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节课,教你读懂孩子:妙解亲子教育、青春期教育、隔代教育难题》是作者基于近些年在各地开展的青春期教育、亲子教育、隔代教育等各类讲座,以及其亲身经历、感同身受,有针对性撰写而成的日常家庭教育问题妙解和应对策略。按照亲子教育、青春期教育、隔代教育9节课的方式呈现,用真实、生动、贴切的案例故事,真情、朴实、流畅的文字,深刻阐述了“家庭教育”的关键是“读懂孩子”、正确“评价孩子”,这是父母为孩子必修的一门课。这个课程大约10年,需要学习,需要思考,需要探讨,需要纠偏,需要考核,孩子的成长就是考核的成绩,这个过程会很累、很辛苦,甚至很烦,但是请记住:一切源于爱!好父母胜过好老师!
“教育焦虑症”已然成为了一种遍及千家万户的现象级问题。
本书作者在长期与家长们的接触过程中,发现无论幼儿期有没有上过亲子课,有没有接受过正规的早期教育,孩子们一般都在三岁以后开始让父母头疼,上幼儿园老师告状,上小学成绩不理想,家长焦虑,孩子还一肚子委屈。家长们提出的问题往往是:这是什么情况?他为什么会这样?我该怎么办?作者不断地为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们“开药方”,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过程中,发现,在孩子成长的时间段上,我们的教育出现了一片空白地带,即3岁以后到12岁之前。
3岁前的早期教育如火如荼,初为人父人母的年轻爸爸妈妈们,心气儿正高,生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不惜全身心地付出;到孩子12岁左右出现青春期叛逆的征兆时,家长们又开始着急,临时抱佛脚,看书、找专家,企图从中找到一味能够治疗“青春期综合症”的灵丹妙药。作者这十多年来接待了许许多多可以用“焦头烂额”来形容的家长,其《别和青春期的孩子较劲》一书,十几年畅销不衰就是充分的佐证。而奇怪的是,孩子3岁上幼儿园了,5岁上学前班了,6岁上小学了,家长们似乎松了一口气——有老师管啦!可是恰恰就是在这个年龄段,孩子们的问题接踵而至:不听话,乱发脾气,从幼儿园往家拿玩具,不好好吃饭,不合群儿,不专心听讲,写作业磨蹭,成绩不理想…… 介于婴幼儿早期教育与青春期教育这两个时间段之间,家长们似乎缺少一些系统的指导,却都在为了应对“熊孩子”层出不穷的问题而苦恼和焦虑。
尤其是在追溯青春期问题的成因时,青春期现象没有偶然性,进入青春期也不是一瞬间的事:如果我们把青春期的起始年龄定为12岁左右的话,那么,12岁前的家庭教育、家庭氛围、亲子关系,都对孩子进入青春期,或做了有益的铺垫,或埋下了不良的隐患。著名教育专家李玫瑾教授说过:“家庭健全,不等于健全的家庭教育。”
做父母是本能,做家长是职称。父母没有实验期,当你终于明白抚育道理时可能错过了好的教育期。找出孩子问题所在的“症结”和孩子出现偏差的原因,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书中作者独创了“评价孩子的五个标准”,以及具体教育方案,告诉父母用这五个标准重新衡量,你会对孩子有一个全新的认识——以欣赏的眼光看待孩子,春风化雨般对其进行感染,适时引导——你将开心地看到一个健康、自信、快乐、好学的优秀学生。
《9节课,教你读懂孩子:妙解亲子教育、青春期教育、隔代教育难题》是作者基于近些年在各地开展的青春期教育、亲子教育、隔代教育等各类讲座,以及其亲身经历、感同身受,有针对性撰写而成的日常家庭教育问题妙解和应对策略。按照亲子教育、青春期教育、隔代教育9节课的方式呈现,用真实、生动、贴切的案例故事,真情、朴实、流畅的文字,深刻阐述了“家庭教育”的关键是“读懂孩子”、正确“评价孩子”,这是父母为孩子必修的一门课。这个课程大约10年,需要学习,需要思考,需要探讨,需要纠偏,需要考核,孩子的成长就是考核的成绩,这个过程会很累、很辛苦,甚至很烦,但是请记住:一切源于爱!好父母胜过好老师!
