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是一个风云激荡、思想多元化的世纪。科学主义、人文主义、工具理性,人的发展的个性化与社会化……种种思潮风起云涌、异彩纷呈。它们推动的社会变革大大地加速了人类的历史进程;古老的中国也在这个世纪在被动的状态下走向开放……这些思潮的影响是如此深远,以至今天。在新的世纪,我们又应当如何去继承和反思这些思潮呢?
当下,中国的大学日益壮大。然而,我们的大学生乃至我们的知识阶层在一些大是大非的重大事件面前并没有保持应有的清醒与个人的尊严。这种精神状况恐怕是基于对人类文明的知识匮乏或者误解……
有鉴于此,这套书对人类有史以来的经典的思想文献进行了选择性的汇集,以期为中国的社会生活尤其是大学教育提供一些基本的精神,为中国知识界尤其是大学生提供一些基本的观念和知识,以达致中国公民精神境域的提升。
展开
世界历史上的19世纪是个风云激荡的时代。
上个世纪启蒙运动在精神领域的突进经过世纪之交的法国大革命在本世纪引起了全球性的社会变革。经历多次革命、内战与80多年的政治动荡后,法国终于解决了宪政与民主、自由与平等的协调问题,建立起稳定的民主共和国。英国经过多次宪政改革,完善了政党政治,实现了普选权,完咸了代议制下由精英民主向大众民主的过渡。德国经过1848年革命与俾斯麦时代的渐进改良,也在本世纪内废除“反社会党人法”而实现了议会民主。这样,英国起源的近代自由宪政与美国起源的近代民主共和终于融会成为世界潮流,并通过俄国、土耳其的改革乃至日本明治维新、中国戊戌变法而影响到东方。同时,英国禁止奴隶贸易、美国废除黑奴制、俄国的农奴解放与日本的“四民平等”则结束了传统的身份制而建立了人权与契约自由的社会规则。上个世纪起源于英国的产业革命此时也借电力与通讯等惊世成就而登上一个新台阶,它一方面与近代科学互相推进,把人类对理性的自信进一步强化,同时导致“理性的异化”这种“现代病”,并引起浪漫主义等反理性思潮的反弹,另一方面它也以强大的力量推动市场经济及其相关的制度与价值体系向世界各地延伸,今天称之为“全球化”的这一过程实际上在那时已经开始。而19世纪40年代的两件事——英国军舰轰开虎门,古老的中国在被动状态下走向开放;马克思发出“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呼声,社会主义成为国际运动——则成为这一过程的两大标志。
正如这两大标志所象征的,现代文明的这一全球性挺进具有多元的性质,在19世纪它主要地表现为自由主义与社会主义两大世界性思潮的兴起。它们上承上个世纪启蒙运动中伏尔泰“理性法庭”与卢梭“情感法庭”的二元紧张,以及更早时代天主教文艺复兴中世俗化理性化潮流与新教改革中救赎伦理因信称义的二元悖反。它们体现了现代化进程对传统世界进行改造的巨大成功,以及这一现代化内部发展起来的深刻矛盾: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矛盾,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矛盾,人的发展在个性化与社会化两个层面上的矛盾,等等。这些矛盾的深刻性乃至终极性至今影响着当代世界,即使在其中一方严重受挫乃至引起“历史终结”之说的情况下仍然如此。
然而,这些矛盾的存在并不能遮蔽它们作为现代文明思潮所共同具有的一些基本价值。尤其在19世纪这个世界史上最终走出中世纪桎梏奠定现代化格局的关键时期,一方面自由主义与社会主义都发展到了十分典型或日(在今人看来)十分“古典”的形态,其双方:对立的程度是后来盛行“趋同论”、“修正主义”与“中间道路”的时代不可比拟的,但另一方面,这一时期它们作为“现代性”的两翼面对专制、奴役的传统世界,在争取自由、民主与基本人权的进程中有着近似的立场,即后来罗尔斯所说的“第一正义原则”。现代西方的民主制度,是古典自由主义者与古典社会主义一社会民主主义者共同推动的结果。19世纪英国社会主义者争取普选权的“宪章运动”六项主张,其中五项成了后来宪政改革的成果。19世纪俄国社会民主党人响亮地宣称“自由主义者忙于争取的‘抽象权利’”是人民解放所不可或缺的条件,并痛斥了那种所谓“公道的沙皇”优于西方“虚伪的富人民主”的警察民粹主义理论。同样是19世纪的美国南北战争中,“社会主义将军”魏德迈在马克思的赞许下为北方而战,为自由主义的胜利建立了功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