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是凿地取水的深穴。凡是人烟曾经密集过的部落,墟市、村庄、集镇
,乃至皇宫、都市,其地下一般都会有水井的遗存。水井深藏于地面以下,
兵火战乱会毁灭地上的建筑,惟独不能殃及地下的水井。解读一口口古井,
抚摸古井的沧桑,可以从一个侧面追寻历史的遗踪,了解民风民俗,了解古
井文化。
汉字“井”字,最早见于《周易·井卦》:井的卦象是上为水,下为木
。朱熹注日:“井者,穴地出水之处,以巽木入乎坎水之下,而上出其水,
故为井。”古代的水井多用竹木结构做井壁,《周易·象辞》说:“木上有
水,井。”朱熹注日:“木上有水,津润上行,井之象也。”描述了木质井
壁、井栏、井圈的水井形象。
20世纪80年代,考古人员在上海市青浦县崧泽文化遗址,清理出两口马
家滨文化时期的水井,井口呈圆形和椭圆形,井壁光滑,水井残深1至2米,
井中残留物有陶釜、鹿骨等,距今已有七千年左右的历史,比黄帝、炎帝时
代还要早至一千年,是我国迄今为止考古发掘中发现的最早的水井。
早期的水井一般是土井。但是,由于泥土井壁经水后极易坍塌,使井水
浑浊,井水变浅,先民们为了保持井水清澈,井壁经久耐用,发明了多种保
护井壁的方法,筑井的技术也日趋完善。从考古发掘的实物资料分析,筑井
的发展过程大体上有土井、竹井、木井、陶井、石井和砖井。
在河姆渡遗址第二文化层,考古人员发现了一口原始水井遗迹,在一个
直径600厘米的不规则圆坑中央,有一个约200厘米的方坑,方坑四壁密排木
桩支护,口部叠置二层井干方框,是当时聚落中的一个生活水源。考古人员
推测,在水井的上部,当时建有大井亭,井底存有积水,中央方坑可以在枯
水时集中一定数量的水。在洪水季节或雨季,整个井中可贮存较多的水,在
圆坑中置方井,以木桩、木井干支护。
在上海松江县汤庙村新石器文化遗址的下层,考古工作者发现了一口以
竹箍苇编加固井壁的水井,井壁上有芦苇的印痕和零星的残存竹片,芦苇呈
纵向排列,竹片作圆圈状呈横向排列以支撑井壁,上海地区的河滩上芦苇成
片,毛竹成林,以芦苇排列成井壁,以竹片作圆环撑开固定,是就地取材保
护水井水源清洁的科学方法。
“井者,清也。”对于人类生活来说,清洁稳定的水资源是人类定居生
活的必备条件。为了获取水源,人们往往逐水而居,沿江沿河的台地,是人
类理想的栖息地。为了获取更为清洁的水源,先民在生产劳动的实践中,发
现穴地可以聚水。人们在穴地四周栽入木桩,防止泥土崩入水中,并且在其
上部建井亭,以便保护水源。井坑边有踏脚的步石,在枯水季节人们可以沿
步石下到井坑底部取水。井坑底部中央有一深坑,以保持枯水季节时能集中
一定的存水量。远古时代的水井一般呈浅坑水井状态。在苏帅I澄湖、独墅
湖遗址,考古工作者发现了几百口良渚文化时期至宋代的不同时期的水井,
水井成了记录先民遗踪的文化载体和标志物。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