“教育焦虑症”已然成为了一种遍及千家万户的现象级问题。
本书作者在长期与家长们的接触过程中,发现无论幼儿期有没有上过亲子课,有没有接受过正规的早期教育,孩子们一般都在三岁以后开始让父母头疼,上幼儿园老师告状,上小学成绩不理想,家长焦虑,孩子还一肚子委屈。家长们提出的问题往往是:这是什么情况?他为什么会这样?我该怎么办?作者不断地为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们“开药方”,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过程中,发现,在孩子成长的时间段上,我们的教育出现了一片空白地带,即3岁以后到12岁之前。
3岁前的早期教育如火如荼,初为人父人母的年轻爸爸妈妈们,心气儿正高,生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不惜全身心地付出;到孩子12岁左右出现青春期叛逆的征兆时,家长们又开始着急,临时抱佛脚,看书、找专家,企图从中找到一味能够治疗“青春期综合症”的灵丹妙药。作者这十多年来接待了许许多多可以用“焦头烂额”来形容的家长,其《别和青春期的孩子较劲》一书,十几年畅销不衰就是充分的佐证。而奇怪的是,孩子3岁上幼儿园了,5岁上学前班了,6岁上小学了,家长们似乎松了一口气——有老师管啦!可是恰恰就是在这个年龄段,孩子们的问题接踵而至:不听话,乱发脾气,从幼儿园往家拿玩具,不好好吃饭,不合群儿,不专心听讲,写作业磨蹭,成绩不理想…… 介于婴幼儿早期教育与青春期教育这两个时间段之间,家长们似乎缺少一些系统的指导,却都在为了应对“熊孩子”层出不穷的问题而苦恼和焦虑。
尤其是在追溯青春期问题的成因时,青春期现象没有偶然性,进入青春期也不是一瞬间的事:如果我们把青春期的起始年龄定为12岁左右的话,那么,12岁前的家庭教育、家庭氛围、亲子关系,都对孩子进入青春期,或做了有益的铺垫,或埋下了不良的隐患。著名教育专家李玫瑾教授说过:“家庭健全,不等于健全的家庭教育。”
做父母是本能,做家长是职称。父母没有实验期,当你终于明白抚育道理时可能错过了好的教育期。找出孩子问题所在的“症结”和孩子出现偏差的原因,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书中作者独创了“评价孩子的五个标准”,以及具体教育方案,告诉父母用这五个标准重新衡量,你会对孩子有一个全新的认识——以欣赏的眼光看待孩子,春风化雨般对其进行感染,适时引导——你将开心地看到一个健康、自信、快乐、好学的优秀学生。
评价孩子的“五个标准”
学习成绩 我把它放在最后了。可能有些家长会不接受,因为在他们看来,孩子的考试分数是最重要的,“学生以学为主”嘛!“重要”与“不重要”是相对而言,是相比较而言的,我所主张的评价孩子的“五个标准”,用学习成绩去和健康、品质、能力相比,它只能排在最后。我见过很多这样的画面和镜头:孩子得重病了,或离家出走了,或轻生了,或在重压下精神崩溃了,这时候的妈妈往往呼唤的是,你回来吧,我再也不逼你学了!高分、成绩优秀、考上好大学固然是好事,是每一位家长无可厚非的期盼,但绝不是衡量孩子的唯一标准和第一标准,家长把目光聚焦于孩子的分数上, 是一种短视行为,也是一种自私的行为。我曾经接待过一对满面愁容的父母,儿子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好不容易考上了高中,高一没上完就要退学,家长认为孩子开始厌学了。而我的分析是,不是“开始”厌学,这孩子早就无比讨厌,甚至憎恨学习了,不过是最近迷恋上了电脑游戏,给自己找到了一个精神寄托和情绪出口,于是借机放纵自己。家长配合学校已经做了大量的说服教育工作,软硬兼施,均不见效果,大有一条道走到黑的架势。经人指点找到我,目的无非就是要我把孩子动员回学校。我经过与父母的交流和认真思考,决定下剂猛药,出个狠招——就顺从他的意愿,休学!条件是只能在家里,做什么都可以,出门就必须有家人陪同。由于当时他正陷在电脑游戏里,所以满口答应。父母这时候的反应是:再上学跟不上怎么办?朋友同事议论,父母的面子往哪搁?我反问家长:现在把他逼回学校他还会学习吗?