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不完美的世界:熊秉元经济学十五讲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6090384
  • 作      者:
    熊秉元著
  • 出 版 社 :
    东方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8
收藏
编辑推荐

经济学“巨侠”熊秉元擅长以平实的语言讲述生活中的微末小事,从中提炼出精妙的经济学道理;不着蛮力,却是以小见大,微言大义。本书也延续了他一贯的风格。作为一本经济学入门书籍,它非常适合那些对经济学感兴趣却又害怕公式、图表、数学的读者朋友。结构上也是从经济学最基本的理性人假设、成本的概念谈起,到价格、市场机制,再到公共选择,最后到经济学与政治、法律的融合,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可以说,《不完美的世界:熊秉元经济学十五讲》是展现经济学魅力、普及经济学思维方式的一部佳作。

展开
作者简介

熊秉元,台湾地区家喻户晓的经济学家,曾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发表论文推翻著名的“科斯定理”。在华人经济学界,与张五常、黄有光、林行止并称为“四侠”,现为浙江大学法律与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浙江省“千人计划”特聘教授,并担任多所国内外高校兼职教授。

著名法律经济学家。台湾大学经济系毕业,美国布朗大学取得硕博士学位后,返回母校,在台湾大学经济系暨研究所任教二十余年,主要研究领域为法律经济学和经济学方法论。目前为浙江大学法律与经济研究中心主任。近年来在两岸推展“法律经济学”,渐有成果。两岸及港澳主要大学的法学院里,担任讲座教授的经济学者。

熊秉元还是一位颇具影响力的散文家。1993年,推出经济学散文集《寻找心中那把尺》,即获选为“金鼎奖”推荐著作。目前,熊秉元已有两篇文章被选为台湾高职国文课本的课文。其著作《优雅的理性》《解释的工具》《正义的成本》《生活的经济解释》《法的经济解释》


展开
内容介绍

经济学刚萌芽时,关心的主要是市场活动、对外贸易等等的经济问题。最近几十年,经济学者开始用他们所熟悉的分析工具去探讨过去一直属于其他社会科学的问题。人类活动的各个面向本来就彼此牵连,环环相扣。经济学家以他们所发展出的工具来分析其他问题,是希望能和研究这些其他问题的学者有彼此冲击和激荡的机会。彼此截长补短之后,才可能对“人”的问题有更深刻的了解。本书以一些看似与经济学无关的生活现象入手,介绍经济学的基本假设以及常用的概念,再进一步谈论公共选择以及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在其他学科领域的运用,以期展现经济分析的独特魅力。 

展开
精彩书评

有人说经济学家是把事情弄得很复杂并让大家自觉得很笨的那种人,熊秉元正好相反,笔下常以生活中微不足道的小事为发端,运用带有魔力的笔,把充满了数字与符号的经济学理论解释得清楚可亲,让人在享受阅读的趣味时不知不觉地进入了经济学的奇妙世界。

——《中国经济时报》

 

熊秉元选择了平实的角度,将生活中的大小事,以经济学的视角层层拆解,对准普罗大众的需要。他表示自己拥有“双重身份”,是经济学家,也是教育家,但他的教育功能并不应该只发挥在学生身上,更希望发挥在社会大众身上。在写作上,他希望尽量将自己隐藏,把情感抽离,客观地分析及观察身处的社会,他说:“重要的不是我,而是展现出来的世界观。”

——香港《明报》


展开
精彩书摘

自序:与我同行

数年前,《时报周刊》的一位编辑请我写关于财税问题的时事评论。写了一两篇之后,我觉得时论有点像过眼云烟,不容易有保存价值。既然要花时间,为什么不写些趣味和层次比较高,从观念上探讨问题的文章?主意既定之后,就陆陆续续地写。一方面把这些知性短文登在报章杂志的副刊,另一方面上课当讲义发,作为讨论辩难的材料。登在报刊的文章回响不大,但是作为论对的材料却激起了很多涟漪。大学生、研究生、学校推广教育的学员都一再地告诉我,这些短文对他们的思想造成很大的冲击,促使他们重新思索过去习以为常、视为当然的想法。慢

慢地,他们觉察到自己在思考判断上的转变,自己一个人独处时也会感受到在脑海里琢磨问题的乐趣。

 

这种当初所没有预料到的转折,也对我产生了一些刺激,我曾不止一次地自问:自己的功能到底是什么?经过反反复复的斟酌之后,我现在的想法是:作为一个社会科学的研究者,我既是一个“信差”,也是一个“创作者”。站在“信差”的立场,我试着把经济学的内涵认真深入、精确平实地传递给我的学生、听众、读者。站在“创作者”的立场,我希望能为经济学这个人文科学添增一点自己的心得和体会。而且,希望我的涓滴之功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而被保留下来,成为文化资产的一部分。

 

就经济学而言,经济学成为一门学科已经有两百多年。在这两百多年里,有许许多多出类拔萃的学者投入了他们的聪明才智,也累积出非常可观的智慧结晶。而且,以经济学的分析工具探讨其他社会科学的领域,像法律、政治、社会,都已经有相当璀璨的成果。事实上,我的体会是,经济学(者)可以放弃“经济学”这个名词,而以最重要的几个分析概念建立一个体系完

整,涵盖政治、经济、社会、法律的“社会科学”。

 

这本书里的这些短文,可以说就是由“经济学”过渡到“社会科学”的尝试。希望由这些短文里,读者能慢慢琢磨出一种一以贯之的“看事情的方法”。也希望读者在细细品味、反复咀嚼的过程里,能感受和分享我所曾经历过的智识上的惊奇和喜悦!


展开
目录

自序

第一章     经济学者眼中的世间百态

第二章     入境问俗

第三章     理性与自利

第四章     伦理道德与“交换”

第五章     “成本”的观念

第六章     价格和价值的曲折

第七章     神奇的“市场”

第八章     市场并非万能钥匙

第九章     不完美的世界

第十章     如何决定众人之事

第十一章   政府该管多少的事

第十二章   无所不在的科斯

第十三章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政治

第十四章   法律与经济碰撞出的火花

第十五章   经济学到底是什么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