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李希凡文集.第五卷,艺术评论集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47306369
  • 作      者:
    李希凡著
  • 出 版 社 :
    东方出版中心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作者简介
  李希凡,祖籍浙江绍兴,久居北京通县。1953年毕业于山东大学中文系,1953-1955年初肆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研究班。1955-1986年,在《人民日报》历任编辑,评论组长,副主任,常务副主任。1986年9月-1996年10月,调中国艺术研究院,任常务副院长、研究员、《红楼梦学刊》主编。曾先后当选第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二届,八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作家协会第二届,四届、五届理事和全国委员。已出版评论,研究著作与散文集二十本。主要代表作有《红楼梦评论集》、《红楼梦艺术世界》、《论中国古典小说的艺术形象》、《〈呐喊〉〈彷徨〉的思想与艺术》、《一个伟大寻求者的心声》、《毛泽东文艺思想的贡献》、《京门剧谈》、《冬草》等。
展开
内容介绍
  《李希凡文集(第五卷):艺术评论集》共收录作者关于艺术评论方面的文章83篇。主要为两个部分:一是在作为被毛泽东钦点的“小人物”登上历史舞台之后,李希凡先生从1955年至1986年在《人民日报》文艺评论部工作期间,发表的大量文艺评论以及戏剧电影评论文章。二是1986年后,李希凡先生出任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担任《中华艺术通史》总主编,他对于《通史》的编纂、革命历史题材剧的改编、古典名著的影视改编等,发表的颇有影响的文章。
展开
精彩书摘
  贯串写作主旨  力求体例统一——1998年1月9日在《中华艺术通史》第二次样章、样节讨论
  会上的小结
  齦第二次样章讨论会,十三个分卷,每卷都至少有一个样章亮相,有的分卷的撰稿人还提供了样节,像魏晋卷、宋代卷、元代卷、明代卷、清代卷,元代卷提供的样节最多。这说明无论分卷主编还是撰稿人,都是以严肃认真的态度对待我们的课题的。十三卷样章中有两卷是“导言”,这两卷的主编所以要先写导言,都有他们编撰主旨的考虑。峻骧大概认为,原始卷如果不先写“导言”,下面各章就没有个主心骨,将难以进行下去。煦寰同志对封建时代的文艺高峰,盛唐之音充满了热情,不吐不快。李心峰同志的三代卷,本来是有难题的,好在三代分期,是国家确定的今年的科研重大工程,据报道,已有了初步成果,这是一个好的时机,希望多联系,多了解情况。心峰同志这次提供的样章,是“诸子百家的艺术思想”。就“通史”来说,也是一块难啃的骨头,却又是影响中华艺术发展的主要渊源。刘兴珍同志的“秦汉卷”,是最后上马的,这次也交出了“书法玺印”的书法一节,写了汉字的源起和它演化为书法艺术的过程。所谓线的艺术,这是中国独有的艺术,而且形成了中国艺术史所特有的审美对象,直到今天,还活跃在群众的艺术情趣之中,由豢汉卷在“通史”中做溯本求源的论述,是适当的。魏晋卷,田青同志拿出的本是他的拿手戏,第二章“宗教音乐”,但说“教”者多,说“乐”者少,大家提了哗意见。不过,总编辑部对田青同志是有信心的,他自己也有信心改好。剧弋下卷,秦序同志提供的是第八章“隋唐时期的表演艺术理论”,重点是梳理了一下白居易的乐舞思想,从理论上找到这样一个有影响的典型人物,还是不容易的,这也是大唐艺术繁荣发展的一个好证明。现在他听取了意见还要改写、补充另一个唐代音乐理论发展的代表人物杜佑,而且还发观了秦王破阵乐流传到印度的新材料。宋、元、明、清上卷的主编’都是戏曲研究家。宋代卷提出的是第六章“戏曲演出占据表演艺术的中心地位”;元代卷是第五章“南戏”;明代卷是第一章“中国戏曲的第二高峰明传奇”;清代卷是第三章“清代地方戏曲作品和创作成就”。这几章大概也都是分卷主编酝酿成熟的一章,是反映了时代特色的,可以从一个方面看到戏曲史发展的肪:络。造型艺术包括书法,这次提出的样章有三章一节,宋代卷下卷是第二童“山水画”;明代下卷是第九章“宫廷‘院体’与浙派”’还有上一次参加讨论的第八章工艺美术的一节,清代下卷是“以‘四王’吴恽与‘四僧’为代表的清初画坛”,也都是选择的有时代特点的重点章节。
  现在每一分卷都有一个样板,或导言,或章节。自然,从艺术门类来说,我们还缺少一个时代的舞蹈或曲艺的系统论述的一章,如果有一章唐代舞蹈,宋代或清代的说唱和曲艺,那就门类齐全了。
  ……
展开
目录
光辉灿烂的五千年历史文化——1994年国庆节为希腊《商报》作
弘扬文化传统修筑“文化长城”——1995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传统文化保存东京国际会议上的发言
源远流长古今相承——1995年在中印文艺传统研讨会上的致词
高标准要求把这部综合的艺术通史写好——1996年8月20日在《中华艺术通史》第一次编委会上的讲话
关于“中华艺术精神”总体特征的一种理解——1996年11月22日在《中华艺术通史》第三次编委会扩大会上的开场白
发掘传统发扬传统——1997年1月24日在《中华艺术通史》第四次编委会扩大会议上的发言(摘要)
史论结合以史证论——1997年4月19日在《中华艺术通史》第五次编委会上的发言(摘要)
有了整体把握,才能有准确的概括——1997年4月24日在《中华艺术通史》第六次编委会上的发言(摘要)
贯串写作主旨力求体例统一——1998年1月9日在《中华艺术通史》第二次样章、样节讨论会上的小结
导言是统帅和灵魂——1998年4月20日在《中华艺术通史》第九次编委会上的发言(摘要)
写好导言纲举目张——1998年8月23日至27日在《中华艺术通史》第十一次编委会上的发言(摘要)
把握传统瞩目未来——《中华艺术通史》总序
《中华艺术通史》总后记
丰富的遗存智慧的创造——《图说中国艺术史丛书》总序
《艺苑篇》序说
全国干部培训教材《中国艺术》前言
全国干部培训教材《外国艺术精粹赏析》前言
这是一项伟大的工程——就十大文艺集成志书编撰情况答《文艺报》记者问
为加速发展我国的艺术科研事业而奋斗——1990年10月16日在全国艺术研究工作座谈会上的致词
既继承中国传统也借鉴外国文艺——答联邦德国新闻社记者夏明娜问
再接再厉再创新的佳绩——中国艺术研究院1994年优秀科研成果评奖颁奖会上的小结
……
中国美食文化的奇葩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