他现在已经跟不上了,不是吗?您的面子比起孩子的前途哪个更重要?家长满怀困惑同意了我的意见,因为他们已经无奈。在随后的日子里,我悄悄关注着这孩子的状况,前一个多月真是彻底放松了,全身心地玩,再过一段时间,明显玩的时间短了,可能是心中有愧,对父母态度好了,还能主动干点家务活了(爸爸说这是从来没有过的现象), 这中间给同学打电话,约同学到他家里来玩,同学们忙于学习也顾不上理他,嘴里开始念叨“没意思”了,到将近三个月时,站在窗前看同学们背着书包上下学,已经露出了羡慕之情,于是我赶紧指导家长给孩子台阶下,反正也快放暑假了,鼓励他好好复习, 重新读一个高一。后续的结果就是,孩子心甘情愿地返回了学校, 而且据说学得还不错了,唯一的损失就是晚毕业了一年,这又有何妨!我用这个真实案例是想说明,眼前的分数没有那么重要,“终身学习”是对这一代人的要求,想学了、会学了,什么时候都不晚。
新东方校长俞敏洪有一句话说得非常好:“人的成长是一辈子的事情,绝对不是你在小学、大学所得的分数决定的。”
这几年,无论是讲座还是接待家长,我都会伸出手,掰着五个手指头讲解我“评价孩子的五个标准”,而且当场让家长重新评价一下“让自己头疼的孩子”,效果非常好。爸爸妈妈们在认同了我的评价标准后,忽然发现“我的孩子并没有那么糟糕”,“孩子除去成绩差点,其他方面都挺好”,或者意识到了“孩子的心理出现问题了”,开始给予重视。然后我会趁热打铁,指导家长回家跟孩子一起做一件事:用一张大白纸,中间划一道竖线,左边写孩子的优点, 爸爸妈妈和孩子一起说,要尽可能地挖掘出孩子身上的闪光点,一点一滴都不要放过,最好能写出十条二十条,甚至更多;右边写孩子的缺点,不要太细,重点的几条。这样做,第一可以使家长重新认识自己的孩子,不要总是盯着孩子的短处,放大孩子的缺点;第二给孩子点自信,让孩子知道自己并不是一无是处;第三告诉孩子, 一个致命的缺点往往会抹杀掉你的很多优点,比如说没毅力,比如说不自律。
……
六 / 不要忘记孩子的年龄
有些家长会质疑了,你前面不是说孩子跟我们是平等的人吗,现在怎么又提醒我们关注孩子的年龄呢?是的,我要说的是,什么年龄做什么事,什么年龄允许犯什么错误。孩子是人,但是未成年人,尤其在幼儿期和少年期,生理和心理上的稚嫩,思想和思维上的简单, 动作和行为的不协调,都是导致他们调皮捣蛋、惹是生非、不断犯错的原因。我的观点是,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某个年龄段允许犯的错误,都不是事,正确引导、适度惩罚,没问题!但不要大惊小怪,更没必要小题大做。这时候就要提醒不冷静的自己,他是几岁的孩子, 这个年龄犯这样的错误是正常的。你就会释然,你就会想出高明的帮教方法,而不至于怒发冲冠、大声呵斥,甚至抬手就打。
案例6 :
一个6岁4个月,刚上小学一年级的孩子,开学第一周, 课堂上老师布置同学们在书上做连线题,即把左右两边相关的内容用线段连接起来。这样的题孩子早在幼儿园时就经常做,已经不是问题了,但这次老师要求“要用尺子连”。因为过去都是徒手连,现在上小学了,老师的规范要求本无可厚非,但是这个小男孩没听明白,刚上学还不敢问老师,于是按照自己的理解,用尺子在书上划,划不出来,使劲划、再使劲划,都快急哭了。这时候老师发现了,瞬间怒火中烧, 一面高声训斥,一面在孩子背上给了几巴掌,孩子哭着完成了。回到家里,孩子不明白是自己错了还是老师错了,一直憋着满心的委屈不敢说。上床睡觉时,可能一想到明天还要上学,于是爆发了,讲述了事情的经过,激烈地表示“不去上学了”。当然,经过安抚,孩子第二天照常背起书包走进了校园,但对这位老师的“怕”却深深地留在了心里,以至于二年级下学期开学第一天尿湿了裤子——因为怕。下午最后一节课,孩子有了尿意,不敢举手示意老师,一边憋着、忍着,一边盼望着下课。下课铃声响了,老师却又拖堂,没有放学的意思,于是实在憋不住了,内裤、秋裤、外裤湿了个透。身体上受点伤害事小,我在意的是孩子心理上的阴影。
在这里写出来,我无意谴责这位老师,只想说6岁的孩子,大脑发育的局限性使得他在理解成年人的语言时,是有一定障碍的, 所以他们才经常会做出一些在大人看来是可笑的事。如果你注意到了他的年龄,就会觉得只是可笑,而不是可气,更不是可恨!
