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解释意义内容,我们必须从考古学记录的联系和对立中进行抽象总结。我们需要更仔细、更严谨地在不同类型的资料中发现更多的关联信息。麦克吉(McGhee 1977)对加拿大北极地区土勒(Thule)文化中的史前考古学遗存的分析是典型的关联、情境分析例子。意义在分析中得以确定,不同活动的结构之间的关联也因此建立起来。最初他观察到:象牙和海豹的骨骼常常和由鹿角做成的鱼叉头共存。为了理解这种二分现象,麦克吉考察了土勒文化中其他包含象牙和鹿角的组合。象牙总是跟捕捉海象的器物联系在一起,包括滑雪眼镜、独木舟部件和狗链等。而另外的象牙制品则与女性或者冬天的活动相关,包括针线盒、顶针、女性装饰品以及小型的女性人鸟雕像。而另一方面,鹿角和陆地的哺乳动物相关,特别是驯鹿、男人和陆地的夏季生活。因此在鹿角和象牙的情境关联就表现为:“陆地:海洋”相当于“夏季:冬季”,或“男人:女人”,或“鹿角:象牙”。鹿角和象牙被用作不同的狩猎工具或武器并非由功能性原因决定的现象进一步支持了差异的结构性组合的假设。而且,民族志和历史材料都表明,因纽特人对他们环境的概念恰恰以陆地和海洋的两分法为中心。驯鹿和海豹的肉甚至都不会在同一个陶罐中煮食。而女性与海豹和陆地、男性与夏天生活之间的关联,在因纽特的历史传说中也有证据。这些证据与考古学资料在本质上并没有显著差异——它不过为假定的结构及其意义提供了更多的情境信息。
麦克吉的分析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例证用来说明,只要与情境和内容的分析结合起来(即土勒文化中象牙、海豹、女性之间的关联),结构主义分析也有可能走向严谨。所以我们有理由期待,随着逐步剥除考古科学“严谨性”的神秘色彩,包含着对意义的指定的结构主义分析将会变得越来越常见且被人接受。
P49
展开
《美国人类学家》
“本书真诚而意味深长的努力目标,不仅仅在探求以人类过去为研究对象的考古学的基本原理,同时也在思索考古学研究在我们自身所处的时代的知识活动中的地位。”
《泰晤士报文学评论增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