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痛并快乐着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35487162
  • 作      者:
    白岩松著
  • 出 版 社 :
    长江文艺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6
收藏
作者简介

  白岩松,央视资深新闻人,主持《新闻周刊》《新闻1+1》等栏目。曾出版作品《痛并快乐着》《幸福了吗》《白说》等。

展开
内容介绍

  白岩松《痛并快乐着》初版问世至今,已经整整十八年。一位新闻人在而立之年写下的人生思考与时代见证,因其真诚与通透,在岁月涤荡中,依然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

  作为这个时代里少有的“长跑者”,白岩松拥有足够的定力,面对种种变迁;又拥有足够的智慧,发现变迁背后的规律。他不断更新自己的认识,也不断更新自己的作品。

  五十岁的白岩松如何看待三十二岁的自己?又是如何看待过去十八年间取得巨大发展的中国?

  “十八年后,回头看。”本书28个章节均附独立二维码,白岩松全新录制170分钟内心独白,为您*家呈现:一个人的精神成长,一本书的内涵增值。

展开
精彩书摘

  十年后的记(修订版后记)


  一

  翻开十年后重新修订的《痛并快乐着》,仿佛已有些遗忘的青春突然在文字中又鲜活起来,“那是我吗?”一瞬间有些不确定,然后笑了,距离不一定产生美,却制造陌生感。

  青春并不容易被遗忘,只是人生是条单行线,更多的时候只关注于脚下和未来,就忘了回头,像是遗忘,其实翻开这本书才知道,青春从未走远,它一直就在身边。

  不过毕竟有了岁月制造的距离,自己终于能像一个旁观者,在远方看那青春中的自己,以及青春中的改革,还好,没有脸红,没有嘲笑,没有时过境迁后的不屑一顾,而是尊敬并羡慕。尊敬自己也尊敬那个时代——毕竟是认真地走过,哭过,笑过,大喊过,绝望过,期待过,热血沸腾过,有时连肤浅都带着活力,不能要求更多了,于是羡慕也是自然的。那时,可以正确,更可以犯错误,因为未来有大把大把的时间可以改正错误,所以,青春真是好。


  二

  也许有人说,我没十年前尖锐了。

  从外表上看,也许。

  那时,人长得尖锐,体重比现在轻几十斤。激情与冲劲都写在脸上,也在文字中。

  而今天,不尖锐了吗?

  岁月带不走一切,有些东西只会随着生命的成长更加坚决,只不过不一定都写在外表。记得有人说过:二十岁时不偏激,身体有病;四十岁时还偏激,脑子有病。尖锐与偏激从不是目的,改变才是。人到中年,该努力地让理想变现,哪怕自己的力量微不足道,却也有多大劲使多大劲,让改变一点点来,让年轻人的偏激与尖锐有更自由的空间。

  所以,走到生命的哪一个阶段,都该喜欢那一段时光,完成那一阶段该完成的职责,顺生而行,不沉迷于过去,不狂热地期待着未来,生命这样就好。


  三

  虽然抱怨声更多,变革也还在继续,时代或多或少地在进步中。

  《痛并快乐着》中,用那么大篇幅去写直播,写舆论监督,今天不会了,一切都正常到平淡的地步。现在我们新闻频道里,不直播是个别现象。至于舆论监督,现在不再是哪个栏目的特权,而回归于新闻,无处不在却也似乎失去了曾有的那种力量。不过,不是坏事,社会越发正常,没有什么力量可以所向披靡。

  而书中提到的贫富差距、自然与人心的环保和自然灾害,这十年,没消退,反而变本加厉,成了前行中的中国面临的越发严峻的挑战。于是担心:下一个十年,它们会不会依然是难题,我们真的可以相信未来吗?


  四

  一本书重新修订,想着该送读者一份什么样的礼物,于是,有了书后赠送的光盘。

  这光盘或许比本书更有价值。它们都是我在那一个十年里留下的光影与文字中精选出来的。十年太长,光盘容量太小,只能是精选中的精选。不过,有的时候,打动人的东西,本不在于数量。

  采访季老、启功老等学者时,是我回忆中最专注最平静也最听得到内心声音的时光。准备过程持续了一个冬天,面对的是季羡林、启功、胡绳、张中行、王朝闻、任继愈、张岱年、侯仁之、汤一介等大家,平均年龄超过八十,到如今,大多驾鹤而去,这采访便空前绝后。

  那时的自己,离三十岁还远;那一个冬天,清净而专注,古典音乐也是在那个阶段入的门,采访笔记写了有十几万字。然后一位又一位拜见、聊天、补养、成长,也自然有了“人格才是最高的学问”这样的感悟。

  所以,在季老、启功老和之后丁聪老的访谈里,平平淡淡中,或许您可以读出大智慧,如我当初受益一样,成为我们生命走向下一步时的营养。

  《我们能走多远》和《我们生活在什么样的时代》,是我当主持人两年后写下的论文,不,应该叫散文,或者更准确地说,是自己的宣言,是对未来的承诺,也是对自己的约束。

  十几年的时间过去,今天看来,它依然是我的镜子。宣言就在那儿,庆幸的是,我并未背叛。


  五

  相隔十年,一本书可以修订后重印,不过人生不能了。

  我从不会为此而沮丧。青春很好,然而现在与未来,依然有让人欣赏并好奇的风景。

  更何况,有一本书记录了自己的青春和那个时代,已经感恩;还有人分享,就更好。

  回望过去,依然是为了今天和明天,所以,不管正经历着怎样的挣扎与挑战,或许我们都只有一个选择:虽然痛苦,却依然要快乐;并相信未来。


  2010年12月



  相信未来

  当蜘蛛网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

  当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

  我依然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烬

  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相信未来


  当我的紫葡萄化为深秋的露水

  当我的鲜花依偎在别人的情怀

  我依然固执地用凝霜的枯藤

  在凄凉的大地上写下:相信未来


  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

  我要用手掌那托起太阳的大海

  摇曳着曙光那支温暖漂亮的笔杆

  用孩子的笔体写下:相信未来

  …………

展开
目录

地平线断想(代序) 1

01.告别校园:在希望与迷茫中出走 10

02.乡居一年:无所事事的历练 19

03.病中人生:不请自来的领悟 28

04.报纸生涯:生命中的加油站 36

05.走进电视:略显偶然的相遇 45

06.流浪北京:我身边人们的生活 55

07.舆论监督:星星之火开始燎原 66

08.申办奥运:我们只收获了失败吗?77

09.复关谈判:中国与世界的磨合 86

10.香港回归:起步的兴奋与回首的遗憾 97

11.澳门回归:世纪末的抚慰 109

12.直播刺激:在恐惧中快乐 119

13.遭遇洪水:多买药少买点棺材 134

14.面对贫困:新世纪我们会司空见惯吗? 146

15.环保中国:拼出来的明天会怎样? 156

16.理智情感:每日面对的内心冲突 167

17.改革记忆:并非个人的历史 178

18.泪洒天堂:生命的终结是感叹号 187

19.答问之间:把触动珍藏起来 199

20.生命故事:别问人生是什么 211

21.阅读体验:从现实中逃离的方法之一 222

22.足球生活:从现实中逃离的方法之二 233

23.音乐历程:从现实中逃离的方法之三 245

24.初为人父:生命中最好的奖励 257

25.别说我行:说我不行我就不行 268

26.我和电视:在欣慰与担忧中约会 278

27.未来:生命的一千种可能(代后记) 288

十年后的记(修订版后记) 296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