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苏共亡党十年祭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7810753282
  • 作      者:
    黄苇町著
  • 出 版 社 :
    江西高校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2
收藏
编辑推荐
    苏共亡党十年祭;谁是苏共的掘墓人;反思俄罗斯改革;从前苏联的亡国中吸取治国之道;选拔年轻干部不讲政治是重要教训。
展开
作者简介
    黄苇町,以研究隐形经济著称的中国经济学家。1947年生,1975年毕业于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1982年调入中共中央机关刊物《红旗》杂志做编辑工作,撰写思想评论。1985年任红旗杂志社事业部主任。曾任红旗出版社副总编辑,现为《求是》杂志研究员。<br>    主要著作有《当代中国的消费之谜》、《中国的隐形经济》、《世上有真情》、《小国的隐形经济——1997》、《失落的尊严——惩腐备忘录》等。曾获“全国首届十佳经济读物”奖(1991年)等5个奖项。<br>    作者多次应邀出国讲学,《中国的隐形经济》等三种专著已被译成英、日、韩、德等多种文本在国外出版发行。
展开
内容介绍
    一篇标题字体为特大号黑体的文章,出现在国内一家畅销报纸的头版,这篇文章被很多人争相传诵,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02年2月的半年多时间里,中国内地已有两百多家媒体报道、转载了这篇近万字的文章;美国、德国、法国、加拿大、俄罗斯、日本、新加坡和港、澳、台等国家和地区的三十多家主要通讯社、电视台和报刊,也在黄金时间和醒目位置作了报道、转载和评论。这就是著名经济学家、红旗出版社副总编辑黄苇町同志根据他2001年7月13日在中共中央党校所作报告的部分内容整理而成的《苏共亡党十年祭》。
展开
精彩书摘
    列宁强调党的思想统一,是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的。斯大林则把“思想统一”引申到不允许党员对党的具体政策有任何不同看法。其实早在20世纪40年代后期,在苏联已有人提出一些很好的经济改革建议。例如,在1948年,当时任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苏联部长会议第一副主席的沃兹涅辛斯基提出,要在经济领域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和价值规律,同时改革计划工作,减少对重工业特别是军工企业的拨款,使国民经济得以更好地平衡发展,使人民生活水平得到较快地提高。今天看来,当时能提出这种改革思路是很难得的。但因为遭到斯大林的反对,结果沃兹涅辛斯基不仅被解职,后来更被当作“列宁格勒反党集团”首领于1950年被枪决。而支持他的观点的人也难逃厄运。据不完全统计,从苏共十九大到1953年11月,苏联约有1000多名经济学家、科学家因此受到株连,被迫对自己曾赞同沃兹涅辛斯基的观点作出公开检查。<br>    当时在地方上也出现过一些要求改革的动向。比较典型的是在乌克兰的部分农业地区实行了包产到组的试验。
展开
目录
第一篇 历史在这里沉思<br>一、辉煌与凄凉,全在人心向背<br>二、列宁、斯大林时期的党群关系<br>三、当权力变成乐趣时<br>四、理论和实践脱节的恶果<br>五、东欧鼙鼓声犹在<br><br>第二篇 谁是苏共的掘墓人<br>一、“文明与宽容的革命”<br>二、祸起萧墙<br>三、上下级关系的畸变<br>四、执政能力为什么下降<br>五、“近亲繁殖”导致的退化<br>六、“忠诚”与特权挂钩带来鱼龙混杂<br>七、监督机制弱化使得腐败蔓延<br>八、党内干群关系疏远造成离心离德<br>九、戈尔巴乔夫和盖达尔<br><br>第三篇 反思俄罗斯改革<br>一、醒不过来的噩梦<br>二、持不同政见者的反省<br>三、是失误还是烟雾<br>四、政局开始变化<br><br>第四篇 我们为什么没有重蹈苏东覆辙<br>一、最大优势来之不易<br>二、患难相依筑就血肉联系<br>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深层含义之一<br><br>第五篇 执政党兴旺发达的关键<br>一、哀莫大于心死<br>二、国家变色从权力变质开始<br>三、重视群众的考察主体作用<br><br>第六篇 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承诺<br>一、中俄改革的本质差别<br>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改革的航标<br>三、要“锦上添花”,更要“雪中送炭”<br>四、警惕改革在中间环节变形<br>五、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写在我们的旗帜上<br>附录<br>只有腐败才能使我们亡党亡国<br>经济改革与反腐倡廉<br>市场化改革与反洗钱<br>转型期腐败与短期化行为<br>主要参考书目<br>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