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我和于是之这一生(于是之夫人李曼宜首度亲撰回忆录,完整讲述风雨同舟相扶相携60余载)
0.00     定价 ¥ 5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JD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4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21206593
  • 作      者:
    李曼宜
  • 出 版 社 :
    作家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9-09-01
收藏
编辑推荐

l 于是之代表作

《龙须沟》程疯子 1951
《骆驼祥子》老马 1957
《茶馆》王利发 1958 
《青春之歌》余永泽 1959
《丹心谱》丁文中1978
《洋麻将》魏勒 1985
《太平湖》老舍 1988

 

★于是之夫人李曼宜首度亲撰回忆录

完整讲述风雨同舟相扶相携60余载

★一个学者型演员一生的荣耀与孤独、坚守与挣扎、奋斗与遗憾

★于是之之所以成为于是之,天赋之外,他还做了哪些努力?

★恋爱中的于是之

★演员身份之外,于是之是一个怎样的父亲?

★1951年在李伯钊指导下首次在舞台上出演毛主席

★“di一副院长”八年,有着怎样的心路历程?

★系统梳理于是之和舅舅石挥的家庭及艺术渊源

★1992年舞台谢幕之后,于是之与病魔之间进行了怎样艰难的抗争?

 

★完整收录《赤壁大战》演员日记(谢晋导演邀请,后因故未拍摄)

★儿子于永、孙子于昊明首度撰写回忆文章

★*全于是之年表,系统梳理于是之艺术人生

★布面精装烫印,随书附赠一套十张于是之纪念票(书法作品+经典剧照)

 

◎名人推荐

★老舍(著名作家)——努力如是之者,成功其庶几乎?

 

★曹禺(著名剧作家)——于是之很谦虚地说他是我的学生,实际上他有很多地方应该是我的老师,尤其是他的艺术和道德品质。我非常喜欢他。

 

★谢晋(著名电影导演)——演员表演像于是之这样的,不但首席,而且就是一尊偶像。

 

★黄宗江(著名剧作家)——于是之是一大功臣、一大英雄、一大天才、一大演员。

 

★苏叔阳(著名剧作家)——不论从立功、立德、立言,他都是一个完美的艺术家。做人、做戏能到如此地步,也是我们话剧事业的一个幸福,因为我们可以从他身上总结出很多东西来继承,来发扬。

 

★舒乙(老舍之子)——我的一家人,我的父亲,我的母亲,我的姐妹,我自己和我妻子,都和于是之很熟,交情很深,我们知道他是中国*好的话剧演员,也知道他是个大好人。我们都爱他,信任他,以他为荣。

 

★苏民(著名表演艺术家)——是之幼年家境清寒,苦学成才,我辈少年同时演戏,独是之能脱颖早慧,自非偶然。

 

★田本相(著名戏剧评论家)——我一直都认为,于是之是一个真正的君子,他让每一个接触过他的人都不禁产生景仰之情。这绝不仅仅因为他的巨大的声名,而是出于对他高尚人格的尊敬。

 

★朱琳(著名表演艺术家)——他是个学者型的人,修养很高。很难得有这样一个演员。

 

★林兆华(著名话剧导演)——于是之是我的恩人。没有于是之就没有我的今天。

 

★童道明(著名戏剧评论家)——于是之是一个对人的为人极其看重的人,是个对虚假与庸俗嫉恶如仇的人。在如此真挚的于是之面前,你不敢装模作样和虚情假意。

 

★濮存昕(北京人艺演员) ——他是我们心目中的一个标准,我们期待他对我们的赞许和批评。

 

★宋丹丹(北京人艺演员)——于是之是影响了我一生的人:艺术上的品位,以及做人的简单——做一个比较纯粹的演员。

 

★何冰(北京人艺演员) ——于是之真正伟大在台上——从不跪舔观众,从不迎合讨好,他的自信已经达到了那么一个dian峰状态。

 

★陈丹青(著名画家、作家)——在台上,他谁也不是,就是他于是之。


展开
作者简介

于是之

著名表演艺术家,中国话剧代表人物。话剧代表作有《龙须沟》(1951)、《骆驼祥子》(1957)、《茶馆》(1958)、《丹心谱》(1978)、《洋麻将》(1985)等,电影代表作有《青春之歌》(1959)、《秋瑾》(1984)等。曾任北京人民艺术剧院di一副院长、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市戏剧家协会主席等职。《幼学纪事》曾入选语文教材;著有《于是之论表演艺术》《演员于是之》等。

 

李曼宜

1925年生于北京,1948年毕业于北平师范大学音乐系,后入华北人民文工团,在此与于是之相识相爱,并于1950年结婚。1983年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后,开始系统地搜集、整理于是之相关材料,编有《于是之家书》。


