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中、青三代艺术家近作展示,配以名家精当点评,引领读者享受艺术大餐,了解艺术界实时动态。
★文人评画,学人写字……发掘当今名家“跨界”行为,重现诗、文、书、画融合及艺术与生活融合的传统人文格局,内容丰盛多元。
★倡导独立的艺术精神,发表有见地的观点,追求“出自我心”的真实与活力。纸张考究,印制精美,注重作品的视觉效果;文章“有料”,可读性强:落实“图文并茂”之追求。
袁武“大昭寺的清晨”系列画作,作家老村、诗人西娃对此的解读,袁武西藏行日记;
何多苓与罗敏关于“艺术性”的对话;老画家韩羽先生的一束故人书柬;蒋雪峰、侯马诗选等,详见目录。
一个人或一个村的尴尬
文/许石林
父亲遽然去世,我从数千里外奔丧回老家。吾乡风俗淳厚,人情殷殷,因此,只要向管事的交代好办多大的规模,丧事就不用孝子操心了,大总管会带领族人和乡亲非常负责任地、极其诚敬地按照地方礼俗,一丝不苟地处理好每一个步骤和细节。作为孝子,只需要在灵堂陪伴亡者,恭候前来吊唁的人,哭丧、答谢。而我却要考虑一件非常重要的事——请谁来写灵堂孝帘上的对联?这副对子关系到盖棺论定,按照吾乡规矩,自家人是不能写的,一定要请外人来写。还有堂屋门口的对联、大院门口的对联,都要由外人来写。父亲在世的时候,村中人家过红白大事,对联大多是请他来写的。到了晚年,他主动地不太给人写了——乡下人到了一定年龄,比如七十岁,会自动逊退,让年轻人去做,绝不恋栈。他虽然不太给人家的红白大事写字了,但别人写了会请他品评,他说话一向耿直,语气慷慨激烈,又急捷迅敏,月旦臧否人事,不留情面。尤其是他的评论不能遇到反驳,反驳则更能激起他虐待似的再批评,如江水滔滔,遇阻则激,所以,这也造成了他和别人的许多矛盾和误会。别人维护的是脸面,他却因为坚持某种标准,所以出语刚猛。
从前每逢年节,我们那里乡下,会有喜爱文化的人,结伴骑车到各村去挨家挨户看对联,遇到好的,就抄下来,遇到不好的,就回来批评揶揄一番。其实,凡是能拿到人前的东西,比如红白大事用的对联,既然是张贴出来让人看的,就不免会让人品评。我的理解,这种来自外人的指摘和挑剔,其实是一种社会监督,它能保障人对文化的尊敬,保证一个地方的文化不至于过于荒疏和堕落。就是说,父亲虽然十多年不给人写了,可是因为他在,所以,他对村中这种东西的质量是起着实质性的监督作用的。父亲写对联,词句深入浅出,便于记诵,且多合乎人物身份和情理,所以,当他听到外地人有称赞他为某人某事写的对联的消息,会十分高兴甚至得意。他最愿意给那些生平复杂、难以评价的人和事写对联,这其中不无显才逞智的意思。他有几次以对联解纷纾怨的佳话,这增加了众人对他的尊敬,令他非常开心。当地中小学教师,有很多人在传抄我父亲给当地一些人家写的对联。最经典的,是他的一位中学同学,患病在床十几年后去世——乡下人过日子,常因为鸡毛蒜皮而在至亲兄弟中闹一些矛盾,以关中人的刚性之病,多执拗不来往。然而,吾乡却信奉人死为大,即无论在世有什么矛盾,一方去世了,矛盾的另一方一定要去吊丧。逝者家甚贫,无力办丧事——这种事,一定要调动家族力量,外人不能随便使劲,否则会引起家族的愤怒。我父亲见此,顿时义气萦怀,命人取纸笔来,一副长对联立就——内容涉及他人隐私,在此不赘附。这副对联贴在门口,随后前来吊丧的本家子侄们一看,无不落泪痛哭。按照村中人事后对我的描述:看了你父亲写的对联,那些本家人,掏钱的掏钱,送粮食的送粮食,拉炭的拉炭,事儿红火地办了,家族还因此而团结了。
现在父亲突然去世,我不能不寻思对联请什么人来写。近年我每回家探亲,或陪父亲外出,父亲给说了许多人写对联闹笑话、不得体等等的例子。就是说,他很在意这种东西的质量。他不仅苛求词句,还在意毛笔字。
其实,多年里,乡下人过事对对联的讲究已经不太重视了,父亲因为写对联和别人闹矛盾,乡下人评论起来,都认为他不值得为这事儿这么较真。当然,这一直没有说服他。我们那里乡下现在过事,对联能写得中规中矩已经是最高水准了,只要不犯严重的错误或荒谬,事主也不太计较,会看的人也越来越少。
