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确定义内向者和外向者
内向者从内在汲取能量,而外向者则从外部世界获得能量。尽管不少人会认为自己介于两者中间,但确实还是会有一定的倾向性。
人们还可能会在特定情形下表现得更加外向或内向。比如,作为一个外向者,您可能在大型节日派对上轻松自如地与陌生人打成一片,但面对财务团队时却沉默不语,因为这些人会令您感到缺乏自信。或者您是一个内向者,您可以很好地驾驭有准备的发言,但在与同事共进午餐时却不知道该说点什么。
对于自己属于内向者还是外向者这个犀利的问题,我们可以这样考虑:在与人相处之后,您是否需要时间用于自我调整恢复?如果您响亮而肯定地回答“是!”,那么您很可能属于内向者。但如果答案只是一般的肯定,那么您可能更倾向于外向者。尽管这种划分方式算不上特别科学,但却非常实用。
贝斯·比洛是一位内向型企业家领域的专家,著有《内向型企业家》2一书。在赞扬一对性格相反却能在商业上相得益彰的搭档时,贝斯说,“你们一起为两人能在一起而努力。”3这句经典的话准确描述出了本书中您将读到的许多搭档的状态。他们通过不同的方式寻求能够共同取得成就。您也将读到内向型和外向型搭档合作之路上的磕磕绊绊,并学习怎样才能避免冲突。下面就来介绍由于内向者和外向者性格差异导致的一些问题,看看您在工作或生活中是否发生过类似的情况?
线路不同 差之千里
有些人之所以让我们感到抓狂往往是因为他们看世界的角度与我们大相径庭。这些不同的视角或特征往往在最初吸引着我们,但渐渐地就变得令人无法忍受。在和我的丈夫比尔约会的时候,我喜欢他深沉从容的风度。但一年后,他那较长的沉默和停顿时常令我感到恼火。“我向他提问时他为什么不做出回应呢?”我想不通。实际上,比尔没有变,他的反应速度跟往常一样,只是婚姻蜜月期结束,我的心理接纳度不如从前。四十多年过去了,他还是以这种方式表达自己。幸运的是,通过学习我明白了内向者和外向者的不同偏好,帮助我重新解读他的停顿和沉默,并且接受他需要斟酌好再开口的习惯。
除了说话节奏不同,以下这些本质的不同也会导致内向者和外向者之间的矛盾。
线路不同的挑战1:独处还是共处?
内向者需要享受独处的时光。他们更中意安静、私密的空间,在操作项目时喜欢逐一进行,以一对一或是小范围小组的方式。外向者总是很难理解,总试图去打破内向者的安静独处。我的丈夫比尔令人啼笑皆非地在他的门上挂了一个大大的“请勿打扰”的牌子,像极了十五岁的青春期男孩会做出举动。外向者需要此类明确的信号才能明白当内向者说需要点自己的时间时不是闹着玩的。
作家乔纳森·劳奇解释说,“外向者...... 总是随时欢迎他人的陪伴,也认为别人会随时欢迎自己的加入…… 尽管我经常向外向者解释这个问题,我从没有感觉到他们真正理解了。他们听了几分钟,就又继续大声说笑。”4
外向者要出去与他人共处才会感到生龙活虎,他们喜欢结识新朋友,喜欢把日程塞满,每天的活动越多越好。外向者史蒂夫·柯恩是一名学习主管,他喜欢在路上和同事们一起吃东西,并且“听周围十六个人的对话同时进行”。一天,团队里一个内向的成员在下课时对他说:我上完课感到筋疲力尽了,需要给自己充充电。然后她就径自回到自己的房间,就这样安静地度过了整晚。柯恩起初感到生气,但转念想想便改变了看法。他解释说,“我是教这个的(沟通技巧),所以我可以理解她。”
如果搭档们没有认识到这种不同,就可能会造成误解,对不参加晚上的社交活动的团队成员产生排斥。独处还是与人共处的问题还会使客户关系面临挑战。内向者置身于与陌生人搭建人脉的社交场合时会感到手足无措。外向者试图与客户拉近关系时,对方却表现得沉默寡言或者只想谈正事,这也会令外向者感到沮丧。
……
前言
引言
第一部分 基础要素
1. 谁在上演不可思议的对手戏?
什么是对立的天才?他们为何能产生独特的化学反应?
2. 如何将油与水混合起来——“对立的天才”制胜法和小测试
请先完成对立天才的测试题以便对自己和合作关系进行评估。
第二部分 五步制胜
3. 接纳不同
请接受你的搭档是个令人心塞的讨厌鬼,请接受你也是个令人心塞的讨厌鬼。
4. 点燃分歧
把对方最好的想法逼出来,将两个大脑的想法合二为一。
5. 角色分配
了解彼此该扮演的角色并进行角色分配,这样双方才能投入表演、全情释放。
6. 消除厌恶
当搭档双方彼此尊重,像朋友一样相处,才能自由开放地交谈,并享受乐趣。
7. 一方难全
要实现真正的多样性就需要合作,为对方提供最大范围的选择。
第三部分 关注结果
8. 时刻注结果
抛开差异,转而关注共同目标,你们才有极大的机会去创造非凡成就。
致谢
注释
——赛斯·高汀(Seth Godin),营销大师、前雅虎营销副总裁
康维勒在本书中将告诉内、外向工作者可以如何高效工作、和谐相处,这是意义非凡的。无论你在哪个领域不断奋斗,本书都会让你受益匪浅。
——丹尼尔·平克(Daniel H. Pink),畅销书《驱动力》作者
这本颇具开创性的书将帮助组织真正致力于多元化理解和利用差异的力量。
——苏珊娜·理查兹(Suzanne Richards),房地美副总裁
康维勒指出,当性格相反的搭档不再只关注各自的不同之处,而是求同存异,朝着共同目标推进时,合作才会取得巨大成功。为此她提出一个五步流程。她的建议对内、外向工作者如何对彼此耐心并互相学习有巨大作用。总之,这本书将教会你如何理解并欣赏差异。
——《图书馆杂志》(Library Journ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