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空调工程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7111186958
  • 作      者:
    黄翔主编
  • 出 版 社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6
收藏
作者简介
  黄翔,1962年7月生。北京市人,西安工程大学(原西北纺织工学院{副校长,教授。1982年7月毕业于黑龙江商学院,哈尔滨商业夫学》制冷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1993年3月获西北纺织工学院《现西安工程大学)暖通空调专业工学硕士学位,{982年8月~1986年6月在商业部设计院《现国内贸易工程设计研究院)从事制冷空调工程设计。1986年6月至今在强安工程大学任教,为该校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原供热通风及空调工程专业》讲授“空气调节”课程20年。现任中国制冷学会理事;中国制冷学会空调热泵专业委爨会委员:中国制冷学会继续教育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纺织工程学会空调除尘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西安制冷学会理事长。长期致力于纺织空调除尘技术的研究,主编的《纺织空调除尘手册》获中国纺织工业协会2005年度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研发的“PX型空调用离心式喷嘴”和“流体动力式空调喷水室”等产品.获国家专利。并已在国内纺织厂推广应用。近10年来。结合我国西北地
展开
内容介绍
    《空调工程/21世纪高等教育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系列规划教材》共有14章,以空调的基本原理、空调设备、空调系统及空调应用为主线,紧密围绕空调“工程”的知识内涵,系统介绍了湿空气的焓湿学基础,空调负荷计算与送风量的确定方法,空调基本原理及处理过程,空气热湿处理及净化处理设备,空调系统,空调区的气流组织和空调风管系统,空调水系统,空调冷热源的选择,空调系统的运行调节,空调系统的测试调整与运行管理,空调系统的节能、监测与控制,空调工程应用实例。本教材在技术上体现一个“新”字,充分反映国内外空调技术领域的新理论、新设备、新系统及新成果,并注重与国家现行的规范、标准、技术措施及全国勘察设计注册设备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接轨;在内容上体现一个“用”宁,注重对学生基本技能的培训,为学生提供空调工程设计应用方面必备的知识;在形式上体现一个“便”字,深入浅出,图文并茂,每章后均配有思考题与习题、参考文献.并标明可供选择讲授的章节,便于自学和实践。
    《空调工程/21世纪高等教育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系列规划教材》适合作为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的教学用书,也可供暖通空调设计、制造、施工安装及运行管理人员参考,还可作为全国勘察设计注册设备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暖通空调专业)的复习参考书和全国制冷空调继续教育教材、工程师职称考试用参考书。
展开
精彩书摘
   1.1.2  空气调节技术的发展趋势
  展望2l世纪空调技术的发展,“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和获取趋于自然条件的舒适健康环境”必将是空调技术发展的总目标。节约能源仍将是保护环境、促进空调发展的核心,而空调系统与设备的变革以及运行管理的节能与品质的提高,则是深入发展方向。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现代空调的发展,既是节能技术、空调技术的发展过程,又是一个控制不断加强、精确、深化的过程。现代空调有两个发展方向:一是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二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这两方面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促进、相互联系的。空调技术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要求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为空调技术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提供了保障。因此,以下四个方面应是今后研究和发展的重点。