展开
内容介绍

于是之凭借表演天赋和超出常人的努力,从社会底层中奋斗出来,并保持了终生的学习和谦逊。他一生视表演艺术为生命,创造了多个经典的艺术形象,受到了观众的喜爱。

94岁的夫人李曼宜记录下了风波迭起、世事沧桑中的相依相傍。本书起笔自1949年的相识相知相爱,有爱情和家庭生活的甜蜜忧伤,更有于是之此后60余年里在话剧表演事业和个人命运上的艰难跋涉,道出了风光无限的演员生活背后那不为人知的酸甜苦辣。

这本回忆录质朴平实,细腻动人,从中可看到这对伉俪贯穿一生的深爱和信任。不论是研究于是之本人,还是中国当代话剧,这本书都有着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印象:灰布制服中的紫红毛衣

 

 

1949年的春天,北平刚刚解放不久,虽说还是春寒犹厉时节,可在空气中已经令人感到一种暖融融的气氛了。我们北师大的一些同学在看了一个从解放区来的文工团演出的歌剧《赤叶河》之后,都感到非常振奋。从他们演出的内容、形式和音乐等方面来看都是我们过去没有接触过的,因此很受鼓舞。后来又听说音乐家贺绿汀先生是这个团的领导之一,我们对这个团就更有一种羡慕之情。一天,有位同学得到一个信息,说这个文工团正在招收新团员,于是我们十来个同学当时就决定去报考。测试非常简单,我们都被录取了。记得当时我被告知,3月24日报到,自带行李,要在文工团里住,到时会有车来接。

这个文工团是刚刚从解放区进入北平城的,全名叫“华北人民文工团”,隶属于中共中央华北局。去报考的那天,我看文工团里的同志,不论男女老少,都穿一身灰粗布的制服,显得很精神。而我们当时在学校多穿旗袍,很少穿长裤(只有上体育课时才穿)。为了别太特殊,我用家里仅有的一块黑咔叽布做了一套制服,准备在报到那天穿。一切准备就绪,报到的日子也到了。

那天,我在家焦急地等待着接我的车,有些坐立不安,听到有人告诉说:“车来接你了!”我赶紧跑到大门外一看,愣住了。完全没有想到,接我的“车”竟是一辆小毛驴拉的胶轮大车(这是当时文工团里唯一的交通工具),赶车的小伙子也是从解放区来的“红小鬼”。他非常客气,帮我把行李放到车上,而我这个城里人第一次爬上了毛驴车。“坐稳了!”小伙子手中的鞭子一甩,轻轻地吆喝一声,我们的车便启动了。小毛驴一路小跑,“踢踏踢踏……”那均匀的节奏敲击着北平城的柏油马路。我靠在行李上,心情特别激动。我想,要记住,我是这样走进革命队伍里来的。

我们报到的人先到了那时的团部,地点是在西堂子胡同1号——一座很讲究的小洋楼,后边还有花园。听说那里原来是国民党将领宋哲元的公馆。文工团负责接待我们的同志根据我们几个人的情况——有学声乐的,有在学校业余剧团的——将我们都分到戏剧部了。那时,我听说文工团还有音乐部和一个管弦乐团。

戏剧部又在另一个地点。当时文工团之所以住得那么分散,是因为刚进城,一时找不到合适的大房子,只好临时找些空房住下。戏剧部在东华门大街19号,那里原来是一座大饭庄,坐北朝南,门口是高台阶,进门是个四合院,有一排北房、东西厢房和南房,房间都很宽敞,屋外四周还有很宽的走廊,中间有个不小的天井(后来这里搭了凉棚,我们集会、排练都在这里)。东边还有一个跨院,这些房间都被打了隔断,也许就是原来的“雅座”,这样就可以住下不少人了。我们刚到这里的时候,先住进来的同志都很热情地和我们打招呼。过了一会儿,只见一个穿着紫红毛衣的小伙子,跑来帮我们提行李,安排住处。那时由于床还没买齐,男同志一律打地铺,住在大北屋;我们几个女同志分别住在东西厢房,屋里是有床的,算是优待了。当时,我心里很纳闷,这个穿紫红毛衣的人是做什么工作的呢?看他那身打扮,显然不是刚进城的“老”同志(这个“老”,只是区别于我们新来的同志,那些“老”同志其实也很年轻),可他又俨然以团里的主人身份在接待我。把我们都安排停当以后,这个小伙子才做了自我介绍。他说他叫于是之:“干钩于,是不是的是,之乎者也的之——是生活干事。”我心想,这名字用的字真有些特别。后来大家聊起来,才知道他也是新来团里的同志,只不过比我们早了一个月而已。现在回想,当时对他的第一印象就是在那一色灰布制服当中出现的那身紫红毛衣。据他自己说,那件毛衣是在旧货摊上买的便宜货。那时他是穿着一件棉袍到团里报到的。一到,就急着想和老同志学扭秧歌,打腰鼓,穿着棉袍实在不方便,脱掉它就只有这件毛衣了。他开始也觉得有些“各色”,再一想,“解放了”,穿什么不行啊,于是就大模大样地穿了起来。开始,我以为和是之的第一次见面就是在1949年,后来我们聊起来才知道,原来早在解放前,大约是1944年,我们就见过面,只是印象不深。那是在什么场合呢?这可就说来话长了……

