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俗文学探论》:
三、词与多元开放的社会文化
词自唐代中叶以来就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一定地位,其内涵是有发展变化的。在唐五代,它是配合流行乐曲而创作的歌词,称“曲子”或“曲子词”。歌曲与文辞乃至舞蹈,融为一体,是一种音乐化的文学形式。到宋代,在多数词人那里,曲与词也依然能够密切配合。它是在文人愈来愈追求和重视文学因素的情况下,逐渐出现文学与音乐脱离的现象,最终成了徒有长短句格律的书面文学。尽管如此,词在它的孕育、诞生,乃至繁盛阶段,本质上是音乐文学,文辞是追随、配合乐曲的。词体的产生,本身就是由音乐的发展催化带动的。因此,词源于音乐,或者具体说词源于燕乐的看法,已基本上成为学术界的共识。而燕乐正是唐代多元文化在音乐方面的具体表现。
中国诗歌与音乐相配合的传统由来已久。但不同朝代、不同诗体所配合的音乐以及配乐方式有所不同。《诗经》配合的是雅乐,汉魏乐府配合的是清商乐,词配合的是燕乐。乐府是先有辞(词),然后配乐;词则是先有曲,然后依曲作辞(词)。
“宴乐”即“燕乐”,“燕”通“宴”,是由于经常在宴会上演奏而得名。“燕乐”一词,在《周礼》中即已出现,历代因所用不同,而有不同范畴。燕乐的“燕”,又写作“宴”,都是“飨宴”之义。故“燕乐”之乐,无论是广义、狭义,都离不开用于宴会这一特点,它是供人娱乐的俗乐。在隋唐时期有时指全部宫廷宴飨之乐,有时指十部乐中的一部。宋人则用它作为隋唐五代除雅乐以外全部艺术性乐曲的统称,因而也就成了与雅乐、清乐相承续的一个时代通俗音乐的称号。
隋唐燕乐有着鲜明的时代特点,适合广大地域和多种场合,以“胡夷里巷之曲”的俗乐姿态,满足着日常娱乐的需要。它有歌有舞,兼收并蓄,吸纳了中原乐、江南乐、边疆民族乐,乃至传自中亚、印度等地多种音乐成分,但不是简单地混合,而是经过了长期交融与相互吸收。杨荫浏说:“唐人的燕乐,是清乐与胡乐之间的一种创作音乐,是含胡乐成分的清乐,含清乐成分的胡乐。”所论可谓简要而深刻。燕乐成分与形成过程虽然复杂,但概括起来看,无非是汇合了两股潮流:一是以西域为主的所谓胡乐,一是华夏的清商乐。
刺激和推动中国音乐到隋唐时代发生划时代变化的最重要的因素是以西域音乐为主的胡乐。杜佑《通典》卷146谓“隋立九部乐”,第一是燕乐,第二是清商,其余则是以胡乐为主的外来音乐,即西凉、扶南、高丽、龟兹、安国、疏勒、康国等。此外,商业贸易、佛教僧侣、民间往来等也是胡乐及域外音乐传人的渠道。可见,东晋以后二百多年,以西域音乐为主的域外音乐的传人,数量是非常大的。
西域音乐促使内地音乐发生变化有一个漫长的过程。在南北朝时期,主要表现在北朝统治的北方地区。真正促成全国性音乐大变化,则需要大统一的条件及都市的繁荣。只有在南北结束分裂对峙,出现新的文化交融与文化热潮时才有可能。因而,燕乐的正式形成,就只能在隋唐时期。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