  1.能源的合理利用
  目前,我国供暖空调所消耗的能源总量已超过一次能源总量的20%,我国一次能耗总量约占世界总耗量的11%。尽管目前人均耗量仅为世界人均耗量的l/2。但若达到世界人均耗量水平,也将对世界能源带来严重的影响。因此,一方面要不断提高空调产品的性能,降低能源消耗;同时,要促进利用余热、自然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产品的开发与应用。应优先采用蒸发冷却和溶液除湿空调等自然冷却方式。另一方面,要认真研究制冷空调用的能源结构,特别是民用/商用空调大量使用以来,由于负荷的不均衡性,对电力供应带来的严重影响。这样不但要大力提倡蓄能空调产品的研制与应用,更重要的是研究天然气在空调工程中的合理利用问题。
  热泵具有合理利用高品位能量,综合能源效率高;供暖区无污染,环保效益好;夏季可以供冷,冬季可以供暖,一机两用,设备利用率高;以及使用灵活,调节方便等特点。因此,我国热泵空调发展迅速,lOokw以下的中小型空调装置中,热泵占50%以上。同时,人们不断深入研究低温热源热泵效率的提高,空气源热泵的除霜,以及各种低品位能源的利用(包括热回收)等问题,并取得良好效果,各种地源热泵空调的研究与应用就是一个实例。鉴于我国在使用热泵对节能与环保方面带来的明显效果,今后应大力发展热泵技术。
  2.室內空气品质的改善
  工业的发展,使危害人体健康的各种微粒与气体不断增长,人类健康所需的空气净化技术已迫在眉睫。因此,应大力研究开发捕集效率高、价廉,而且便于自净的技术与设备。加强对纤维过滤技术、静电过滤技术、吸附技术、光催化技术、负离子技术、臭氧技术、低温等离子技术等空气品质处理技术的研究。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改善人居环境水平成为当今社会关注的问题。人们不但要关心室内空气环境的改善,而且要关心城市,特别是小区空气环境的改善.这些均是对空调行业的展望。因此,将室内空气热湿环境控制技术,空气洁净控制技术和计算机调控技术三者相结合,促使舒适空调迈向健康空调,应是今后空调发展的方向。
  3.加强信息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在空调行业的应用
  计算机的发展,全面促进了空调事业的发展,而空调事业的发展也越来越离不开计.算机技术或者说信息技术的支撑。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和人工智能技术(包括控制和管理)是研究和应用的重点,从20世纪70年代末国内就着手此方面的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绩。今后,一方面应十分关注和促进实现包括分析计算、设计、制图为一体化的CAD技术体系,服务于工程设计,特别是方案设计和产品制造,以改造传统设计方法,另一方面,促进人工智能技术在空调制冷设备与系统控制和管理方面发挥良好作用,逐步提高和完善制冷空调和设备与系统的集中控制与管理系统、智能园区系统以及城市冷热能量供应与管理系统等,使之在保证人居环境品质、完善防火安全、促进设备自动化以及节能降耗等方面扮演重要角色。
  信息技术与现代自动控制技术相结合,已经或正在给空调技术的发展带来新的活力。计算机自动控制技术与变频技术相结合,在空调领域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变风量、变水量和变制冷剂流量系统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取得飞速发展的;模糊控制家用空调器是计算机技术与模糊控制技术相结合的产物;预计不久的将来,将会出现神经网络控制空调器。
  4.加强标准化建设
  我国已加人世界贸易组织(WTO),对制冷空调行业来说,在外贸出口的扩大和外商直接投资的进一步增加等方面均将带来积极的影响。我们应充分认识到,技术法规和标准是提高生产效率、保证产品质量和推进国际贸易必不可少的手段和依据。对于空调行业来说,虽然已经制定了相当数量的产品标准、测试标准和设计及施工验收规范,在标准化工作上取得了很大成绩,但因种种原因,标准水平参差不齐,标准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因此,加强标准化建设也是空调行业的重要任务.我们应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我国制定的标准必须符合国情,同时要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和促进国际贸易,以及保护国家利益。
  1.2  空气调节的定义及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1.2.1  空气调节的定义
