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心理学与社会服务
第一节 心理学的三次“变性”/ 002
第二节 心理学的“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 010
第三节 社会服务对心理学工作者的挑战/ 020
第四节 心理学本土化的未来展望/ 032
第二章 社会心理服务的心态提升探索
第一节 论幸福/ 044
第二节 社会积极心态培育中的积极情绪培育/ 058
第三节 社会积极心态培育中的积极品质训练/ 075
第四节 中国人的集体心理资本/ 088
第五节 中国人的幸福之道——五伦与四端/ 098
第六节 社会心理教育的“大心育”策略探讨/ 109
第三章 本土化社会心理服务模式探索
第一节 运用积极心理学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22
第二节 心理茶馆/ 132
第三节 “254”社区心理服务技术/ 145
第四节 心旅伴心理旅游/ 164
第五节 扶贫干部的心理资本建设/ 176
第六节 基层民主会议的合作对话模式/ 188
第七节 积极婚姻辅导模式/ 201
第四章 社会心理服务的人才培养探索
第一节 心理学家使命感× 专业能力= 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效能/ 218
第二节 科学与人文、心理学工作者的两条腿走路/ 233
第三节 心理学工作者的跨界思维/ 250
第四节 心理学志愿者队伍选拔、培训与督导机制/ 258
第五节 社会心理服务队伍的品牌建设/ 269
第五章 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要点
第一节 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三大阶段/ 282
第二节 社会心理服务中的伦理观建设和伦理设置/ 293
第三节 公益活动与幸福感/ 301
第四节 管理、治理与服务的差异/ 313
第五节 健康中国和平安中国/ 325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