……
评价孩子的“五个标准”
学习成绩 我把它放在最后了。可能有些家长会不接受,因为在他们看来,孩子的考试分数是最重要的,“学生以学为主”嘛!“重要”与“不重要”是相对而言,是相比较而言的,我所主张的评价孩子的“五个标准”,用学习成绩去和健康、品质、能力相比,它只能排在最后。我见过很多这样的画面和镜头:孩子得重病了,或离家出走了,或轻生了,或在重压下精神崩溃了,这时候的妈妈往往呼唤的是,你回来吧,我再也不逼你学了!高分、成绩优秀、考上好大学固然是好事,是每一位家长无可厚非的期盼,但绝不是衡量孩子的唯一标准和第一标准,家长把目光聚焦于孩子的分数上, 是一种短视行为,也是一种自私的行为。我曾经接待过一对满面愁容的父母,儿子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好不容易考上了高中,高一没上完就要退学,家长认为孩子开始厌学了。而我的分析是,不是“开始”厌学,这孩子早就无比讨厌,甚至憎恨学习了,不过是最近迷恋上了电脑游戏,给自己找到了一个精神寄托和情绪出口,于是借机放纵自己。家长配合学校已经做了大量的说服教育工作,软硬兼施,均不见效果,大有一条道走到黑的架势。经人指点找到我,目的无非就是要我把孩子动员回学校。我经过与父母的交流和认真思考,决定下剂猛药,出个狠招——就顺从他的意愿,休学!条件是只能在家里,做什么都可以,出门就必须有家人陪同。由于当时他正陷在电脑游戏里,所以满口答应。父母这时候的反应是:再上学跟不上怎么办?朋友同事议论,父母的面子往哪搁?我反问家长:现在把他逼回学校他还会学习吗?他现在已经跟不上了,不是吗?您的面子比起孩子的前途哪个更重要?家长满怀困惑同意了我的意见,因为他们已经无奈。在随后的日子里,我悄悄关注着这孩子的状况,前一个多月真是彻底放松了,全身心地玩,再过一段时间,明显玩的时间短了,可能是心中有愧,对父母态度好了,还能主动干点家务活了(爸爸说这是从来没有过的现象), 这中间给同学打电话,约同学到他家里来玩,同学们忙于学习也顾不上理他,嘴里开始念叨“没意思”了,到将近三个月时,站在窗前看同学们背着书包上下学,已经露出了羡慕之情,于是我赶紧指导家长给孩子台阶下,反正也快放暑假了,鼓励他好好复习, 重新读一个高一。后续的结果就是,孩子心甘情愿地返回了学校, 而且据说学得还不错了,唯一的损失就是晚毕业了一年,这又有何妨!我用这个真实案例是想说明,眼前的分数没有那么重要,“终身学习”是对这一代人的要求,想学了、会学了,什么时候都不晚。
新东方校长俞敏洪有一句话说得非常好:“人的成长是一辈子的事情,绝对不是你在小学、大学所得的分数决定的。”
这几年,无论是讲座还是接待家长,我都会伸出手,掰着五个手指头讲解我“评价孩子的五个标准”,而且当场让家长重新评价一下“让自己头疼的孩子”,效果非常好。爸爸妈妈们在认同了我的评价标准后,忽然发现“我的孩子并没有那么糟糕”,“孩子除去成绩差点,其他方面都挺好”,或者意识到了“孩子的心理出现问题了”,开始给予重视。然后我会趁热打铁,指导家长回家跟孩子一起做一件事:用一张大白纸,中间划一道竖线,左边写孩子的优点, 爸爸妈妈和孩子一起说,要尽可能地挖掘出孩子身上的闪光点,一点一滴都不要放过,最好能写出十条二十条,甚至更多;右边写孩子的缺点,不要太细,重点的几条。这样做,第一可以使家长重新认识自己的孩子,不要总是盯着孩子的短处,放大孩子的缺点;第二给孩子点自信,让孩子知道自己并不是一无是处;第三告诉孩子, 一个致命的缺点往往会抹杀掉你的很多优点,比如说没毅力,比如说不自律。
……
六 / 不要忘记孩子的年龄
有些家长会质疑了,你前面不是说孩子跟我们是平等的人吗,现在怎么又提醒我们关注孩子的年龄呢?是的,我要说的是,什么年龄做什么事,什么年龄允许犯什么错误。孩子是人,但是未成年人,尤其在幼儿期和少年期,生理和心理上的稚嫩,思想和思维上的简单, 动作和行为的不协调,都是导致他们调皮捣蛋、惹是生非、不断犯错的原因。我的观点是,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某个年龄段允许犯的错误,都不是事,正确引导、适度惩罚,没问题!但不要大惊小怪,更没必要小题大做。这时候就要提醒不冷静的自己,他是几岁的孩子, 这个年龄犯这样的错误是正常的。你就会释然,你就会想出高明的帮教方法,而不至于怒发冲冠、大声呵斥,甚至抬手就打。
