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只生欢喜,不生愁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68259255
  • 作      者:
    丰子恺著
  • 出 版 社 :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 出版日期:
    2018
收藏
作者简介

    丰子恺(1898—1975),我国现代著名画家、散文家师从弘一法师(李叔同),以中西融合画法创作漫画以及散文而著称。朱自清、巴金、林清玄、郁达夫等对其漫画和散文赞誉有加。

他的漫画幽默可爱,朴实温馨,寥寥数笔,勾勒出浓郁的生活气息;他的散文,在琐屑平凡中流露童心禅趣,至今仍深受人们喜爱。


展开
内容介绍

    丰子恺的漫画和散文充满童真而温润有情。用一颗孩童般的心,看待世间万物;用一颗平常心,淡然地面对人生。以欢喜心过生活,以平常心生情味,活着原本简单。

本书收录了丰子恺的《渐》《大账簿》《忆儿时》《梦痕》等41篇经典散文作品及42幅漫画佳作。一本书阅尽丰子恺艺术精华。


展开
精彩书摘

穷小孩的跷跷板

    有一个人写一封匿名信给我,信壳上左面但写“寄自上海法租界”。信上说:“近来在《自由谈》上,几乎每天能见到你的插画。(中略)前数天偶然看见几个穷小孩在玩。他们的玩法,我意颇能作你的画稿的材料。而且很合你向来的作风。现在特地贡献给你,以备采纳。此祝康健。一个敬佩你的读者上。七,十一。”后面又附注:“小孩的玩法——先把一条长凳放置地上。再拿一条长凳横跨在上面。这样二个小孩坐在上面一张长凳的两端,仿跷跷板的玩法,一高一低的玩着。”

这是一封“无目的”的无头信。推想这发信人是纯为画的感兴所迫而写这封信给我的。在扰扰攘攘的今世,这也可谓一件小小的异闻。

我闭了眼睛一看,觉得这匿名的通信者所发见的,确是我所爱取的画材。便乘兴背摹了一幅。这两个穷小孩凭了他们的小心的智巧,利用了这现成的材料,造成了这具体而微的运动具。在贫民窟的环境中,这可说是一种十分优异的游戏设备了。我想象这两个穷小孩各据板凳的一端而一高一低地交互上下的时候,脸上一定充满了欢笑。因为他们是无知的幼儿,不曾梦见世间各处运动场里专为儿童置办的种种优良的幸福的设备,对于这简陋的游戏已是十分满足了。这种游戏的简陋,和这两个小孩的穷苦,只有我们旁人感到,他们自己是不知道的。

    因此我想到了世间的小孩苦。在这社会里,穷的大人固然苦,穷的小孩更苦!穷的大人苦了,自己能知道其苦,因而能设法免除其苦。穷的小孩苦了,自己还不知道,一味茫茫然地追求生的欢喜,这才是天下之至惨!

   闻到隔壁人家饭香,攀住了自家的冷灶头而哭着向娘要白米饭吃。看见邻家的孩子吃火肉粽子,丢掉了自己手里的硬蚕豆而嚷着“也要!”老子落脱了饭碗头回家,孩子抱住了他带回来的铺盖而喊“爸爸买好东西来了!”老棉絮被头上了当铺,孩子抱住了床里新添的稻柴束当洋囡囡玩。讨饭婆背上的孩子捧着他娘的髻子当皮球玩;向着怒骂的不布施者嘤嘤地笑语。——我们看到了这种苦况而发生同情的时候,最感触目伤心的不是穷的大人的苦,而是穷的小孩的苦;大人的苦自己知道,同情者只要分担其半;小孩的苦则自己不知道,全部要归同情者担负。那攀住自己的冷灶头而向娘要白米饭吃的孩子,以为锅子里总应有饭,完全没有知道他老子种出来的米,还粮纳租早已用完,轮不着自己吃了。那丢掉了硬蚕豆而嚷着也要火肉粽子的孩子,只知道火肉粽子比硬蚕豆好吃;他有得吃,我也要吃;全不知道他娘做女工赚来的钱买米还不够。那抱住了老子的铺盖而喊“爸爸买好东西来了”的孩子,只知道爸爸回家总应该有好东西带来;全不知道社会已把他们全家的根一刀宰断,不久他将变成一张小枯叶了。那抱住了代棉被用的稻草柴当洋囡囡玩的孩子,只觉今晚眠床里变得花样特别新鲜,全不想到这变化的悲哀的原因和苦痛的结果。讨饭婆子背上的孩子也只是任天而动地玩耍嬉笑;全不知道他自己的生命托根在这社会所不容纳的乞丐身上,而正在受人摈斥。看到这种受苦而不知苦的穷的小孩,真是难以为情!这好比看见初离襁褓的孩子牵住了尸床上的母亲的寿衣而喊“要吃甜奶”,我们的同情之泪,为死者所流者少,而为生者所流者多。八指头陀咏小孩诗云:“骂之惟解笑,打亦不生嗔。”目前的穷人,多数好比在无辜地受骂挨打:大人们知道被骂被打的苦痛,还能呻吟,叫喊,挣扎,抵抗;小孩们却全不知道,只解嘻笑,绝不生嗔。这不是世间最凄惨的状态吗?

比较起上述的种种现状来,我们这匿名的通信者所发见的穷小孩的游戏,还算是幸福的。他们虽然没有福气入学校,但幸而不须跟娘去捡煤屑,不须跟爷去捉狗屎[ 

捉狗屎,作者家乡话,意即捡狗屎(作肥料)。——编者注。],还有游戏的余暇。他们虽然不得享用运动场上为小孩们特制的跷跷板,但幸而还有这两只板凳,无条件地供他们当作运动具的材料。

  只恐怕日子过下去,不久他的爷娘要拿两条板凳去换米吃,要带这两个孩子去捡煤屑,捉狗屎了。到那时,我这位匿名的通信者所发见,和我的所画,便成了这两个穷小孩的黄金时代的梦影。

廿三年七月十四日。


展开
目录

每个大人都曾是小孩

忆儿时 / 002

从孩子得到的启示 / 010

华瞻的日记 / 017

儿女 / 024

送考 / 030

梦痕 / 036

新年怀旧 / 043

穷小孩的跷跷板 / 051

给我的孩子们 / 055

这世界,是有心人的世界

清晨 / 062

钱江看潮记 / 069

春 / 075

秋 / 080

东京某晚的事 / 085

白鹅 / 089

杨柳 / 096

手指 / 101

西湖春游 / 108

无宠不惊过一生

剪网 / 118

渐 / 122

大账簿 / 127

生机 / 134

梧桐树 / 139

陋巷 / 143

实行的悲哀 / 149

无用便是大用:学会艺术地生活

我与弘一法师 / 156

艺术三昧 / 162

我的漫画 / 166

绘画之用 / 173

写生世界 / 177

自然 / 185

山中避雨 / 191

美与同情 / 195

人间情味

家 / 202

闲居 / 210

阿咪 / 215

随感十三则 / 220

蜜蜂 / 230

肉腿 / 234

过年 / 240

湖畔夜饮 / 250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