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繁花》表现的主题是宏观大历史下小人物随波逐流的命运无常的无奈,如张爱玲、王安忆等海派作家那样,在作品中呈现的,是无论沧海桑田、风云变幻,却永远都不会改变的恒定的、琐碎的、精细的、世俗的市民传统,并在这种琐碎和精细中展现Z真实的生活本相。《繁花》用自己腔调和言说印记来发现并肯定日常经验和平凡物事“诗意”和“史意”,文中对于写上海日常生活的描写存在着内在的连续与变化,而这个过程实际上也表现了作者金宇澄对上海精神及对上海生活的理解的变化过程。上海精神的真正内涵应该是一个丰富的、充满着内部紧张的、动态的过程。正是在这个动态的、不同阶层共同参与的、互动的过程中才构成了历史中真实的上海。 [6]
《繁花》更贵之处是对上海普通民众和饮食男女的重新建构,通过对三个年代的市民群像刻画,还原上海市民的整体面貌,并从历史与现实两个层面进行了精神批判,通过物质性的触底的书写,还原上海城市生活“城市与人”的本相。《繁花》越过钢筋水泥,越过肤浅的描摹与媚俗,以日常叙事的传统,以扎根于城市之中的方式,以城市书写的夹层直以来被遗忘被忽视的普通市民阶层群体为对象归还世俗生活原有的空间,归真于日常,成就了一部特点鲜明,和当下的小说完全不一样的关于城市文学的长篇。 [6]
《繁花》书写了三代人物,各个人物的身份、家庭背景、主要活动空间、性格脾性都各有不同,作者在碎片化的描摹中展现了一幅完整的上海人生活图景,深刻详实地映射着其背后的时代变迁。在各种政治之风中,农民们面对的是Z直接的饥饿与身体之痛,而城市里的普通市民,更多的在承受精神煎熬——作为无产阶级工人队伍Z强大、资产阶级也同样数量Z多的城市,作为曾经风华绝代的上海,在一系列变故之中,更显得风雨飘摇。《繁花》是一部上海市民心灵史,也是上海的成长史,且是一部痛史。
引子
壹章
二章
叁章
四章
伍章
六章
柒章
八章
玖章
十章
拾壹章
十二章
拾叁章
金宇澄的写作缓慢、谦恭,如同一次漫长的等待。他发表于2012年度的长篇小说《繁花》,新旧交错,雅俗同体,以后撤和迂回的方式前进,以沪语的软与韧,抵抗话语潮流中的陈词滥调。经由他的讲述,一衣一饭的琐屑,皆有了情致;市井与俗世的庸常,亦隐含着意义;对日常世界的从容还原,更是曲处能直,密处能疏。他的写作,有着话本式的传统面影,骨子里亦贯通、流淌着先锋文学的精神血脉。他把传统资源、方言叙事、现代精神汇聚于一炉,为小说如何讲述中国生活创造了新的典范。
——评论家谢有顺
说到上海叙事,自白话小说盛行以来,一直到金宇澄的《繁花》横空出世,大约有4位作家是绝对绕不过去的。按照时间顺序排列,他们分别是韩邦庆、张爱玲、王安忆、金宇澄。
——评论家王春林
Z好的上海小说之一和Z好的城市小说之一。
——中国小说学会会长雷达
我过去讲《红楼梦》,说《红楼梦》的了不得之处,在于它能够无限地实,但又能够无限地虚,到了这样的境界,是《红楼梦》的Z高成就。在现代以后的中国小说中,得到《红楼梦》真正精髓的其实不是很多,应该说金宇澄是做到了。
——评论家李敬泽
《繁花》是2012年中国文学天空划过的一道闪电。它建立了一座与南方有关、与城市有关的人情世态的博物馆。它考验着我们对文学的认知度和忠诚度。
——《收获》杂志副主编程永新
我看《繁花》是陷进去了,我会从中间任何地方进去读,我可以倒过来读,我可以把一段看三遍。我知道我碰到了一件非常惊人的作品。
——评论家吴亮
《繁花》中人物的情爱、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无法提供意义感了,生活就像河水一样,缓慢地漫过了这一切,这是现代人的一种处境。
——评论家黄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