  开利博士和克勒谋工程师对空气调节的最早定义是:“空调的主要功能应该包括:①加热或降温,能够调节空气温度;②加湿或减湿,能够调节全气湿度:
  ③能够使空气具有一定的流动速度;④能够使空气具有一定的洁净程度。”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术语标准》(GB50155一1992)将空气调节定义为:使房间或封闭空间的空气温度、湿度、洁净度和气流速度等参数,达到给定要求的技术。即空气调节的意义在于“使空气达到所需要的状态”或“使空气处于正常状态”。人工调节空气温度、相对湿度、空气流动速度及清洁度(简称“四度”),以满足人体舒适和生产工艺过程的要求。
  现代空调已从控制温湿度环境工程步人了对空间环境的品质全面调节与控制阶段,即所谓的人工环境工程阶段。现代技术发展有时还需要对空气的压力、成分、气味及噪声等进行调节与控制。由此可见,采用技术手段创造并保持满足一定要求的空气环境,乃是空气调节的任务。所谓的技术手段主要是:采用换气的方法保证内部环境的空气新鲜;采用热、湿交换的方法保证内部环境的温湿度。以及采用净化的方法保证空气的洁净度。因此,一定空间的空气调节并非是封闭的空气再造过程,而主要是置换和热质交换过程。
  根据可持续发展理论,我们可以对空调重新定义,即“空调就是要以最少的能耗,创造健康、舒适的室內环境,同时保护我们的地球环境。”
  1.2.2  空气调节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空气调节是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以热力学、传热学和流体力学为主要理论基础,综合建筑、机电等工程学科的发展成果而形成的一个独立学科的分支,专门研究和解决各类建筑内部工作、居住、生产和科学试验所要求的空气环境。
  空气调节技术涉及的主要内容包括:内部空气环境各项参数控制指标的确定;影响内部环境空间的各种内外干扰量(通常主要指热、湿负荷)的计算;各种空气处理方法(加热、加湿,冷却、减湿及净化等)和设备的选择;空气调节的方式和方法;内部气流的合理组织;空气的输送和分配及在干扰量变化时的运行调节等。因此,本课程是以《流体力学》、《泵与风机》、《建筑环境学》、《流体输配管网》和《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为专业支撑;同时,又与《供热工程》、《暖通空调》、《通风工程》、《空调冷热源工程》、《制冷技术》、《空气洁净技术》、《建筑环境测量》、《建筑节能技术》及《建筑设备自动化》等课程密切相关。
  ……
展开
目录
序一
序二
前言
第1章绪论
1.1 空气调节技术的发展概况
1.1 空气调节的定义及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1.3 空调系统的类型及组成
1.4 空气调节的应用
思考题与习题
参考文献
第2章 湿空气的焓湿学基础
2.1 湿空气的组成和状态参数
2.2 湿空气的焓湿图
2.3 湿空气状态参数的计算方法
2.4 其他类型的焓湿图
思考题与习题
参考文献
第3章 空调负荷计算与送风量的确定
3.1 室内、外空气计算参数
3.2 得热量与冷负荷的关系
3.3 围护结构负荷计算方法
3.4 空调区冷负荷的计算
3.5 空调区热负荷的计算
3.6 冷(热)负荷的简化算法
3.7 空调房间送风状态的确定及送风量的计算
3.8 新风量的确定和风量平衡
思考题与习题
参考文献
第4章 空调基本原理及处理过程
4.1 空气热湿处理原理
4.2 空气净化处理原理
4.3 空气的热湿处理过程
思考题与习题
参考文献
第5章 空气热湿处理及净化处理设备
5.l 空气热湿处理设备
5.2 空气的净化处理设备
思考题与习题
参考文献
第6章 空调系统(1)
6.1 空调系统的分类
6.2 集中式空调系统
6.3 半集中式空调系统
6.4 分散式空调系统
思考题与习题
参考文献
第7章 空调系统(2)
7.1 变风量(VAV)空调系统
7.2 空气一水辐射板空调系统
7.3 变制冷剂流量多联分体式空调系统
7.4 户式集中空调系统
7.5 热泵空调系统
7.6 蓄冷(热)空调系统
7.7 低温送风空调系统
7.8 净化空调系统
7.9 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
思考题与习题
参考文献
第8章 空调区的气流组织和空调风管系统
8.1 空调区的气流分布方式
8.2 空调送风口、回风口的类型及应用场合
8.3 空调区气流组织的计算及气流性能评价
8.4 空调风管系统的设计
思考题与习题
参考文献
第9章 空调水系统
第10章 空调冷热源的选择
第11章 空调系统的运行调节
第12章 空调系统的测试调整与运行管理
第13章 空调系统的节能、监测与控制
第14章 空调工程应用实例
附录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