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遮蔽的美丽:中国女红文化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7305046116
  • 作      者:
    胡平著
  • 出 版 社 :
    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6
收藏
编辑推荐
  女红这个词蕴含很多的意义和价值观念,品德性情、持家技能、审美趣味是其三大核心意义。本书尝试以文化人类学的概念和方法,通过田野调查和文献分析来构架女红文化理论的叙述方式,借助大量真实而生动的女红图片与田野影像资料直观地呈现和强化这一理论表述。
展开
内容介绍
  中国女红对于构筑整个中国文化的性格有着不可低估的意义。本书对女红的文化功能、人文意蕴、文化类型、艺术特性等基本问题作了全景式的扫描。功能论指出女红的功能特点是“一品多能”;文化论指出了女红的符号特性并提出“女红文化丛”的概念;类型论提出了“趣味文化圈”的概念;艺术论则分析了“朴素的善”与“悦目的美”是女红作为一种艺术的精神创造动机,指出女红艺术就是“诗化的图像”,论述了女红优雅、含蓄、婉约的女性气质之特征。
  本书尝试以文化人类学的概念和方法,通过田野调查和文献分析来构架女红文化理论的叙述方式,借助大量真实而生动的女红图片与田野影像资料直观地呈现和强化这一理论表述。
展开
精彩书摘
  女红,可以说是一部内容丰富、包罗万象、充满魅力的书本。要打开它
  、读懂它就得先找到一种导读工具和阅读方法。否则,漫无边际、无所归依
  ,遑论读懂它的奥秘。本书对女红文化的论述大致沿着以下层面进行。
  文化的层面是本书论述的基本层次。
  1.女红作为从中国农耕文明孕育发展起来的一种文化形态和样式,经过
  几千年的延续、衍化,已逐步形成其独特的文化品格和风貌。她在整个中华
  传统文化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讨论这种上升为文化形态的女红是本文
  立论的背景层次。
  2.女红与传统文化的发展密切相关。“男耕女织”是我们描述传统民间
  社会生活图景的概括和缩写。但是,这一概括又为上层文化意识形态和观念
  所认同并加以强化。上层文化中强势的主流的精致的一系列价值观念与行为
  规范,如伦理道德、礼乐制度、社会风尚等,都自上而下地制约、影响、塑
  造着女红的形态和特征。
  3.从宫廷到民间,对女红的推崇自有其不同的侧重点。以宫廷而言,历
  代皇帝重农桑劝耕织是从立国治民的角度来考虑女红的地位与作用;而民间
  则把女红定位于最直接的生存之需和持家之本的手段。可能这是女红最本质
  、最基本的功能。下层的民间的观念与上层的意识形态互相交织、互为依存
  ,共同形成中华文化整体的价值观念和社会心理。
  4.如果狭义的“女红”只是缝补织绣等“针线活”的话,那么,它在“
  垂衣裳而治天下”的时代就远远超出其基本的物质功能,而具有了一种更为
  宏阔的精神功能了。所以说,广义的“女红”不仅在形式、品类上延伸丰富
  起来,在内涵上也延伸为层次丰富的文化意趣和观念形态。
  5.正如其他的文化创造一样,女红的创造也被上层主流文化固着于神话
  的框架之内。神话作为一种兼具文本性和口承性特征的文化形式,成为沟通
  下层民众文化与上层贵族文化之间的最有效形式。再神奇、美丽、精致的神
  话文本也无法脱离它的根基,即民间那些广为流传、形态各异、传唱千古的
  故事和民谚。中国女红从其最粗朴的形式一直上升到最精致的形式而成就了
  中华文化那丰厚瑰丽的风貌,她最原始的生命力还是来自于民间妇女那些源
  源不断的创造,来自于她们对生命的渴求和礼赞。
  艺术的层面是本书论述的特别层面。
  1.女红艺术是其上升为文化形态的原点(起点)。她的价值不仅表现在经
  济文化以及伦理的、教育的等一般性社会文化之中,更表现在审美的、艺术
  的精神文化之中。
  2.要讨论女红在艺术上的价值和特征,就不能不从其最基础、最简洁的
  形态——民间女红人手。因为不论是女红的基本艺术语言、手法,还是其种
  类、技法及其演化的规律,都可以通过民间女红这一最原始、最明了的模型
  反映并凸显出来。如果说民间艺术是一个生命机体的话,那么通过对民间女
  红这一重要部位的剖析就能从整体上有效地把握民间艺术乃至传统艺术的基
  本特征和规律。
  但是这一角度的前提是对女红文化类型的言说,即社会阶层只是一个社
  会系统的结构元素,统摄这个结构系统之内各种观念和价值的即是所谓的主
  流意识形态或主流文化。这个具有统摄意义的价值观有两个特点:一是超阶
  层性;一是恒量性。它的变化十分缓慢,而阶层的主体是变量。
展开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女红的功能
一、家庭:女红文化功能实现的第一场域
二、男耕女织的社会生活图景
三、妇仪妇德的载体

第二章  女红的人文意蕴
一、诗文中的女红
二、信仰中的女红
三、风俗中的女红

第三章  女红的类型
一、女红的文化类型
二、女红的形态

第四章  女红的艺术
一、女红何以成为艺术
二、女红作为女性生活的艺术化表达
三、女红的艺术语言特征
四、女性气质与艺术语言
结论:遮蔽的美丽
附录:田野手记
寻访浏阳夏布
苏州光福的绣女
乡村的影像:山东鄄城女红调查
顺德自梳女的口述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