谁来写灵堂前的这副对联,的确将我难住了。父亲在世时,给他人灵堂写对联,为亡者一生作总结、评价,其文辞必契情合理,足以告慰亡者,也能安慰其后人。而到了他去世,我静心搜遍附近,却找不到能为他写这副对联的人。我能想象如写得不适当,会造成什么样的尴尬。尤其是想象他在天有灵,如果看到没有一副恰切的对联,会是对他一生最大的讽刺。
这状况,其实已经是一个尴尬,如同一个摄影家,一生为他人照相,却无人能给他照一张满意的相。
给丧礼摄像的人来了,他们在我家大门外,另外竖立一个黑色充气拱门,这类似从前纸扎的一个门楼。充气拱门还没吹起,就被我坚决否定了,原因是那印在拱门上面的对联,词句尽管是非常浮泛的,倒可不必计较,但是,不能容忍的是拱门的横额(吾乡称“额子”)是左起阅读的四个字,这是我父亲生前非常计较的,对联和横额绝不能反着来。不仅如此,坟墓暗庭墓门的陶瓷对联,都是夸奖赞美墓地风水绝佳的好辞,不计其工稳也可以,但是,其横额也是从左至右读的。我为此跑遍了附近两个镇上所有的瓷器店,都找不到右起的。就是说,当地的工厂等等,从来没有考虑过什么是对和错,也从没有民间的文化标准对其进行监督和反馈纠正,他们制造出来错的东西,民间一般照常使用,遂一路错了下去。最后没办法,我自己裁了大小合适的洒金红宣,将原来买的瓷砖上的四个字,重新自右至左写一遍,算是矫正过来,覆盖在瓷砖横额上面,图个意思而已。我尽量按照父亲一生坚持的文化标准做,想象这样一来,不会让父亲在另一个世界里,遭遇别人对他的揶揄,不让他受尴尬。
我回想父亲的一生,他的知音,首先应该是我,我最懂他一生所坚持的是什么,我也能懂他一生所遭遇的坎坷背后的深层原因。我将父亲的生平讲述给数千里外的岭南学人邹兄,邹兄的父亲也在一个多月前去世,丧亲之痛犹炽,惺惺相惜,两下沟通,感觉遭逢斯世,邹兄父亲与我父亲生平境遇有类似之处,于是我请他来写这三副对联。字则是请我父亲生前的好友、书法家姚安民老师写的。
我父亲可以说是旧时代和旧文化塑造培育的一个人,他身上所携带的,是一种旧文化的标准,这种标准数十年里一直受到摧残和羞辱,他却一直在一个无名的小地方顽强而执拗地坚持着。不敢说他就是士绅,但却无疑延续着一种士绅文化。我理解这种文化是旧时代留给后人的一种文化福利,即便是那些摧辱他的力量,也常常不得不从他这里提取一些旧文化的能量。父亲去世后,周围的人们仿佛突然想起了他一生诸多的好处似的,就连他没有遭受任何痛苦遽然而逝,都成了一些人羡慕和赞美的事。有人说,今后这个村没有这个老人了,就好像文化上轻飘了许多似的。其实,我很清
楚,如我父亲和我们村,渺小一如尘芥,其荣其枯,是不必过于计较的。但这一个村的文化的失落、断裂带来的尴尬,给我的思考却是很多很多的。一线天心寄斜阳。随着一代人的凋零,我担心这种福利会被消耗殆尽,如后世不加补益,必然会亏损、透支,如欧阳永叔所叹:欲问其事,而故老尽矣。
2013年12月19日
(许石林,评论家,随笔作家,著有《损品新三国》《尚食志》等。)
......
边缘·人物
执著于底层的意义文/老村
《大昭寺的清晨》的多维精神指向文/西娃
读袁武组画的个体感受
西藏行日记(节选)文/袁武
关于“绘画性”的对话(节选)/何多苓罗敏
边缘·视点
一个人或一个村的尴尬文/许石林
山水画中的“生命停顿”文/陈少卉
编辑·档案
编辑档案二十六则
看图·说话
名人范扬的半个下午文·图/边小宝
边缘·写作
故人往事·田原先生文/周实
书房画室·见周有光记文/朱航满
画人随笔·书简一束(续五)文/韩羽
老村随笔·逻辑的力量文·图/老村
蒋雪峰、侯马诗选
学人·翰墨
李文俊先生文/乔艳红
二先生文/许宏泉
我们·关注
关注……
申晓国的画文/许宏泉
申晓国:墨语观心文/吴向东
大闹天宫文·图/大乐
边缘·影像
宋毅的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