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随时会面临各种危险。其中 ,来自外部世界的性骚扰、性侵害会在孩子心灵和肉 体上产生致命的消极影响。当孩子遭受到这种摧残以 后,沉重的阴影很有可能伴随其一生,影响他们的成 长、未来的婚姻生活及性心理。
2007年4月,国家教育部发布的《中小学公共安 全教育指导纲要》,第一次把“性侵害”和自然灾害 、校园暴力等一起列入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范畴。
一般来说,孩子进入青春期以后,独立意识开始 增强,拥有了更多的自我支配的活动空间。但是,由 于缺乏生活经验和识别他人品质的能力,孩子很容易 相信别人,加上在遇到紧急情况时缺少应对能力,所 以青春期的少男少女随时都会面临性骚扰、性侵犯的 危险。
除了对周围的复杂环境认识不深、缺少自我保护 意识以外,孩子的心理发育不成熟也是导致他们受到 伤害的重要原因。青春期的孩子往往过于看重个人感 受,有时候表现得比较自我,这就很容易给品行不端 的人留下攻击的弱点,为不法之徒留下性侵犯的可趁 之机。而一旦遭到伤害,他们又陷入恐惧、逃避状态 ,把自己的痛苦深深地隐藏起来,到头来让不法分子 逍遥法外,个人成长和发展遭遇严重挫折。
为了让孩子拥有美好的人生,为了让孩子减少成 长的遗憾,父母朋友们要行动起来,在家庭教育中给 孩子上好“性教育”这一课,让孩子学会自我保护。
家庭中“性教育”的缺位必然不利于孩子的健康 成长,会给孩子日后的生活带来很大麻烦。有的父母 对孩子遭受性侵害认知不够,有的父母觉得把关于性 侵害的事情告诉孩子太残忍太残酷,这些做法看似“ 保护”了孩子,其实是在把孩子置于危险的境地。
让孩子了解外部世界的真实状况,孩子在危险面 前就会有防范意识,遭到侵害的时候就懂得自我保护 。所以,让孩子健康成长、避免遭受性侵害,最重要 的是提高孩子的自我防范意识、学会自我保护。
◎父母要适时让孩子了解性保护的知识,并用通 俗易懂的语言作出解释。比如,父母可以结合电视、 报刊上的一些反面故事教育孩子,这个世界是复杂的 ,我们周围有一些不法分子,从而告诫孩子克制自己 的好奇、侥幸心理,提高对行为后果的预知能力,减 少冒险的行为,从根本上不给他人留下可乘之机。
◎父母要让孩子牢记下面这些基本原则:不与异 性在过于隐蔽的环境中单独相处、尽可能夜间不要在 外逗留时间过长或单独出行、不要轻易接受异性的约 会邀请、不与异性到成年人的娱乐场所玩乐。
◎父母临时有事的时候,不要把孩子随便托付给 他人。因为有些人,比如邻居或小朋友家长,大家虽 然认识,但是你其实并不了解他的为人与底细。过于 相信对方,很可能把孩子送到虎口。
◎父母要让孩子知道可能对自己造成侵害的各种 人。除了陌生人以外,有时候孩子身边最熟悉的人, 甚至是亲属、老师或其他非常熟悉的人,也可能对孩 子进行性骚扰、性侵害。此外,施害者不一定是异性 ,也有可能是同性;施害者并不能凭借容貌分辨出来 ,有许多施害者的举止是文质彬彬的。让孩子了解这 些,才能让他们有所防备。
当然,父母还要让孩子明白:世上只会有小部分 的坏人因为某些缘故,会作出性侵犯的行为,而其他 更多的人值得信任;要学会在适当的时候保护自己, 而不是在任何时间对任何人都没有安全感,以及对任 何事都失去信心。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孩子受到伤害后,父母要用 法律手段维护孩子的权益,并做好心理安抚工作。孩 子受到侵害以后,出于无知、害羞、恐瞑等原因,采 取了不作为的态度。在此,父母要告诉孩子:“遭受 性骚扰、性侵害以后,要把事实说出来,懂得用法律 维护自己的权益。” 但是,如果孩子不知道自己受到了侵害,或者担 心受到恐吓,或者不愿意告诉父母,应该怎么办呢? 最根本的方法是,父母要善于观察孩子的异常,及时 发现孩子受到性侵害的蛛丝马迹。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