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br>译者序<br><br>第1章 概述<br>1.1 采用新方法进行生物除磷的必要性<br>1.2 本书的目的<br>1.3 历史背景<br>1.3.1 第一次发现“过量吸磷”<br>1.3.2 微生物学研究: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genus<br>1.3.3 Barnard和南非:第一座实际处理构筑物<br>1.3.4 Rensink:释磷与吸磷的关系<br>1.3.5 生化模型的发展<br>1.3.6 硝酸盐的存在:利还是弊?<br>1.3.7 模型:逐步发展<br>1.3.8 荷兰的生物除磷技术:广泛应用<br>1.4 生物除磷的优点与缺点<br>1.4.1 生物除磷的优点<br>1.4.2 生物除磷的缺点<br><br>第2章 生物除磷基础<br>2.1 导言<br>2.2 生物除磷过程的量化解析<br>2.3 聚磷菌的微生物学基础<br>2.4 生物除磷过程中的生化反应<br>2.5 污泥中的磷组分<br>2.6 释磷与吸磷实验<br>2.7 生物除磷过程的环境影响因素<br>2.7.1 温度<br>2.7.2 pH<br>2.7.3 进水组分<br>2.7.4 硝酸盐和氧<br>2.7.5 污泥负荷与污泥龄<br>2.7.6 厌氧停留时间<br><br>第3章 生物除磷系统模型的设计<br>3.1 静态模型<br>3.1.1 导言<br>3.1.2 经验模型<br>3.1.3 Henze、Scheer和Smolders的方法<br>3.2 动态模型<br>3.2.1 导言<br>3.2.2 生物除磷动态模型中的子过程<br>3.2.3 动态模型的比较<br><br>第4章 生物除磷处理构筑物<br>4.1 导言<br>4.2 生物除磷工艺<br>4.2.1 主流工艺和侧流工艺<br>4.2.2 连续或间歇式厌氧段<br>4.2.3 单独反硝化池的存在<br>…………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