案例6 :
一个6岁4个月,刚上小学一年级的孩子,开学第一周, 课堂上老师布置同学们在书上做连线题,即把左右两边相关的内容用线段连接起来。这样的题孩子早在幼儿园时就经常做,已经不是问题了,但这次老师要求“要用尺子连”。因为过去都是徒手连,现在上小学了,老师的规范要求本无可厚非,但是这个小男孩没听明白,刚上学还不敢问老师,于是按照自己的理解,用尺子在书上划,划不出来,使劲划、再使劲划,都快急哭了。这时候老师发现了,瞬间怒火中烧, 一面高声训斥,一面在孩子背上给了几巴掌,孩子哭着完成了。回到家里,孩子不明白是自己错了还是老师错了,一直憋着满心的委屈不敢说。上床睡觉时,可能一想到明天还要上学,于是爆发了,讲述了事情的经过,激烈地表示“不去上学了”。当然,经过安抚,孩子第二天照常背起书包走进了校园,但对这位老师的“怕”却深深地留在了心里,以至于二年级下学期开学第一天尿湿了裤子——因为怕。下午最后一节课,孩子有了尿意,不敢举手示意老师,一边憋着、忍着,一边盼望着下课。下课铃声响了,老师却又拖堂,没有放学的意思,于是实在憋不住了,内裤、秋裤、外裤湿了个透。身体上受点伤害事小,我在意的是孩子心理上的阴影。
在这里写出来,我无意谴责这位老师,只想说6岁的孩子,大脑发育的局限性使得他在理解成年人的语言时,是有一定障碍的, 所以他们才经常会做出一些在大人看来是可笑的事。如果你注意到了他的年龄,就会觉得只是可笑,而不是可气,更不是可恨!
……
前言
第一课 亲子教育
引言:亲子教育之我见
第1 节 深刻认识“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课后小结
第2 节 你想要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
评价孩子的“五个标准”
课后小结
第3 节 父母的爱,要讲究方法与艺术
一/ 再一次强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二/ 会爱,是一种能力,需要不断学习
三/ 用一颗平常、平等的心爱孩子
四/ 尽可能的陪伴
五/ 有爱好好说
六/ 不要忘记孩子的年龄
课后小结
第二课 青春期教育
引言:再谈青春期教
第1 节 青春期问题的表现形式
一/ 生理变化
二/ 心理变化及表现
课后小结
第2 节 青春期问题的成因
一/ 亲子教育阶段为青春期埋下了隐患
二/ 家长期望值的一厢情愿
三/ 社会对青春期现象的过度渲染
课后小结
第3 节 如何面对青春期的孩子
一/ 备课——对青春期的正确认识
二/ 作业——家长应该完成的
课后小结
第三课 隔代教育
引言:一个全新的课题
第1 节 隔代教育的心理暗伤
一/ 什么是心理暗伤
二/ 为什么是暗伤
三/“暗伤”都伤到了谁
课后小结
第2 节 在“无奈”中求和谐
一/“隔代教育”不是一无是处
二/ 如何化解“隔代教育”产生的“心理暗伤”
课后小结
第3 节 隔代教育,路在何方
一/ 现阶段,不断学习、更新观念
二/ 隔代教育循序渐进的蜕变
课后小结
后记
三十年前,就像今天我女儿的年纪,我有幸成了关老师的学生,是关老师带我重新认识了自我,找对了方向,一鼓作气走到了今天。除了感恩外,我更敬佩关老师对教育事业锲而不舍的挚爱。读懂关老师,读懂关老师的书,受益者一定是家长和孩子们。
——某上市公司董事长 赵永生
我不是关老师学校的学生,但关老师是我永远的老师,因为在我青春期叛逆的时候,是关老师带我走出了阴霾,走进了大学校园。关老师的教育宝典,开卷有益。
——王宁坤
做父母是有有效期的,不该偷懒那10年。等孩子一到了青少年时期,父母的“有效期限”就快到了,“过期”后的父母再怎么努力,也比不过前10年来得有效。
——台湾知名作家 龙应台
孩子的很多心理问题,都源于12岁之前父母对子女的抚养方式。
——著名教育专家 李玫瑾
读了觉得非常受益,主要是教育理念的转变,很幸运在这个时候看到了这本书,让初为人母的我少了很多困惑。
——一位忠实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