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光平叛》:
准噶尔部原先的势力范围包括两大部分一是天山北路准噶尔盆地,一是天山南路塔里木盆地。清廷把天山北路称为“准部”,把天山南路称为“回部”,即所谓“南回北准”。
清军征服了天山北路的准部,并不等于就控制了故准噶尔部全境。因为天山南路的回部此前虽被准噶尔吞并,但现在准噶尔没了,而回部上层大、小和卓却不愿意再受制于清廷,于是发动叛乱。
回部具体是指位于天山南路、信仰回教(伊斯兰教)的维吾尔族百姓所聚居的地区。回部范围即塔里木盆地的范围,当中是浩瀚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在沙漠西端,罗列着喀什噶尔等十几个繁荣的城镇,盆地内百分之九十的维吾尔族百姓都集中在这些城镇之中。
在清代,“回部”亦称作“回疆”,今称“南疆”。需要指出的是,这里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古西域之故地。
往事越千年,遥想当初,公元前2世纪,张骞凿通孔道,通使西域;公元前60年,汉宣帝在这里设立西域都护府;公元1世纪,班超在这里开疆拓土,威震列国。7世纪时,唐王朝的军队再度进入,把它归并于中国。其后,不仅宋朝时期,西域各地方政权保持着与宋的朝贡属国关系,元朝更是对全国实现了大一统,国脉绵延不绝……
丹霞飞渡,千年易过。
当时间进入18世纪中叶,清军挟平定准噶尔之余威,越过天山南下时,所面对的已不是当年古色古香的西域,更不见传说中唐僧西天取经所走过的佛国香界,而是呈现出奇异陌生的回部风光。
原来,一切都早已发生了沧桑巨变。
就在17世纪初,在塔里木盆地周围,形成了一个以维吾尔族百姓为主、信奉伊斯兰教的封建部落,这便是清朝所称的“回部”。在回部,有一个自称为“和卓”(圣裔)的教主,其地位跟西藏喇嘛教的达赖相仿,只不过和卓是可以结婚的,所以,教主的宝座父子相传,积日累年,进而形成了一个世袭的和卓家族。
天山北路的准噶尔部曾蛮横地把回部第二十五代和卓阿哈玛特,连同他的两个儿子波罗尼都、霍集占,诱到伊犁,当作人质囚禁起来。波罗尼都是阿哈玛特的大儿子,人称“大和卓”;霍集占是小儿子,人称“小和卓”,二人合称“大、小和卓”。其后不久,阿哈玛特逝世,大、小和卓仍被继续囚禁,受尽屈辱与压迫,直到清军打过来,灭掉了准噶尔部,他二人才得以翻身解放。清廷对大、小和卓颇为优待,让他俩重新执掌回部事务。当然,这一切都缘于乾隆帝原想利用他们的影响,希望他二人翻身不忘大皇帝,现身说法,去招抚当地信教百姓,率部接受朝廷的统治,大清朝就此和平统一回疆。孰料没过多久,大、小和卓非但没有翻身道情,反而公然兴兵作乱,杀害朝廷命官,妄图独据回疆,史称“大小和卓叛乱”。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