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西方人常说的一句话:“人如其食”( You are what you eat),饮食习惯忠实地反应个人性格与生活环境。在这样的想法驱使下,本书作者周芬娜实地探访名人故乡,品尝当地特产与名菜,加上她自身对于历史与文学的热爱,终于完成了这本结合名人、历史、文学、名胜与美食的作品。透过餐桌上一道道香气四溢的美味佳肴,提供读者一个重新认识这些古今风流人物的有趣角度。才子多情,美人如玉,两者交流激荡,熠熠生辉,无不令原本的佳肴美上加美。美食本来就是为人所发明,并供人鉴赏的。有了人文,美食才能诞生,也才能发挥它的光芒。无论这些名人如何道貌岸然或风华绝代,一旦将他们还原到最原始的“饮食男女”层次,便缩短了我们与这些名人之间的时空距离,使他们显得更为可亲、更是有血有肉。同时,许多趣味盎然的历史典故和饮食窍门,在作者的字里行间娓娓道来,比起单纯的名人传记或美食评论,更加引人入胜。
展开
中国的美食,往往跟当地的历史、物产、人文有极大的关系。如果美食也分感性与理性两个层面,那餐桌上的菜色算是理性中的味觉那一半,没听到的美食掌故,就是失落的感性。少了感性面的深度,再美味的餐宴就像是没有灵魂的美女,虽然一切俱足却一次足矣,勾不起思念的余绪。《品味传奇》正是为中国美食的感性补遗,让人吃在嘴里了然于心里,理性感性一次全感受。
阅读《品味传奇》必须先从三篇《推荐序》与《作者序》开始,透过这些文字的导引,您将展开一程很不一样的阅读之旅。作者以两次各长达半个月的旅行,亲身体验南中国有名的传奇美食,赫然发现,原来许多旅行团标榜的风味餐,并非全是商业花招,有些真的是其来有自,说得出源头的传奇美食。诚如作者在序中所言:“许多美食还真得亲自赴原产地,品尝它的原味,才能尽窥原貌。如果只是闭门造车,在家看书抄资料,或是在别处吃一些似是而非的仿制品,常会断章取义,失之偏颇。”
但是作者也自有坚持——其一,只要是没吃过的都有兴趣尝试,而且对其来源与历史典故特别好奇;其二,站稳立场从文化观点客观研究美食,不与餐馆挂勾、套交情,虽然这种坚持很花钱,但作者认为很值得。因此,作者所品尝的食物,跟你我是一样的。就算有差别,也是因为作者做了功课,懂得去挑选地方、找对餐馆、点对了菜、吃出了名堂。
有文化的所在就有才子佳人的故事,有才子佳人就有花前月下的饮宴流芳;有官人富商的水陆码头,总有豪气排场的精致美馔引人瞠目结舌——所以找美食,就往这两个方向去寻,准没错。曾经红透半边天的《刘罗锅传奇》,剧中有一段是说广西每年要上贡荔浦芋进京,芋头又重路又远,所以贬官至广西的刘罗锅,就以山薯茛代替荔浦芋进贡,乾隆皇一吃倒尽胃口,马上免掉荔浦芋的进贡,结果却被政敌和珅给识破,惹出一段是非。看这场戏您若是没尝过荔浦芋的美味,就不知为什么乾隆皇一怒之下,会把刘罗锅再贬至五品官。但是您若亲眼看到荔浦当地产的山薯茛,您肯定会大呼:刘罗锅真是聪明,竟然想到用山薯茛代替荔浦芋,简直是天衣无缝的调包计。如果您享用荔浦芋头宴之际,听到这段掌故,吃起来是不是分外有滋味?
再如,作者针对“西施宴”、“乾隆宴”与“三头宴”,做出了精细的探源与比较,让餐桌之前不仅吃口味也品评大厨的功力,从配菜、刀工、服务到用餐环境,无一不是评估的标准,也为读者打开另一扇欣赏美食的路径。
如果您是旅游业者,这本《品味传奇》会是您最重要的参考书——作者精采深入的考据,娓娓道出旅游景点与知名人物、风味美食的历史掌故,让山水景物更显生动,美食盛宴的滋味分外富厚。倘若您是文字工作者,《品味传奇》会是您充实旅游风味餐的数据库。对于一般读者而言,阅读《品味传奇》则是一次精神的美食飨宴,看见杜月笙和他酷爱的上海本帮菜、扬州盐商吃精吃巧的“三头宴”、巨富沈万三家的万三酥蹄、刘罗锅与荔浦芋的苦心用计,在作者生花妙笔下,活灵活现地呈现眼前,让您在看尽天下美味、神游人间美景之余,犹能怀想惊才艳绝、千古风流人物的韵事轶闻,真是多重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