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博士来回答:我们身边*有趣的为什么》
如今,科学已如空气。就像动物在暗室中本能地寻觅阳光和空气一样,我们大多数人在近乎本能地觅求科学知识,学习科学思维和方法。似乎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安心地理解宇宙万物和自己。掌握了科学,就掌握了力量,可以控制当下、预测和把握未来。
本书《科学博士来回答:我们身边*有趣的为什么》,之所以被誉为科普读物中闪亮的那颗“金星”,在于它有三大特色:
第1,一反一般科普书的枯燥无味,它以诙谐幽默的方式讲述妙趣横生的科学故事,充分尊重孩子的认知发展规律和有趣、好玩的“口味”偏好。
第2,它从身边39个有趣的问题开始,足够挑起孩子的阅读兴趣。孩子在学校学习的知识,常常距离真实世界很远,以至于孩子常有“我为什么要学这个”的困惑。然而,如果引导孩子从了解身边的真实世界开始,在思考真实问题的解决方法的时候遇到科学,孩子自然而然地就迈入了科学之门。而这个抛砖引玉的“砖”,便是“我们身边非常有趣的为什么”。
第3,它并非词条式的知识类科普书,而是着墨于某领域问题的来龙去脉,让孩子有机会窥探解决问题的过程,欣赏并体会科学博士们处理问题的智慧、逻辑严密的思维和锲而不舍的探索精神。这种叙述方式,对于培养孩子理解复杂问题的能力,培育跨学科思维的广度和深度,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的探索精神大有裨益。而这正是未来社会中孩子需要的思维和精神。
在宇宙、自然和未来面前,我们所有人都是“孩子”。本书把对身边问题的思考引向了更广阔的未来,推荐给9岁以上所有的“孩子”。
这本书不仅专业、有料,还相当的幽默、有趣,请带上纸巾,有的地方你可能会笑出眼泪哦。
1 译者序 比答案更重要的是过程
第一章 人 体
3 瞳孔吐露了我们哪般心思?
7 洋葱何以让人泪眼迷离?
9 我们体内是否都有尼安德特人的基因?
17 芦笋何以令小便气味古怪?
21 为何有时话到嘴边却忘了词儿?
27 手指甲比脚趾甲长得快吗?为什么?
33 为什么有些人会晕血?
39 为什么人在压力下会失手?
43 听闻屁声响,缘何恶臭袭?
47 为何哈欠会传染?
52 历史迷雾 牛顿真的被苹果砸了一下而发现万有引力的吗?
第二章 动物王国
59 猫自何方来?
63 狗自何方来?
69 猫是真心爱我们,还是在委曲求全?
73 狗真是人类最好的朋友吗?
77 缘何惹蚊叮,怎能驱避之?
81 为何有些人不胜蚊扰,有些人却默默无“蚊”?
85 蜥蜴为什么做俯卧撑?
89 为何蜥蜴能断尾求生?
93 为什么有些动物扔便便?
99 大雁何以“人”字飞行?
104 历史迷雾 为何霸王龙的胳膊如此短?
第三章 超自然现象
113 何为幻觉记忆?
121 梦幻世界有颜色吗?
125 我们当真能感觉到别人在盯着自己吗?
129 潜意识广告管用吗?
135 真有大脚野人吗?
140 历史迷雾 阿基米德果真点燃了罗马战舰吗?
第四章 自然世界
149 人能回声定位吗?
155 为什么岁数越大感觉时间过得越快?
159 为什么篝火烟雾追着人跑?
163 我们的世界果真“很小”吗?
167 水流出浴缸时,是沿着两个方向吗?
171 为何树叶在秋天会变颜色?
175 什么是音障?如何突破它?
181 一张纸可折叠多少次?
187 香槟酒气泡与啤酒气泡有什么不同?
193 为什么地平线旁的月亮看起来更大?
196 历史迷雾 伽利略果真从比萨斜塔上扔过铁球?
203 致 谢
——世界科幻协会“雨果奖”获得者 郝景芳
作者在一个个稀奇古怪的问题之下,用充满画面感的描述再现一个个实验现场。此类写法虽不比词条式的一问一答那般斩钉截铁,解“知道”之渴,却讲明了问题的原委与争论的焦点,对于培养读者理解复杂问题的能力大有裨益。更重要的是,读者可从这个过程中体会到用科学方式进行探索的游戏般的乐趣。
——本书和《孩子提问题 大师来回答》译者 杜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