛,甚至世界诗坛的后现代神话,其中包括最近20年在中国大行其道的“生态诗论”。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中国形象与英诗中国形象略论
第一节 形象与文学形象
第二节 中国形象概论
第三节 英诗中国形象

第二章 内容分析与英诗中国形象范式的语言数据
第一节 英诗中国形象语言数据的获取方法
第二节 英诗中国形象范式的研究过程
第三节 英诗中国形象的数据体现
第四节 英诗中国形象范式的定类统计与分析

第三章 从数据至文本:英诗中国形象的范式表现
第一节 乌托邦化的中国形象
第二节 意识形态化的中国形象
第三节 褒贬并生的中国形象
第四节 狭义之狭义之异国情调的中国形象
第五节 21世纪英诗中国形象的显露与预测

第四章 英诗中国形象的本质:文学虚构与西方意识的对读
第一节 英诗中国形象的文学虚构
第二节 文学想象
第三节 中国现实
第四节 西方意识

第五章 英诗中国形象的文学客体与输入图式
第一节 文学客体的英诗中国形象
第二节 英诗中国形象文学客体的具体表现
第三节 英诗中国形象的客体输入图式

第六章 英诗中国形象解码的中“英”竞合与碰撞
第一节 英诗中国形象的中“英”竞合
第二节 英诗中国形象的中“英”碰撞
第三节 英诗中国形象解码的中“英”竞合与碰撞图式

第七章 英诗中国形象的中式批评范式与反观
第一节 中国读者英诗中国形象的中式批评范式
第二节 英诗中国形象之反观
第八章 研究的意义与缺陷
第一节 研究的意义
第二节 研究的缺陷

附录
附录一 英诗中国形象的语言数据及其类目归属统计
附录二 英诗中国形象调查问卷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