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亚历山大·克鲁格×格哈德·里希特——作为电影导演,克鲁格是“新德国电影运动”的重要成员,曾先后获得威尼斯电影节银狮奖和金狮奖,作为作家,克鲁格获得过德国几乎所有重要的文学奖项,包括德国文学*高奖毕希纳奖,作为电视制作人,他获得了德国*重要的电视奖项之一的格里梅奖;里希特则是美术史上的传奇人物,被称为当今尚健在的倍受敬重的艺术家,他的作品数次创下在世画家作品的*高拍卖纪录。本书可视为两位大师联手创作的一件难得的艺术作品,探讨时间与历史、图像与故事的深层联系。
★ 陈丹青、梁文道、汪晖、赵汀阳、朱朱一致推荐
★ 文学和摄影交织的静默手帖——64张照片,88个故事,来自世界拔尖的文学家和艺术家,无人知晓的静默时刻,终于如此隆重地被记录、展示和阐发。
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导演、德语文学*高奖毕希纳奖获得者亚历山大·克鲁格 × 尚健在的*昂贵的艺术家、美术史传奇格哈德·里希特
关键词:独处、等待、人性、遗忘、死亡之吻、偶然之觉
陈丹青、梁文道、汪晖、赵汀阳、朱朱 推荐阅读
如同毫无诗意之处开出的花朵,每个人都曾经历生命中一闪而过的静默时刻,本书收录的,即是德国艺术家里希特和文学家、导演克鲁格对于这些时刻的记录和讲述,64张照片,88个故事,看似偶然,却又仿佛预示某种命运,微不足道的瞬间,有时重大到让人难以释怀。
* * *
他还很年轻,就已经是挖土机驾驶员了。跨年之夜,他打算把挖土机停在建筑工地的小山丘上,然后站在高耸的驾驶舱里,向住在附近的心上人发出求婚信号。三位拟定担任证婚人的朋友已按安排提前来到。
霍尔格·费林一向行事谨慎,做足准备。以防万一,他打算在计划实施的前一天演练燃放烟花的整个过程。一名急救医生和一辆救护车在旁待命(这在除夕夜是几乎不可能的);紧急情况下,医生和救护车可以迅速到达挖土机所在的小山(这在除夕夜也是不可能的,因为工地前停放的车辆会挡住通道)。如此安排之下,一旦发生危险,霍尔格就能获救。他准备了三个炸药包,两个放在挖土机顶部的驾驶室里,他的脚边。他每天就坐在这里驾驶这台巨型机器。爆竹由铝罐自制而成,内部由他亲手填充了取自工地炸药库的燃料:甜瓜大小的炸药包。他一手拿着炸药包,一手驾驶挖土机。突然,炸药包爆炸了。气压波摧毁了他的肺。一里之外的一个农民目睹了这一幕,以为高耸的驾驶室着火了。他给消防队打了电话。年轻的炸药业余爱好者死在了去医院的路上。第二天,他的心上人和朋友一直等待着挖土机从高空发出事先说好的信号。挖土机沉默不语。这群忠诚的人们四处寻找他们朋友的下落,最终在一个派出所听说了这场事故。
* * *
以生命为代价成就艺术。他是名歌手,呕心沥血,最终被戏剧抛弃。他忘了发声应有所节制,以致屡次破音,只好用技巧加以掩饰。他的声音“嘶哑而粗糙,但具有坚固的、在高音处类似金属的内核”;他演唱歌剧《弄臣》中的《啊,诅咒》选段时,仿佛锥心恸哭,无人能及,一位评论家在《纽约时报》写道。《华盛顿邮报》的评论家证实他演唱时极具自信,但“格调不高”。这话给了男歌手致命一击。
伦纳德·沃伦,1911年生于纽约,本名伦纳德·沃伦诺夫,曾取代传奇人物劳伦斯·蒂贝特1出演了《西蒙·波卡涅拉》中的总督一角。在同时代的男中音艺术殿堂里,他凭此登上了顶峰。他任劳任怨,只为保住他无情占据的地位和“感觉敏锐”、“表达细腻”的评价,但有人却质疑他是否果真具备善感的特性。《华盛顿邮报》的评论家只承认他具有自然力。
1960年3月4日,纽约大都会歌剧院演出威尔第的《命运之力》2。伦纳德·沃伦扮演唐卡罗一角,即不幸的蕾奥诺拉(勒娜特·苔芭尔迪1扮演)的哥哥。唐卡罗和阿尔瓦罗发誓友情永存不变的二重唱之后,演唱者出现了片刻迟疑。伦纳德·沃伦似乎无法张嘴唱出唐卡罗的咏叹调。这位伟大的歌唱家轻声呻吟。他本该喊“或喜悦”,随后插入一段密接和应2,此时却突然呆如木鸡。蕾奥诺拉的小画像从他手中滑落,沃伦随之跌倒在地,“先是胸部着地,然后是脑袋”(《华盛顿邮报》)。这一幕太过真实,观众都惊恐万分。扮演阿尔瓦罗的歌手在侧幕喊“伦尼,伦尼 !”,工作人员跑上了舞台,看到鲜血从他磕破的鼻子里滴落。
(节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