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国外建筑设计详图图集.15,山本理显设计实例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7112072050
  • 作      者:
    (日)山本理显设计工场编著
  • 出 版 社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5
收藏
内容介绍
    关于体系的思考<br>    山本理显<br>    首先,在进行建筑设计之前,我们必须要决定其构成要素。根据构成要素的不同组合创造出各种不同场所的特性。作为“琦玉县立大学”的构成要素,我们考虑并准备了多种不同的层。有预制混凝土柱廊的层;透明玻璃、爆炸过的玻璃的层;水平百叶、开孔百叶的层;不锈钢板的层;开孔板的层等,并且依据场所的特性的不同来选择使用不同的层,或根据这些层的不同组合去打造各种不同场所的特性。这种设计方法是我们在设计过程中总结出来的。最初的设计思想是考虑配合每一个场所的特性,每一次,对每一个空间都进行设计。但是在工作过程中进行得并不顺利。比如图书馆楼的窗框是否使用和教学楼一致的比较好,还有地面和墙壁的处理以及讲堂、办公室、食堂、教室等等,画多少草图也没有办法全部解决。对总建筑面积54000m2的这个巨大规模建筑的每一个细部,采用以往都由我一个人来控制进行的工作方法,实践证明是非常不切合实际的。<br>    促使我改变以往设计方法的契机是采用预制预应力混凝土(PC)柱子。将原来以7700mm间距配置的600mm×600mm的钢筋混凝土柱子3等分,变成200mm×600mm的柱型。因为只是受来自垂直方向的力,所以柱子可以变细。但是这样的调整使柱子的断面尺寸变得太细了,现场施工非常困难。所以单纯地为了提高施工精度,此时只能使用在工场加工好了的预制预应力混凝土柱。以7700mm的1/4的尺寸,即1925mm的间距排列柱子,也就是说产生了1925mm这样的模数。1925mm是柱子与柱子之间的中心间距。柱子的实际尺寸,如果加上面层准确地说应该是230mm,所以柱子与柱子之间的间距就应该是1695mm。如果以这个尺寸作为教室出入口的尺寸,假如考虑轮椅的话是最合适不过的尺寸了。所以1695mm这个尺寸看起来似乎的确很有根据似的。原本是希望建造柱子的实际尺寸小一些的高精度的建筑,因为这种几乎是单纯视觉上的理由而采用的预制构架的方法,结果却成为各种各样的依据和原因。不论是DPG玻璃的尺寸还是大屋顶的梁架也都遵从1925mm这个预制柱间的尺寸。并且外部的球形照明也沿用7700mm(1925mm×4)的网格模数,井井有条地布满整个建筑用地。当初为了使整个建筑的各个场所的特性更加引人注目,配合每一个场所进行了不同的照明效果的设计。结果,最终还是从那种强调单个场所特殊性的设计方法,转变到依靠统括全局的体系的设计方法上来了。也就是说,所有的构成要素都以1925mm或者7700mm的模数为依据进行配置,使该建筑的这种体系成为建筑表现的中心。因此,从施工方法到建筑策划,所有这些都受预制这种构架体系所诱导,建筑的各个部分都由该体系来决定。即,将预制的柱子、玻璃、百叶以及照明器具等这些建筑的构成要素,沿用依据预制构架产生体系所决定的模数进行配列、布置。于是,该预制构架的体系也就原封不动地成为这个大学在空间配置上的体系,同时受到这个空间配置体系的诱导,整个大学的教育体系也受到了极大的影响。<br>    “公立函馆未来大学”彻底地贯彻了这个设计手法。在竞赛方案的最初就是以预制预应力混凝土为前提的。以12600mm跨度配置的预制混凝土柱不仅仅只是这个建筑的构架方法,它还包含有教室和事务室的面积以及它们配置的方法,还有被称为工作室的大空间的性格以及与这个空间的配置和特性密切相关的大学的教育体系等等,它对于这些各种各样的关系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也就是说,建筑的构架体系和教育的体系是紧密相关的。通过利用这种设计手法使它们之间的关系得到了彻底解决。根据实际在这个大学任教的老师们反映,这个构架的体系其实就是他们所希望的教育体系。特别是那个被称为工作室的大空间,如何使它反映出教育的氛围,从最初开始就是我们设计人和在这个大学任教的老师们的共同目标。也可以这样认为,空间的意象和由该空间所能诱发起的活动意象从一开始就达到了一致。我认为所谓的建筑空间指的就是这个。建筑不仅仅只是单纯的物理空间,而是要承受各种不同的意象,并能够让这些意象在其中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也就是所谓的意象培养器。我们受到来自于建筑空间的刺激,并且进一步还会受到与这个空间有关联的各类人等的意象的刺激。所谓共同拥有空间的意象并产生共鸣指的就是这种现象。<br>    建筑是一种体系,即,建筑是由被决定了的构成要素和这些要素的组合,然后根据固定这个组合的规律而构成的。但是它并不只局限于空间的组合方法,它同时也是被该空间诱导出的活动体系。共同拥有空间的意象也是指共同拥有该空间中的活动意象。可以这样认为,体系这种考虑建筑的观点,是围绕空间的观点的体系化。
展开
目录
关于体系的思考 山本理显<br>第1章 设计<br>对谈1 围绕初期的3栋住宅 <br>谈话对象:伊东丰雄<br>山川山庄 1977<br>石井府邸 1978<br>藤井府邸 1982<br>第2章 表现 <br>对谈2 后现代表现形式盛行的时期 <br>谈话对象:伊东丰雄<br>GAZEBO 1986 <br>ROTUNDA 1987 <br>HAMLET 1988 <br>绿园都市 1992-1994 <br>熊本县营保田窟第一住宅区 1991 <br>山本诊疗所 1996 <br>第3章 体系 <br>对谈3 近几年来一直思考的问题 <br>谈话对象:伊东丰雄<br>岩出山町立岩出山中学校 1996 <br>埼玉县立大学 1999 <br>广岛市西消防署 2000 <br>公立函馆未来大学 2000 <br>刊载作品一览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