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故事丛书:毛泽东批语背后的故事》:
殚精竭虑,制定建国纲领起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是筹备建立新中国过程中一项重要的任务。从最初的起草到正式通过,共同纲领曾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变化而三次起稿,三次命名。
随着中国革命全面胜利的到来,1948年4月30日,中共中央发布了经毛泽东亲自改写的纪念五一劳动节的口号,向全国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社会贤达发出了“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号召。从8月初开始,部分民主党派代表及无党派民主人士陆续到达华北解放区河北省平山县李家庄和东北解放区哈尔滨。与此同时,由时任中共中央统战部部长的李维汉主持起草《中国人民民主革命纲领草稿案》的工作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之中。到11月,已经先后形成两稿,规定了即将诞生的新中国应实行的最基本的纲领、政策。这是共同纲领的第一次起稿。
在《中国人民民主革命纲领草稿》起草的同时,解放战争还在激烈地进行之中。故纲领的重点还是放在“人民民主革命”上。随着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的胜利结束,“人民民主革命”的提法显然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共同纲领的重新起草已是势在必行。
1949年6月15日,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在北平成立。筹备会由23个单位131人组成。毛泽东担任常务委员会主任。
常委会下设6个小组,分别进行各项筹备工作。负责起草共同纲领的是第三小组,由周恩来担任组长、许德珩担任副组长,组员有陈劭先、章伯钧、章乃器、李达、许广平、季方(严信民代)、沈志远、许宝驹、陈此生、黄鼎臣、彭德怀(罗瑞卿代)、朱学范、张哗、李烛尘、侯外庐、邓初民、廖承志、邓颖超、谢邦定、周建人、杨静仁、贾振东。这样一个起草班子,力量是十分雄厚的。
考虑到所要建立的新中国是一个新民主主义性质的国家,起草小组这次将题目定为《新民主主义的共同纲领》。这是第二次起稿,历时两个月左右。8月22日,周恩来将草案初稿送交毛泽东审阅。毛泽东对其中的一些段落作了删改,重新加写了几段文字。这份共同纲领除简短的序言外,分一般纲领和具体纲领两大部分。在一般纲领中,删除了《中国人民民主革命纲领草稿》中的“人民解放战争的历史任务”部分,增加了对政治协商会议、新民主主义的国家制度和国际关系等方面内容的论述。在具体纲领部分,按照“解放全中国”、“政治法律”、“财政经济”、“文化教育”、“国防”、“外交侨务”6个方面共列出45条内容。
进入1949年9月以后,共同纲领的起草工作进人最后阶段。纲领的名称最后确定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这是第三次起稿。
与第二次起稿相比,主要在结构方面作了较大改动。
序言之后,不再分一般纲领和具体纲领,而是平列七章。
在共同纲领的三次起稿过程中,毛泽东都亲自参加了各次过程稿的修改工作。特别是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修改过程中,毛泽东更是倾注了大量心血。据胡乔木回忆,9月3—13日,毛泽东至少四次对草案进行了细心修改,改动达200余处,并多次作出批示。遗憾的是,这些文献资料没有全部保存下来。1987年11月,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辑、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一册),选取了毛泽东关于共同纲领问题给胡乔木的五条批语,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毛泽东对这件事情的重视。“共同纲领”这个名称,就是毛泽东提出的。
1949年9月3日,毛泽东在给胡乔木的批语中说:乔木:纲领共印三十份,全部交我,希望今晚十点左右交来。题应是《共同纲领》。
毛泽东九月三日你应注意睡眠。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