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民间住宅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7508429796
  • 作      者:
    王其钧, 谈一评著
  • 出 版 社 :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5
收藏
编辑推荐
  民间住宅,积累了普通老百姓们一代又一代人的文化内涵。都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我看来,一方水土,也能蕴涵出一方建筑。本书就对我国各地民间住宅作了个图文并茂地介绍,其中,主要介绍的是少数民族的特色住宅。值得建筑艺术爱好者们一一欣赏。
展开
作者简介
  王其钧教授,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美上术系,后在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获硕士学位,清华大学建筑学院获博士学位。现担任英国格拉斯高美术学院驻中央美术学院合作办学项目英方负责人,并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其著作颇丰,曾荣获“国家图书奖”等奖项。主要著作有:《古今建筑》少年儿童出版社,1993年;《中国民居》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1年;《中国古建筑之美:民间住宅建筑》中国台湾省光复书局,1992年;《中国传统民居建筑》中国台湾省南天书局,1993年;《中国传统民居建筑》香港三联书店,1993年;《图说中国文化形象:中华名居》广西教育出版社,1997年;《古往今来道民居》中国台湾省大地地理文化科技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中国民间住宅建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年;《图说民居》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年;《华夏营造——中国古代建筑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永恒的辉煌——外国古代建筑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展开
内容介绍
  这是一套雅俗共赏、工具书性质的建筑知识系列图书,作者以全面系统、全新的角度解析中国传统建筑的历史、进程、构架、细节处理、风俗、风水、装饰等。本书以彩图和照片生动有趣地介绍了中国民间住宅。读者对象:建筑研究者、建筑工作者。
  传统居民中丰富的文化内涵,是我们的先辈在当时以农耕为主的旧时期,通过一代又一代人的智慧积累所创造出的,并被人们发挥到了极致。中国的皇家建筑,一般都是在木构架上使用影画,只有极少数的建筑物使用了木雕。但是在居民中,不仅木雕随处可见,而且还有极其复杂的砖雕和石雕。而民居中木雕的内容题材广泛,人物、山水、花鸟应有尽有。像浙江东阳,安徽歙县、黟县等处居民中的雕刻都极尽精美。
展开
精彩书摘
  德朗上寨位于贵州省雷山县城北17公里处,是一处著名的苗族村寨。
  德朗上寨的村前是流入丹江的一条清澈见底的溪流,溪流之上有一座风
  雨桥,两岸的水车一个接一个。德朗上寨被群山环抱,村寨中全都是木质的
  传统干栏式住宅。寨子中,有五条用鹅卵石和青石板铺成的街道通向村寨的
  中央。寨子的东、西、北三面有寨门,是门楼的形式。
  寨子中的民居都是歇山屋顶,大都高三层。底层是高干栏的形式,作为
  饲养家畜的地方。二层是家庭的主要活动空间和卧室,火塘就设在这里。屋
  外的栏杆往往做成美人靠的形式,供人们纳凉休息,苗族人称此为“豆安息
  ”。三楼是贮藏空间,有时也安排一两个小型卧室。
  寨子中有两个小广场,村民们称此为“铜鼓芦笙场”。广场用鹅卵石和
  青石铺地,并组成纹样,中心是古代的铜鼓太阳纹面的图案,青褐色调的十
  二道“光芒”,向四周伸展。P12
展开
目录
总序
前言

A 11 暗八仙

B 12 白族德朗上寨
13 白族祭祀空间
14 白族民居大门
15 白族民居的朝向
16 白族民居的构成单元
17 白族民居的外墙装饰
18 白族民居的照壁
19 白族三坊一照壁
20 白族四合五天井
21 半月楼
22 北京四合院

C 25 苍坡村的风水
26 苍坡村的文房四宝
27 苍坡村溪门
29 曹家大院
31 朝鲜族民居的特色与室内布局
32 朝鲜族民居的院落
33 朝鲜族民居的造型
34 承启楼
36 出丁
37 初溪村
39 垂花门

D 40 傣族民居
41 傣族民居的室内空间
42 单体土楼
43 单元式方楼
44 单元式圆形土楼
46 党家村的街巷布局
47 党家村的民居设计
48 党家村的选址
49 党家村的御敌堡垒
50 党家村的院落布局
51 党家村的院落设置
52 党家村民居的文星阁
53 党家村民居的装饰与匾额
54 倒座房
55 吊脚楼
57 丁村民居
59 东生围
60 独立式窑洞
61 独立影壁

