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改革成功了吗,成功在哪儿?
从国民经济总量和人均收入来看,40年来中国都在快速发展。1979年人均GDP为400元,GDP是7800亿元,我们当时将改革目标定为到2000年争取国民经济总量翻两番。今天我们的GDP达到了87.2万亿元,人均将近9000美元,今天中国的改革是举世公认的成功,但是成功在哪儿呢?我认为成功的改革离不开两大要素:第一是合理目标的确立,第二是正确的方法和实现路径。
如果只强调市场化这单一目标,俄罗斯比我们更市场化,它们的经济总量和经济水平为什么不如中国呢?俄罗斯现在的GDP连中国的1/5都不到,这是因为俄罗斯改革的方法论出现了严重问题,所以说目标和方法论这两者缺一不可。中国改革成功在哪儿?成功在方法论上。所以,要在改革的成本和改革的收益之间进行权衡,这就是改革的方法论。
中国的改革方法论是什么?就是邓小平的经济思想和经济理论,一个是“摸论”,一个是“猫论”。这两个理论帮助中国从贫穷落后的大国变成今天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猫论”谈的是价值理念,是朴素实际的价值观。党的十九大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所以首要工作是“抓耗子”,就是让中国人富起来、强起来。
明确“抓耗子”这一主要工作之后,由谁来抓,这涉及价值观判断问题。这个没有唯一的标准答案,也许每个人的答案都不同,而且争论也无法找到最好的答案。小平同志主张不争论,所以小平同志说能把经济搞上去,能抓住耗子的就是好猫,用实践去检验理论。
另一个方法论就是“摸论”,即摸着石头过河。邓小平的家乡四川,山区多小河,为过河,人们通常会在水浅流缓的地方摆一方石,平日人们踩着方石过河。河水没过方石,此时人们只得卷起裤管袖管摸着石头过河。理解了这几个字就理解了邓小平的改革思想,知道了邓小平的改革思想也就知道了中国改革成功的奥秘。
我认为邓小平的理论在现实中的应用,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是渐变稳定。
第二是从易到难、由浅入深的改革顺序。
怎么改革?先改运行机制和价格,价格改革中先变革生活资料价格,然后再变革生产资料价格,最后对劳动力市场、资本市场进行改革。至于微观主体的企业,先放权让利,扩大其经营权,如逐渐实行承包租赁,最后允许私有制企业存在。私有制先搞一股独大,搞股权分置,存量不变,增量募集。
俄罗斯在进行经济改革时未能采取稳妥的改革路线,改革措施过于激进,导致政府更迭频繁,经济陷入崩溃边缘。所以,正确的改革顺序非常重要,我们摸着石头过河,保持稳定,避免了风险。所以说中国40年的改革进度慢吗?一点都不慢,尊重国情,批判借鉴国际规范,实际上我们借鉴了国外很多好的经验和做法。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