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小城镇规划标准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711204992X
  • 作      者: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 沈阳建筑工程学院编著
  • 出 版 社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2
收藏
内容介绍
    《小城镇规划标准研究》为我国“九五”小城镇重点研究课题“小城镇规划标准研究”的成果。该课题由国家科技部立项、建设部归口管理。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原中国建筑技术研究院)和沈阳建筑工程学院承担完成。成果分为1个综合研究,9个专题研究(其中包括2个基础性研究、12个规划标准研究和13个专题研究报告)。成果涵盖了小城镇规划急需的大部分标准研究和规划建设急待解决的热点问题研究。<br>    该书可作为从事小城镇规划建设管理和研究人员的学习、工作参考用书。
展开
精彩书摘
    1.1.1 发展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是国家经济发展、富民强国、缩小城乡差别和工农差别的重大举措。<br>    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发展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有利于乡镇企业相对集中,更大规模地转移农业富余劳动力,避免向大中城市盲目流动,有利于提高农民素质,改善生活质量,也有利于扩大内需,推动国民经济更快增长。”<br>    我国13亿人口,9亿在农村。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即“三农”问题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和深远意义的战略问题。“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增加农民收入,而从根本上看,只有减少农民,才能富裕农民;只有把农业富余劳动力从土地上逐步转移出去,才能大幅度提高农业的劳动生产率和综合经济效益;才能缩小城乡差别和工农差别;我国城镇化水平才能迅速提高;整个经济社会才能有更大飞跃。<br>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90年代以来,我国小城镇建设的伟大实践证明:发展小城镇,较大规模转移农业富余劳动力,充分发挥小城镇相对良好的基础设施条件,为合理调整乡镇企业布局,实现适当集中和集约经营,降低生产成本,提供重要支撑,同时有利扩大内需,改变我国农产品低水平过剩的现状,并为城市工业的进一步发展极大地开拓市场空间,“发展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br>    1.1.2 发展小城镇是“十五”推进城镇化的重要途径<br>    经历了20年的改革和发展,我国的工业化程度已经达到了世界中等收人国家的水平,但是城镇化却低于发展中国家水平。我国实现现代化,城镇化滞后工业化,已严重影响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我国经济暴露出以需求不足为特征的矛盾,其外在表象是城市短缺,实质是城乡二元化结构。只有推进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才能根本消除矛盾、扩大需求,农村城镇化过程将创造巨额的投资和消费需求。<br>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提出:“要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而发展小城镇是推进城镇化的重要途径。<br>    发展小城镇,加快农业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加快具备条件的农村人口进入城镇定居,这样一方面可以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加快农业现代化,提高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另一方面使小城镇通过集聚人口,完善功能,发挥农村区域经济文化中心的作用。<br>    发展小城镇是我国城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城镇化道路。乡村城镇化是一个长期的渐进过程,乡村城镇化本身将创造巨额投资的消费需求,为城乡建设提供有利的机遇。因而,小城镇的发展有其深远意义。
展开
目录
第一篇 “小城镇规划标准研究"综合研究报告<br>1 课题背景<br>1.1 我国小城镇发展形势及国外小城镇建设借鉴<br>1.2 我国小城镇规划建设存在的问题和规划标准研究的必要性<br>2 课题研究的宗旨、方法与专题设置<br>2.1 研究宗旨<br>2.2 研究方法<br>2.3 研究专题设置<br>3 专题研究的主要内容、成果、特色与创新概述<br>3.1 专题之一:小城镇的界定、类型及发展方向研究<br>3.2 专题之二:小城镇规划编制标准研究<br>3.3 专题之三:小城镇镇域村镇体系层次与规模的研究<br>3.4 专题之四:小城镇建设用地标准制订及节约用地途径研究<br>3.5 专题之五:小城镇公共建筑规划设计标准及优化研究<br>3.6 专题之六:小城镇居住小区规划设计标准及优化研究<br>3.7 专题之七:小城镇基础设施规划标准研究<br>3.8 专题之八:小城镇环境保护规划标准研究<br>3.9 专题之九:小城镇规划制图标准研究<br>4 课题研究的实践原则和意义<br>4.1 课题研究的实践原则<br>4.2 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br>5 小城镇规划建设相关政策和需要深入研究的若干问题建议<br>5.1 相关政策建议<br>5.2 需要深入研究的若干问题建议<br><br>第二篇 “小城镇规划标准研究’’条文及条文说明<br>“小城镇规划标准研究”专题之一:小城镇的界定、类型及发展方向研究<br>《小城镇的界定、类型及发展方向研究》条文说明<br>“小城镇规划标准研究”专题之二:小城镇规划编制标准研究<br>《小城镇规划编制标准研究》条文说明<br>“小城镇规划标准研究”专题之三:小城镇镇域村镇体系层次与规模的研究<br>《小城镇镇域村镇体系层次与规模的研究》条文说明<br>“小城镇规划标准研究”专题之四:小城镇建设用地标准制订及节约用地途径研究<br>《小城镇建设用地标准制订及节约用地途径研究》条文说明<br>“小城镇规划标准研究”专题之五:小城镇公共建筑规划设计标准及优化研究<br>《小城镇公共建筑规划设计标准及优化研究》若干专题与条文说明<br>“小城镇规划标准研究”专题之六:小城镇居住小区规划设计标准及优化研究<br>《小城镇居住小区规划设计标准及优化研究》若干专题与条文说明<br>“小城镇规划标准研究”专题之七:小城镇基础设施规划标准研究<br>《小城镇基础设施规划标准研究》条文说明<br>“小城镇规划标准研究”专题之八:小城镇环境保护规划标准研究<br>《小城镇环境保护规划标准研究》条文说明<br>“小城镇规划标准研究”专题之九:小城镇规划制图标准研究<br>《小城镇规划制图标准研究》图例<br>《小城镇规划制图标准研究》条文(图例)说明<br><br>第三篇 “小城镇规划标准研究"专题研究报告<br>1 关于“小城镇”的涵义及范围<br>2 小城镇镇域经济发展趋势预测<br>3 小城镇镇域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趋势的预测<br>4 不同地区小城镇镇域村镇体系层次的分级标准和村庄规模的合理化指标研究<br>5 小城镇镇域迁村并点的合理规模与标准建议<br>6 小城镇镇域规划的相关问题建议<br>7 小城镇规划设计中节约用地的途径研究<br>8 小城镇公共建筑用地面积及建筑面积控制指标制定研究<br>9 小城镇公共建筑规划设计优化途径研究<br>10 小城镇居住小区规划设计优化途径研究<br>11 我国小城镇基础设施现状调查与剖析<br>12 基础设施在小城镇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调查与研究<br>13 小城镇环境保护的现状及规划对策<br>附录 小城镇规划标准研究课题鉴定意见及鉴定委员会名单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