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史学大师吕思勉的经典之作,第一部用白话文写成的中国通史。
◆曾长期作为大学教材和青年“自修适用”读物,出版后数十年内不断重印再版,是民国时期发行量zui大的一部中国通史。
◆作者吕思勉与钱穆、陈垣、陈寅恪并称为“现代中国四大史学家”;易中天品三国言必称吕思勉,可见吕先生的史学魅力及影响力非同一般。
由吕思勉先生在历年教学讲稿和史学研究的基础上完善而成,详细地记叙了上起远古时代,下至二十世纪上半叶期间的中国历史,是一部完全意义上的中国通史。全书按中国历史社会的变迁划分为:上古、中古、近古、近代、现代五个不同的时期,规模宏大、视野开阔,史识丰富,笔调流畅,是了解中国历史公认的优秀版本。为方便阅读,新版本增加了生僻字注音及注释。
民族和种族不同。种族论肤色,论骨骼。其同异一望可知,然历时稍久,就可以渐趋混合。民族则论语言,论信仰,论风俗。虽然无形可见,然而其为力甚大。同者虽分而必求合,异者虽合而必求分。所以一个伟大的民族,其形成甚难;而民族的大小,和民族性的坚强与否,可以决定国家的盛衰。
一国的民族,不宜过于单纯,亦不宜过于复杂。过于复杂,则统治为难。过于单纯,则停滞不进。我们中国,过去之中,曾吸合许多异族。因为时时和异族接触,所以能互相淬(cuì)砺,采人之长,以补我之短;开化虽早,而光景常新。又因固有的文化,极其优越,所以其同化力甚大。虽屡经改变,而仍不失其本来。经过极长久的时间,养成极坚强的民族性,而形成极伟大的民族。
各民族的起源发达,以及互相接触、渐次同化,自然要待后文才能详论。现在且先作一个鸟瞰(kàn)。
中华最初建国的主人翁,自然是汉族。汉族是从什么地方,迁徙到中国来的呢?现在还不甚明白。1既入中国以后,则是从黄河流域,向长江流域,粤江流域,渐次发展的。古代的三苗国,所君临的,是九黎之族,而其国君,则是姜姓。2这大约是汉族开拓长江流域最早的。到春秋时代的楚,而益形进化。同时,沿海一带,有一种断发文身的人,古人称之为越。3吴、越的先世,都和此族人杂居。后来秦开广东、广西、福建为郡县,所取的,亦是此族人之地。西南一带有濮族。4西北一带有氐(dī)、羌(qiāng)。西南的开拓,从战国时的楚起,至汉开西南夷而告成。西北一带的开拓,是秦国的功劳。战国时,秦西并羌戎,南取巴、蜀,而现今的甘肃和四川,都大略开辟。
在黄河流域,仍有山戎和狁(xiǎnyǔn),和汉族杂居。狁,亦称为胡,就是后世的匈奴。山戎,大约是东胡之祖。战国时代,黄河流域,和热、察、绥之地,都已开辟。此两族在塞外的,西为匈奴,东为东胡。东胡为匈奴所破,又分为乌桓(huán)和鲜卑。胡、羯、5鲜卑、氐、羌,汉时有一部分入居中国。短时间不能同化,遂酿成五胡之乱。经过两晋南北朝,才泯然无迹。
隋唐以后,北方新兴的民族为突厥。回纥(hé),现在通称为回族。6西南方新兴的民族为吐蕃(bō),现在通称为藏族。东北则满族肇兴,金、元、清三代,都是满族的分支。于是现在的蒙古高原,本为回族所据者,变为蒙古人的根据地,回族则转入新疆。西南一带,苗、越、濮诸族的地方,亦日益开辟。
总而言之:中华的立国,是以汉族为中心。或以政治的力量,统治他族;或以文化的力量,感化他族。即或有时,汉族的政治势力不竞,暂为他族所征服,而以其文化程度之高,异族亦必遵从其治法。经过若干时间,即仍与汉族相同化。现在满、蒙、回、藏和西南诸族,虽未能和汉族完全同化,而亦不相冲突。虽然各族都有其语文,而在政治上、社交上,通用最广的,自然是汉语和汉文。宗教则佛教盛行于蒙、藏,回教盛行于回族。满族和西南诸族,亦各有其固有的信仰。汉族则最尊崇孔子。孔子之教,注重于人伦日用之间,以至于治国平天下的方略,不具迷信的色彩。所以数千年来,各种宗教在中国杂然并行,而从没有争教之祸。我国民族的能团结,确不是偶然的。
……
例言
第一编绪论
第一章历史的定义和价值
第二章我国民族的形成
第三章中国疆域的沿革
第四章本国史时期的划分
第二编上古史
第一章我国民族的起源
第二章太古的文化和社会
第三章唐虞的政治
第四章夏代的政教
第五章商代的政教
第六章周初的政治
第七章古代的封建制度
第八章我国民族的滋大
第九章春秋的霸业
第十章战国的七雄
第十一章中原文化的广播和疆域的拓展
第十二章春秋战国的学术思想
第十三章春秋战国的政制改革
第十四章上古的社会
第三编中古史
第四编近代史
第五编现代史
第六编结论
编著中国通史的人,易犯的毛病,是条例史实,缺乏见解,其书无异变相的《纲鉴辑览》或《纲鉴易知录》之类,极为枯燥。及吕思勉出,有鉴于此,乃以丰富的史识与流畅的笔调来写通史,方为通史写作开一个新的纪元。
——顾颉刚
论方面广阔,述作宏富,且能深入为文者,我常推重吕思勉诚之先生、陈垣援庵先生、陈寅恪先生与钱穆宾四先生为前辈史学四大家。
——严耕望
吕先生以史学名家而精通经、子、集三部。
——谭其骧
先生于著作中常透出一些精彩议论,知道他实得益于对社会学、人类学等新知识的吸收,社会经济、社会组织、社会生活都进入了他的中国通史,实为中国社会史研究的先驱。
——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王家范
先生真是一位朴实诚恳,一无机心;真心向学,不为外扰;立身以正,恬淡为乐的纯粹学者。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张耕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