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的事情是复杂的。这里说的复杂,包含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写诗的人和读诗的人都是复杂的。从我们读诗的人来说,通过诗歌,我们要了解诗歌的作者,理解诗歌的作者,特别是要理解诗歌作者在写诗的时候的生活处境,思想状态和复杂心情。不然就不能准确把握诗歌的思想和感情。
大家知道中国当代写古诗词曲中有一位能人,就是原来的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1907-2000)。他在1974年的时候,写了一首《西游演了是封神》。这首诗前面有个“题记”,“题记”说:“鲁迅翁诗云:‘西游演了是封神。’善哉?善哉!谨拈一颂。”诗称:“如来佛胡授记,姜太公乱封神。吃一顿涮羊肉,便硬派做回民”。这首诗的意思,从字面上看,就是说鲁迅写诗说,《西游记》演完了就是上《封神榜》了。也就是一个一个编出来的神话故事而已。善哉,本来是佛教和尚表示感慨的招呼用语,一个用问号,一个用惊叹号,表示一种无可奈何、不知所云的意思。接着就说姑且随便说上几句捧场的话吧。这是讽刺的态度和调侃的语气。诗歌的意思是:如来佛胡乱地传授什么《西游记》,姜太公胡乱地在《封神榜》里乱封神位。吃上一餐涮羊肉,就硬是把吃的人都定为回民,从这首诗的字面上,我们已经可以感觉赵朴初是在讽刺有人在“乱点鸳鸯谱”,是瞎搞。但是,如果不了解这首诗是怎么出来的,就根本无法知道赵朴初写诗时的心情。赵朴初是用讽刺的笔法在批评“文革”。这首诗写在1974年,当时正在“批林批孔”。
1974年在北京前门饭店开了一次评选法家的会议,在这次会议上,掌控这个会议的人把中国的历史和历史人物按照儒家和法家斗争为线索画了一条线,把皇帝、大臣、学者、文人、将帅等等统统按法家和儒家重新排队。所以,就写了这样一首讽刺的诗歌,说这个会议就像在写《西游记》和《封神榜》。所以,读诗不能不读诗歌以外的东西,不然,有的诗歌根本不知道它说些什么,或者要说些什么。
另一方面,诗歌除了有思想内容和感情表达的要素,还包含着形式上的要素,例如:比兴、语言、韵律等等。不懂得这些形式上的要素也不能很好地欣赏诗歌。大家都知道唐代贾岛(779-843)和韩愈(768-824)的一则故事。贾岛是一个对自己诗句用功很深的诗人。贾岛有两句诗说自己如何写诗的。他说自己是“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为了两句诗,要琢磨三年。这三年肯定穷得叮当响。据说贾岛很穷,怨不得三年后,把两句诗琢磨出来了,随口吟诵出来,自然就泪流满面了。贾岛和韩愈的故事说,有一天贾岛走在路上,脑子里反复在比较自己写的一句诗,到底是“僧推月下门”好,还是“僧敲月下门”好。结果想着想着,冲撞了韩愈上朝的队伍,也不知道回避。等到发现自己冲撞了韩愈,贾岛就已经被韩愈的手下人抓了起来,推到韩愈面前。贾岛就如实地告诉韩愈,他正在想这样两句诗,不知道哪一句更好一点。据说,韩愈听贾岛说了,就停住了马,想了一下说:“敲字佳”,意思是敲字比较好。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