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古建筑二十讲》(插图珍藏本)分上下两篇。上篇主要写欧洲,下篇主要写亚洲,带上非洲的古代埃及。欧洲从古罗马末期起就进入了基督教世界,亚洲则是伊斯兰教和佛教、印度教世界。不同地域的文明产生了不同的宗教,而宗教的不同又强化了文明的差别。建筑的地区性、民族性之中,宗教就占着重要的地位。在许多时候,宗教建筑往往代表着一个民族的技术和艺术的最高成就。所以这上、下篇,几乎可以用不同的宗教建筑来界分。
本书以讲座的形式,基本按历史顺序,介绍19世纪新建筑运动开始之前的外国建筑。全书共20讲,分上下两篇,不是完整的建筑史,而是择重点而述,以不同的视角,却为读者展现了在历史的延承中建筑所反映的社会文化背景。
作者简介:
陈志华 1929年出生,195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系,留校任教,1994年退休。
主要专著有:《外国建筑史》、《外国造园艺术》、《意大利古建筑散记》、《保护文物建筑和历史地段的国际文献》,合作编译了《现代西方艺术美学文选·建筑美学卷》,还有一个杂文集《北窗集》。
1989年起从事中国乡土建筑调查和研究。至今已出版《楠溪江中游乡土建筑》、《诸葛村乡土建筑》、《新叶村乡土建筑》和《婺源乡土建筑》等四本。
展开
正如陈志华先生自己所说的,写建筑,难得是“深刻地写出它们的历史和文化内涵”。他对国内建筑著作的批评——“建筑史的著作太干瘪”,“文化史的著作太空疏”——实在是说中了要害。《外国古建筑二十讲》使我感到盼望已久的这种读物终于出世了。
传统的建筑史读物,一般都要从古埃及和两河流域开始,然后希腊,罗马……一路讲下去。但是,“二十讲”却突破了这一传统,一开场就谈古希腊建筑,因为“它对欧洲建筑的影响又深又远,从欧洲又影响到全世界,直到中国”。然后,作者随手举了一个例子:近年中国建筑中兴起了一股所谓“欧陆风”,如果追究起来,其基本元素实际来源于古希腊。这样,他一下就把遥远的异国古代建筑与我们的现实生活联系在了一起,破除了古典建筑似乎高不可及的幻影,而勾起了读者的阅读兴味。像这样注意引发读者兴趣,为读者的阅读乐趣着想的作法,在中国的艺术著作中实在是太少了。其实,在国外,有大量的艺术普及读物,其目的都不在学术,而纯粹是为读者服务,因而都要想各种办法去激发读者的兴趣,让读者在轻松愉快中培养艺术修养。陈先生在这方面,是对国内同仁做了表率。
以深入浅出的方式引发读者的兴趣,并不意味着一本书就内容肤浅。恰恰相反,《外国古建筑二十讲》是把建筑的变迁与人事兴衰结合在一起,让建筑在人文的背景上熠熠生辉,这就非一定的功力底蕴而难为。正如陈先生在全书启卷时所说:“有人之处都有建筑。”而什么样的人,当然也就决定了会有什么样的建筑。比如,中国这些年来修了大大小小无数的广场,可是鲜有成功之作,毛病出在哪里呢?读了《市民的客厅》一章,我们当有恍然洞悟之感。原来,广场应该是城市居民们消磨时光,交往,开展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的公共空间。作者用文学化的语言讲述了欧洲广场的景象,人们不妨都读一读,然后想一想,我们的哪一座广场,真的是出于这种“以人为本”的目的而建设的?书中告诉我们,无论是在古希腊,还是在文艺复兴时期,城市广场都是民众公共生活发达的结果,换句话说,其前提是城市居民拥有一定的民主和平等,有参与公共生活的权力和能力。这,就已远远超出狭义的“建筑”概念,而涉及到更为深刻和广博的人文景观了。真是有什么样的建筑,就有什么样的生活,因此,这本书字里行间,实际上一直都在以一种曲折的方式向读者发问:我们究竟希望什么样的生活?
作者的用意正在于此,他要通过这本书,在读者中建立这样的概念:建筑不仅仅是房子,相反,它是文化的凝结,渗透着人的梦想、灵性和尊严。他更要驱除建筑史与我们普通人无关的误解,让我们知道,建筑规定着我们的生活,因此,如果人想要决定自己的生活,就应该学会决定自己的建筑,而其前提,当然是要懂得建筑。最可贵的是,陈先生在讲述这一切时,避免了历来同类著作流于空洞的缺点,以生动的笔法,大量的细节,让我们感性地体验人性在建筑中的律动。对我来说,书中讲述的各种逸事,不唯新奇有趣,亦且极具启发之意;而频繁引述的伟人、文学家、艺术家及建筑家的隽语、诗句、论断,或以其机锋,或以其雄辩,或以其文辞优美,每每令人陶醉和感动。就是作者自己简洁的一两句品藻,也往往犀利而富洞见,因此,读他的书,是一种真正的陶冶。
中国人常爱说:鉴古而知往。今天,无论从哪个层面上,中国人都正在经历着自我重塑的过程,这句话应该特别有意义。如果我们这里也像欧美那样,随时有数十上百种的建筑普及读物供人选择,如果我们大家都对世界建筑有起码的修养,那么,我们或许就能够看出近年所谓这“风”那“风”都是怎样荒谬的误导,就能够具备鉴别和选择建筑的能力,从而选择我们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