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污水排放工程水力学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7030096126
  • 作      者:
    郭振仁著
  • 出 版 社 :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1
收藏
作者简介
    郭振仁,先后毕业于重庆建筑工程学院、清华大学和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1988年获博士学位。历任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研究室主任、高级工程师、科技处处长、副所长、研究员。1992~1993年在伦敦大学英皇学院及帝国理工学院做研究工作。1993-1994年在加拿大纽芬兰纪念大学做博士后研究,1995-1998年被聘为该校客座教授。1999-2000年在香港大学任教。主要研究领域为环境水力学、河流与近海水质保护、环境管理政策与标准、环境影响评价与环境规划。主持过数项国家重点项目和国际合作项目,获得省部级和厅局级科技进步奖10项,在国内外正式发表论文30多篇。
展开
内容介绍
    《污水排放工程水力学》在讨论污染物在水体中的运动机理基础上,针对污水(或污染物)排到河流和海洋的各种情形,系统地介绍了各种排放条件及环境条件下排放点近区稀释度、混合区及中远区污染带的解析与经验计算方法,包括可降解物质浓度场的解析计算,同时总结了污水海洋处置放流系统的水力设计理论,包括海水清除与防止入侵设计。《污水排放工程水力学》中对解决同一问题的不同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进而推荐较为可靠的方法。
    《污水排放工程水力学》吸取了近年该学科的许多最新研究成果,包括作者本人近十年的若干有关研究成果和新的学术观点。可供排水工程设计、环境咨询、科研与监测人员和大专院校有关专业师生阅读。
展开
精彩书摘
    对污水可以采用岸边排放的方式排放,也可以采用离岸排放的方式排放。离岸排放的目的是使污水更好地与环境水体混合而被稀释,从而形成比岸边排放较低的浓度分布,使环境要求更容易得到满足。而且,岸边水体往往是人群接触较频繁、使用较多的水体,因而是更敏感和应优先保护的水体。然而,污水岸边排放是一种最为普遍的传统做法。有些岸边排放的污水是经过处理的(排放口即污水处理设施的出水口),被认为没有必要再进行离岸排放。而许多岸边排放的污水则完全没有经过处理,这是因为我国目前尚无足够的投入对所有污水采取完全的工程措施加以治理之故。
    污水岸边排放可以是通过明渠排放,这些明渠有些是人工衬砌的规则渠道,有些则可能完全是天然的河沟。在污水排往单向河流的情形,明渠岸边排放形成的近区污水场如图1.1 (a)所示。岸边排放也可以是通过暗渠或管道从水下潜没排放。在排往单向河流的情形,潜没排放所形成的近区污水场如图1.1 (b)所示。如果污水出口流速“。与环境水体流速U之比较小(如un/U(1),污水场则会附着河岸边壁。如果污水排往具有往复流的潮汐河流、河口或海湾,则污水场就要复杂得多。在污水排往静水(如湖泊)的情况下,所形成的表面或潜没污水场则如图1.1 (c)所示。
展开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污水排放工程提出的水力学任务
一、岸边排放
二、污水海洋处置
三、污水排放与射流
四、污染物浓度场过程
五、放流系统水力学
第二节环境保护要求与策略
一、有关的环境标准
二、满足水质要求的基本策略

第二章 污染物在水体中的运动
第一节随流
第二节分子扩散
第三节紊动扩散
一、水流紊动现象
二、经典紊流理论概要
三、紊流的输运作用
四、随流-扩散方程
第四节剪切流中的离散
一、剪切流中的离散现象
二、一维层流中的离散
三、一维紊流中的离散
四、非恒定剪切流中的离散
五、二维与三维流动中离散问题
第五节关于几种运动形式的总结与讨论
第六节降解
第七节污染物运动的基本方程
一、按水流特点考虑
二、按排放源考虑

第三章 河流中的浓度场计算
第一节随流-扩散方程的解
一、静水瞬时源
二、动水瞬时源
三、静水连续源
四、动水连续源
第二节天然河流中的混合
一、河流中混合的三个阶段
二、河流中的紊动扩散系数
三、河流的纵向离散系数
第三节保守物质的浓度场
一、三维区段
二、二维区段
三、一维区段
四、边界反射问题
第四节可降解物质的浓度场
一、一维问题
二、二维问题
第五节累积流量坐标法
一、基本方程及其解
二、流量-坐标关系作图法
第六节允许排放量计算
一、一维计算
二、二维检验
第七节改善解的可信度的方法

第四章 污水海洋处置初始稀释
第一节基本假定和基本方法
一、射流、羽流和浮射流的区分
二、关于射流和羽流的三个假定
三、射流和羽流的基本研究方法
第二节静水条件下的紊动射流
一、紊动射流的动量守恒
二、圆射流
三、平面射流
四、周边射流
五、小结
第三节静水条件下的浮力羽流
一、羽流浮力通量守恒
二、点源浮力羽流
三、线源浮力羽流
四、小结
五、射流与浮力羽流的对比总结
第四节静水条件下的浮射流
一、浮射流的特征长度
二、圆形浮射流的计算
三、平面浮射流的稀释度计算
四、浮力周边射流
第五节环境水体分层条件下的计算
一、环境分层条件下浮力羽流的运动
二、线性分层条件下的计算
三、非线性分层条件下的计算
第六节浮射流倾角的影响
一、均匀环境下的积分模型数值解
二、均匀环境下的计算公式
三、环境分层条件下的计算公式
四、环境分层条件下的数值计算
第七节动水条件下的计算
一、在流动水体中的浮射流
二、三个经验公式及其问题
三、量纲分析与渐近分析
四、热子类比
五、公式总结及讨论
六、密度分层横流中的浮射流
七、横流中的水平浮射流
八、流动水体中的周边射流
九、横流中的线源浮力羽流
十、数学模型
第八节表面射流,
一、排入静水的浮力表面射流
二、排入动水的浮力表面射流

第五章 混合区与后续稀释
第一节后续稀释
一、污染物在海洋中的紊动扩散
二、布鲁克斯模型
三、潮汐回荡作用下的计算
第二节混合区
一、混合区的定义
二、污水场的近区形态
三、混合区的近似估计
第三节可降解物质的浓度预测
一、一般公式
二、大肠菌群浓度计算

第六章 放流系统水力设计
第一节满足环境要求的系统设计
一、基本步骤与要求
二、扩散器长度初步估算
三、孔口及其间距设计
第二节扩散器水力设计
一、出流系数法
二、动压头法
三、立管均匀出流设计
第三节海水清除与防止入侵设计
一、清除流量与入侵临界流量的估算公式
二、适用于顶部连接的扩散器的数学模型
三、适用于底部连接的扩散器的数学模型
四、影响清除与入侵的因素分析
五、关于数学模型的几点讨论

参考文献
习题
附录Ⅰ 海水密度的一种估计方法
附录Ⅱ 污水海洋处置工程污染控制标准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