E 62 鄂伦舂族皮帐篷

F 63 方楼的造型
64 风车楼
65 风狮爷
66 福建闽清民居
67 福建土楼的大门
68 佛山东华里民居群

G 69 干栏式民居
71 赣南围子
72 赣南围子的成因
73 赣南围子的大门
74 赣南围子的分布
75 赣南围子的名称
76 赣南围子的墙体材料
77 赣南围子与客家人
79 赣南新围
80 广亮大门
81 广州陈家祠堂
82 贵州石板房
84 贵州石板房的构架
85 贵州石板房的优点
86 贵州石板房的造型
87 贵州石头寨
88 贵州原始石板房

H 90 哈萨克毡房
91 哈萨克毡房平面
92 后罩房

T 93 晋单坡顶民居
94 金门民居
95 金门民居的禁忌宫前祖厝后
96 金门民居的院落组合
98 金门琼林村
99 金门山后村
100 金门水头村
101 锦江楼
102 锦江楼的特点
103 近云山合
104 金柱大门

K 105 开平的众人楼
106 开平碉楼的分布
107 开平碉楼的历史
108 开平碉楼的楼体
109 开平碉楼的挑廊和屋顶
110 开平碉楼的意义
111 开平碉楼的种类
112 开平住宅式碉楼
113 槛挞衣
114 康百万庄园
115 靠崖式窑洞

T 116 李春烨的尚书第
117 李春烨宅的特色
118 丽江民居大门的设置
119 丽江民居的坊
120 丽江民居的两层楼房
121 丽江民居的铺地
122 丽江民居的厦子
123 丽江民居的院落组合
124 丽江民居的照壁

M 125 蛮子门
126 蒙古包的哈那
127 蒙古包的抗风
128 蒙古包的门
129 蒙古包的陶脑和乌那
130 蒙古包的毡毯
131 蒙古族的搬迁
133 蒙古族的居住习俗

N 134 楠溪江的民居
135 楠溪江芙蓉村东门
136 楠溪江芙蓉亭
137 内通廊式方楼

P 138 平遥民居
139 平遥民居上的风水影壁
140 坡地民居

Q 141 齐云楼
142 清水脊
143 渠家大院
144 渠家大院的历史
145 泉州民居
146 泉州民居的天井

R 147 如意门

S 148 山区民居的布置
149 双面厅
150 水面出挑
151 水院
152 四川民居
153 苏州民居

T 154 塔吉克民居
155 土楼的三合土墙体

W 156 皖南民居的院落组合方式
157 皖南民居的造型
159 望兄亭与送弟阁
160 围拢屋
161 围拢屋的大门与门厅
162 围拢屋的龟背
163 围拢屋的横屋
164 围拢屋的上厅
165 围拢屋的围屋
166 围拢屋的正立面
167 围拢屋的中厅
168 围拢屋前设置
169 围拢屋与半月楼
170 维吾尔族和田民居
172 维吾尔族和田民居的阿克赛乃
174 维吾尔族和田民居的阿以旺
176 维吾尔族和田民居的辟希阿以旺
178 维吾尔族和田民居的开攀斯阿以旺
181 维吾尔族民居
182 维吾尔族吐鲁番民居
183 维吾尔族伊犁民居
184 五凤楼
185 五行山墙

X 186 西江苗寨
187 西双版纳傣族民居
189 下沉式窑洞
190 下沉式窑洞的顶部处理
191 下沉式窑洞的下沉幅度
192 下沉式窑洞的院落形式
193 下沉式窑洞的用水
194 小门楼
195 协纪辨方书
196 悬鱼

V 197 燕翼围
198燕 翼围的防御功能
199 窑洞的封檐与挑檐
201 窑洞的类型
202 窑洞的门窗立面
203 窑洞的平面组合
204 窑洞的室内布置
205 一颗印民居
206 一码三箭
207 倚桥
208 影壁
209 游廊
210 有顶的天井
211 雨伞楼
212 圆楼的瓦面铺设
213 粤中竹筒屋的空间
214 粤中竹筒屋的种类

Z 216 藏族民居
218 藏族民居的经堂
219 藏族民居的梁柱构造
220 藏族民居的特点
221 藏族民居的雨搭
222 藏族住宅群
223 栅栏墙架
224 漳里村
225 漳州土楼
226 浙江民居
227 正院与偏院
228 住宅风水

230 索引
234 后记
236 参考书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