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区域治理研究报告.2016:区域政策与区域合作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20311359
  • 作      者:
    杨龙主编
  • 出 版 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7
收藏
作者简介

负责人杨龙为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天津政治学会会长,杨龙及其团队多年来重点研究区域合作与区域公共管理,在《政治学研究》《中国行政管理》《比较经济社会体制》《南开学报》等重要期刊上发表多篇论文,出版若干相关著作,承担和参加过多项国家和省级科研项目。近年来承担的重要项目有: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区域政策创新与区域协调发展”(201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适应区域经济增长的地方政府合作研究”(200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应急项目“京津冀一体化协调发展的政策研究”(2014)的子课题、国家发改委地区司招标项目“区域间的利益协调机制创新研究”(2014)、天津市教委重大项目“京津冀协同发展推进机制研究”(2014)等。承担的天津市政府重点咨询课题“关于滨海新区体制改革后管理体制创新研究”(2012)获得市领导重要批示;天津市政府决策咨询重点课题“天津城市管理模式创新研究”“用好首都优势,促进天津发展”的两个研究报告分别于2011年、2012年得到天津市领导的批示。

展开
内容介绍
  

本书第一部分对中国区域政策进行了总体性研究,分析了区域政策的结构、功能,及其在中国政策体系中的地位,回顾了区域政策在中国的演变,总结了国内有关区域政策的研究,其特点是首次使用政策学的研究视角。第二部分研究中国的区域协调机制,提出了区域协调发展和区域合作效果的评价指标,其特点是首次研究了区域间的协调问题,提出关于区域合作效果的评价指标。第三部分从中国省级区域合作、省内区域合作和省交界地区的跨界合作三种主要区域合作中分别选取京津冀协同发展、珠三角洲区域合作、黄河金三角区域合作,进行案例研究,其特点是侧重政治学和行政管理学方面的分析。

展开
目录

目录

第一章中国区域政策概述


一 中国的区域政策及其功能

(一)区域政策在中国政策体系中的地位

(二)中国区域政策的结构

(三)中国区域政策的功能


二 中国区域政策的构成

(一)全局性区域政策

(二)具体区域政策


三 中国区域政策的效果

(一)中央区域政策对宏观经济运行的影响

(二)中央政府区域政策对重点支持地区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三)中央政府区域政策对非支持地区经济发展的限制作用

(四)地方政府区域政策的影响与作用


四区域政策在中国政策过程中的作用

(一)区域政策成为中央与地方互动的平台

(二)试验区的设立体现中央的政策意图

(三)地方因素已经进入国家的区域政策

(四)央地互动提高区域政策的针对性

(五)中央引导地方间的竞争与合作

(六)中央与地方在区域政策过程中的博弈


第二章中国区域政策研究综述

一关于区域政策整体的研究


二关于主体功能区规划及其推进的研究


三关于对口支援政策的研究


四关于经济功能区的研究


五关于区域协调机制的研究


六关于区域扶贫政策的研究


七生态功能区政策


第三章中国区域政策的演变


一中国区域政策及其理论基础演变的总体特点

(一)中国区域政策发展的几个重要阶段

(二)中国区域政策理论基础的演变


二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提出与发展

(一)东部率先发展及其政策演变

(二)西部大开发及其政策演变

(三)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及其政策演变

(四)中部崛起战略及其政策演变


三 中国区域政策的细化

(一)中国形成城市群主导的区域发展新格局

(二)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和区域规划被赋予不同功能定位


四 提出主体功能区规划

(一)主体功能区的概念

(二)主体功能区的提出和发展

(三)主体功能区规划对地方开发行为的影响

(四)主体功能区规划与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区别


五 中国区域政策演变的特点

(一)区域问题一直是中国最重要的政策问题之一

(二)中国区域政策处于持续创新演进之中

(三)中国的区域政策逐步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

(四)中国区域政策体系初步形成

(五)中国的区域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四章 中共十八大以来区域政策发展的新趋势

 

一 区域合作力度空前的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


二 横贯全国的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


三 国际战略与国内区域政策相结合的“一带一路冶建设

 

四 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


五 区域政策新发展的总体特点


第五章 中国区域协调机制研究


一 区域协调机制的概念及理论

(一)区域间利益冲突

(二)区域间利益协调

(三)区域间利益协调相关理论


二 我国区域间利益协调机制构建及运作现状

(一)我国区域间利益协调机制的类型

(二)区域利益协调机制运作中存在的问题


三 区域间利益协调的国际经验

(一)欧盟的区域协调经验

(二)美国的区域协调经验


四 区域间利益协调机制的制度创新

(一)促进区域间利益协调机制的立法保障

(二)推动区域政策的精细化

(三)设置区域间利益的协调机构

(四)制定区域协调发展的激励制度

(五)适当调整行政区划

(六)发挥社会力量的协调功能


第六章 中国区域政策效果的评价指标


一 城市群产业协调发展的指标体系

(一)城市群产业协调发展的含义

(二)基于区域经济学的城市群产业协调发展评价

(三)对城市群产业协同发展的多指数评价

(四)多指数评价指标体系的适用性


二 区域合作效果的状态评价指标


 (一)评价区域合作效果的主要指标

(二)区域合作效果的状态评价指标体系

第七章 京津冀协同发展

一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背景

二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基础

(一)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产业基础

(二)京津冀生态环境现状

三 京津冀协同发展面临的问题

四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思路

(一)京津冀地区的城市等级区分

(二)京津冀大都市区治理的特殊性

五 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策略

(一)三地调整各自的区域定位

(二)适合京津冀城市间协同发展的管理体制

(三)适合京津冀城市间协同发展的机制

第八章 珠江三角洲区域合作

一 珠三角区域合作的发展历程

(一)

萌芽阶段(—)


(二)

发展阶段(—)


(三)

融合阶段(—)


二 珠三角区域合作的特点

(一)较为丰富的区域合作协议体系

(二)较为完备的合作组织机构

(三)较为丰富的区域合作协调机制

(四)较为有效的区域合作保障体系

三 珠三角区域合作的成效

(一)形成了三大都市圈

(二)区域竞争力不断增强

(三)区域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

(四)珠三角地区成为最“经济冶的区域

(五)区域一体化进展快


四 珠三角区域合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行政区行政的传统思维与区域合作战略之间的冲突

(二)推进区域合作的体制机制还未健全

(三)珠三角九市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增加了合作的难度  

(四)跨行政区合作与行政区经济之间的冲突

五 促进珠三角区域一体化进程

(一)改进区域合作制度环境

(二)改进区域合作体制

(三)完善区域合作机制

第九 章黄河金三角区域合作

一 黄河金三角区域合作的独特价值

二 黄河金三角区域合作居于国内领先地位

(一)黄河金三角区域合作已经达到高级阶段

(二)黄河金三角区域合作机制的独特安排

三 黄河金三角区域合作推进的策略得当

四 黄河金三角区域合作机制进一步创新

(一)区域协调机制的创新之处

(二)首次提出区域内的“次区域冶合作

五 黄河金三角区域合作的其他创新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