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建设项目景观影响评价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7802090202
  • 作      者:
    毛文永编著
  • 出 版 社 :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5
收藏
作者简介
  毛文永,男,1942年生,内蒙古自治区固阳县人,北京工业学院化工系毕业,大学学历。先后从事过军工科研、环境化学分析和软科学研究工作。有多项科研成果获中国科学院和原国家科委奖励,为国务院颁证的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对自然科学有突出贡献的科学家。曾参与《国家环境保护“八五”计划和十年规划》和《中国环境保护行动计划》编制,《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主要执笔人。出版《环境污染与致癌》、《环境·生活·健康》、《改善生态环境》、《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全球环境问题与对策》、《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概论》等著作。现任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境保护总局环境工程评估中心总工,研究员。
展开
内容介绍
  《建设项目景观影响评价》为景观美学资源的保护而作,为推进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深入发展而努力。书中简介了景观、景观美,景观美的欣赏和评价景观美学影响等基本内容、方法,提供了很多建设项目景观美学影响评价的实例,可供从事环境影响评价的科技和管理人员参考。景观美和景观审美是社会生活中人们的普遍需求和偏好,《建设项目景观影响评价》亦可供环境保护教学、培训和一般科技人员、大中专业院校师生或具有一定文化知识水平的公众参阅。
展开
精彩书摘
  1.1.4不同社会经济发展时期的景观美
  人类对景观的认同和选择有两个最为重要的因素:一是实用,二是美。景观虽然主要是满足人的精神需求,但它从来都离不开实用,离不开对物质生活的作用。美本身也是一种用途,是用于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同时,实用能带来愉悦,因而也是一种美,美和实用常常是互相关联的。
  如果将人类社会发展进程分为原始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4个阶段,那么各个时期的人类选择的“满意景观”是不同的。
  以采集和狩猎为生存手段的原始人,食不果腹,衣不蔽体,常常还受到野兽的袭击,自然的摧残。因而,选择的生存环境多是山地与平原交界带或河谷平原等边缘地带和相对闭合的环境。边缘地带生境复杂,动植物多样性高,有较好的狩猎和采集条件以果腹;相对闭合则有利安全防守;河流不仅易于取水,而且还是天然屏障;山崖形成小气候,可以避风挡寒。这些有利生存的条件,形成原始人类的满意生境和景观取向。
  农业时代,社会分为下层的农民和上层的贵族地主,产生了有闲阶级。上层贵族和地主不再有饥寒之虞和风霜之苦,产生了较高的精神需求,有能力和有条件去欣赏自然美和农耕景观美,并因此产生了田园艺术、山水画、田园诗和小型园林艺术。此时期园林艺术的特点是将自然搬到自己的庭院,追求人工雕琢下的自然美,堆假山、修花圃,讲究精修细剪,务求符合主人的理想。这是一个以唯美为特征的时期。
  工业革命使社会和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城市扩大了,工人阶级产生了,大量城市人口出现了。巨大的城市隔绝了人与自然的联系,工业化生产排放的废气、废水又恶化了城市的环境,进而损害了城市居民的健康。于是,将城市的某些部分辟为公园,就成了满足人们向往自然的愿望的一种方式。此时人们对公园的要求不仅是美观,而且要清洁,还要具有一定的生态功能,既能起到净化空气和水体的作用,又能达到怡悦心情和回归自然的满足。少数富人则不满足于城市公园的狭小天地,而是寻求高山避暑、海滨度假等更为广阔的空间来满足其对环境美的追求,于是阳光、海水、沙滩这类农耕时期无利用价值的景观陡然间身价倍增,成为重要的旅游资源。新兴的旅游业是以景观美为资源基础的。旅游业的兴起和迅速发展,也表明人类对自然景观的需求日益增长。在人类为温饱奋斗的时期,只有少数人以美为追求目标,大多数人以功利致用(即有用)作为判别景观的标准;当人类解决了温饱问题之后,精神需求就上升到第一位,美就成为大多数人的追求目标,而且这种追求是无止境的。
  ……
展开
目录
1 景观的基本概念
1.1 美学意义上的景观概念
1.2 地学概念中的景观
1.3 文化层次上的景观
1.4 生态学意义上的景观

2 景观评价的美学知识
2.1 美学基本认识
2.2 美学研究的范围与分类
2.3 美的本质
2.4 美的构成要素

3 自然景观美
3.1 自然景观美的实质
3.2 自然景观美的特征
3.3 自然景观形象美
3.4 自然景观色彩美
3.5 自然景观动态美
3.6 自然景观朦胧美
3.7 生态美

4 人文景观美
4.1 中国人的景观理论与实践
4.2 山水画与景观憧憬
4.3 园林
4.4 风景名胜

5 景观审美
5.1 审美感知与审美心理
5.2 景观的美感
5.3 景观审美方法
5.4 景观审美能力的培养

6 景观评价
6.1 景观美学评价学派
6.2 景观评价中的形式美
6.3 景观评价的目的与任务
6.4 景观资源的类型与价值评价
6.5 评价方法
6.6 建设项目景观影响评价

7 城市景观评价
7.1 现状与问题
7.2 城市风貌与城市景观
7.3 城市景观评价一般问题
7.4 城市景观现状评价
7.5 城市建设项目景观影响评价
7.6 南京城市风貌与景观分析
7.7 北京城市岁月与景观分析
7.8 青岛市跨海大桥建设项目景观影响分析
7.9 实例:GT水泥厂景观影响评价
7.10 实例: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景观影响评价
7.11 实例:上海轨道交通明珠线工程景观影响评价
7.12 实例:杭州绕城公路南段工程景观影响评价
7.13 实例:武汉铁路建设项目对东湖风景区的影响评价

8 山岳景观评价
8.1 山岳风景评价指标与方法
8.2 山岳风景旅游资源评价
8.3 山岳景观资源评价示例——五龙山风景名胜区建设项目
8.4 JFDC水泥厂景观影响评价

9 公路建设项目景观影响评价
9.1 公路景观一般概念
9.2 公路项目景观评价的实施
9.3 公路景观保护措施与景观规划
9.4 实例:江阴长江公路大桥项目景观影响评价
9.5 实例:水任至南宁段公路景观影响评价
9.6 实例:南宁至友谊关公路项目景观影响评价
9.7 实例:广州市北部地区高速公路景观影响评价
9.8 实例:铜陵至汤口公路景观影响评价
9.9 青藏线格唐段铁路项目景观影响评价
9.10 青藏铁路唐拉段景观影响评价
主要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