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br>1.1 我国抗震设计规范的演变<br>1.2 2001抗震设计规范修订简介<br>1.3 2001抗震设计规范的审查意见<br>1.4 2001抗震规范试设计结果简介<br>第二章 抗震设防目标、依据和标准<br>2.1 引言<br>2.2 我国部分城镇地震烈度的概率统计分析<br>2.3 建筑抗震设计中地震影响的确定<br>2.4 建筑抗震设防分类原则及其设防标准<br>第三章 建筑结构抗震概念设计<br>3.1 引言<br>3.2 国外设计标准对抗震概念设计的规定<br>3.2.1 国际标准ISO 3010<br>3.2.2 美国建筑统一规范UBC 97<br>3.2.3 结构用欧洲规范Eurocodes 8<br>3.2.4 日本建筑基准法:BSI.<br>3.3 不规则建筑的判别和设计要求<br>3.4 对非结构构件的要求<br>3.5 结构计算分析要求<br>第四章 抗震建筑的场地条件<br>4.1 引言<br>4.2 场地分类和设计反应谱的特征周期<br>4.3 发震断裂对工程结构的影响<br>4.4 岩浆岩硬夹层场地的评价<br>4.5 液化判别和液化震陷<br>4.5.1 预估液化震陷经验公式<br>4.5.2 阪神地震的液化特点<br>第五章 结构抗震计算<br>5.1 引言<br>5.2 不同阻尼比和长周期的设计反应谱<br>5.3 用于时程分析的地震记录选择方法及其应用<br>5.4 结构的偶然偏心和地震扭转效应<br>5.5 基于概率的构件抗震验算表达式<br>5.6 建筑结构抗震变形验算限值<br>5.6.1 层间弹性位移角限值<br>5.6.2 层间弹塑性位移角限值<br>5.7 建筑结构静力弹塑性分析方法<br>5.7.1 原理和计算实例<br>5.7.2 分析方法的改进<br>第六章 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br>6.1 引言<br>6.2 混凝土延性框架抗震设计方法<br>6.3 混凝土延性抗震墙的设计方法<br>6.4 框架梁柱组合件抗震性能试验和分析<br>6.5 延性混凝土剪力墙的试验和分析<br>6.6 单层钢筋混凝土柱厂房柱间支撑的抗震设计<br>第七章 砌体和砖混结构抗震设计<br>7.1 引言<br>7.2 带构造柱墙体抗震承载力验算方法<br>7.3 砖组合墙结构的设计方法<br>7.4 底部框架砖房托墙梁试验和分析<br>7.5 底层框架砖房抗震试验<br>7.6 底部两层框架砖房的抗震试验<br>第八章 钢结构抗震设计<br>8.1 引言<br>8.2 美日钢框架节点设计的改进<br>8.3 美国钢框架设计的改进<br>8.3.1 北岭地震前后钢框架连接的试验<br>8.3.2 SAC暂行指针:钢框架设计评述与修改<br>8.4 日本钢框架设计的改进<br>8.4.1 钢结构梁端混合连接法<br>8.4.2 《钢结构工程技术指针》的新工法<br>第九章 基于使用要求的结构抗震设计<br>9.1 引言<br>9.2 隔震与消能减震结构的设计<br>9.3 橡胶隔震支座力学性能试验<br>9.4 消能减震结构的设计<br>9.4.1 基本设计方法<br>9.4.2 粘滞阻尼消能减震体系<br>9.5 消能减震在抗震加固工程的应用<br>9.6 非结构构件的抗震设计<br>9.7 建筑附属设备抗震设计的楼面谱<br>第十章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建议<br>10.1 抗震设计规范增补优化条款的建议<br>10.2 场地条件对地面运动峰值加速度的影响<br>1O.3 多高层钢结构弹塑性位移的实用计算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