故事要从我家住的那个大院儿说起。这是一个很大很深的院落,里边住着包括房东在内的五六户人家。它并不是一个大杂院,各家都是独门独户,还有自己的小院落。住在这里的人都是知识分子,各家的孩子平时都去上学,只有当暑假到来的时候,大院儿的孩子们才凑到一起商量怎么过假期。我从小学到大学一直住在这里。大院儿里有很多树,松树、柳树、槐树、桃树、海棠树……最吸引我们的是一个用砖砌起来的平台,它可以当成舞台用,台子上边搭着一个高高的藤萝架,藤萝开花时清香扑鼻,夏天这里是乘凉的好地方。我们小孩子就在这个台子上唱歌、跳舞、吹口琴、变魔术,还表演小节目。我们把各家的大人请来当观众,颇受好评。

随着我们一年年长大,只演些小节目已觉得不过瘾了——当时我已经上高中了。这年暑假,院儿里有同学提议排一出话剧,有人干脆提出排《雷雨》,理由是这出戏里角色不多。经过“研究”,我们决定就排《雷雨》,并分派了角色,但发现人手还是不够,缺一个演周萍的人。怎么办?几个男孩子商量了一阵后说,他们可以找一个朋友来参加,这样问题就解决了。好,说干就干。那时我们只能找到三四本剧本,对词的时候,谁有词谁就拿着剧本,大家轮着用。我们既没有导演,也没有剧务,只要有人一招呼,大家就都来了。所谓“对台词”,只不过是照本宣科而已。在“周萍”缺席的情况下对过几次词后,这天担任“周萍”一角的朋友终于来了。那时的孩子,也没想到要把这位朋友给大家做个介绍,只是人一来,马上就开始对词了。我被分配演繁漪,和一个陌生的“周萍”对词特别紧张,头也不敢抬,眼睛紧紧盯着剧本。那时的女孩子还真有些“封建”呢。记得这位“周萍”只来参加过两三次排练,我和他除了对词,并没说过别的话,甚至都没抬头看他一眼。暑假很快就过去了,虽然没见到我们的“成果”,但是认认真真地读了一部曹禺的剧作,还是很有收获的。

后来知道那个“周萍”叫于淼,也就是现在的于是之(他的这个名字是在职业演戏时才改的)。若干年后,我们提起了当年在大院儿排《雷雨》对词的事,是之还记得。他说:“你那时只顾低着头念词,从不抬头看看,凡是繁漪台词里有‘我爱你’或是‘你爱我’的话时,你只念‘我—你’,‘你—我’,把那‘爱’字去掉了。”我说:“繁漪有这样的词儿吗?我怎么不记得?”他说:“有,有,有啊!”说罢,大笑。这大概就是我留给他的“第一印象”了。

 


展开
目录

自 序 /001

 

第一印象:灰布制服中的紫红毛衣 /001

找到了“家” /008

李伯钊指导于是之排演歌剧《硫磺厂》 /014

难忘1949年党的生日 /021

亲历开国大典 /027

初次下厂、下矿演出 /031

值得回忆的苏联话剧《莫斯科性格》 /039

从恋爱到结婚 /050

我们的家 /067

1951年在舞台上第一次出现毛主席形象 /087

于是之早年的学习生涯 /102

关于《幼学纪事》 /111

关于《祭母亲》 /118

公园偶遇钱学森、蒋英夫妇 /124

《茶馆》复排风波 /128

从《像他那样生活》到《丹心谱》 /145

“第一副院长”八年 /171

于是之和他的舅舅们 /186

莫斯科之行 /204

与病魔抗争 /217

 

附录一

为了纪念与感动 王丹 /246

回忆父亲 于永 /253

我印象中的爷爷 于昊明 /257

 

附录二

筹拍《赤壁大战》的演员日记 /261

于是之年表 /281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