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br>第一章 住宅性能认定制度概述<br>第一节 建立住宅性能认定制度的意义<br>1.1 对住宅品质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br>1.2 配合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完善多元多层次的住房供应体系<br>1.3 规范住宅市场行为,维护消费者对住宅性能的知情权<br>1.4 引导开发商提高住宅性能,促进住宅产业现代化<br>第二节 我国住宅性能认定制度的建立<br>2.1 国外住宅性能认定制度研究<br>2.2 《商品住宅性能认定管理办法》(试行)的发布<br>2.3 配套管理文件的制定<br>第三节 我国住宅性能认定制度实施的情况<br>3.1 试评工作<br>3.2 试点工作<br>3.3 认定工作进展情况<br>第二章 住宅性能认定申报程序和评定方法<br>第一节 住宅性能认定的申报条件和流程<br>1.1 住宅性能认定的申报条件<br>1.2 申报和认定流程<br>第二节 设计审查、中期检查和终审<br>2.l 设计审查<br>2.2 中期检查<br>2.3 终审<br>2.4 评定的变更和撤销<br>第三章 《住宅性能评定技术标准》简介<br>第一节 《住宅性能评定技术标准》的定位和指导思想<br>1.1 《住宅性能评定技术标准》的定位<br>1.2 《住宅性能评定技术标准》编制的指导思想<br>1.3 评定的对象<br>第二节 《住宅性能评定技术标准》的结构框架<br>2.1 《住宅性能评定技术标准》的结构<br>2.2 适用性能的内容框架<br>2.3 环境性能的内容框架<br>2.4 经济性能的内容框架<br>2.5 安全性能的内容框架<br>2.6 耐久性能的内容框架<br>第三节 住宅性能分级方法<br>3.1 分值的设计<br>3.2 评分的基本规则<br>3.3 住宅性能级别的判定<br>第四节 一票否决指标的设定<br>4.1 A级住宅的一票否决指标<br>4.2 3A级住宅的一票否决指标<br>第四章 住宅适用性能的评定<br>第一节 住宅适用性能概述<br>1.1 住宅适用性能的界定<br>1.2 住宅适用性能的评定项目<br>第二节 关于单元平面的子项解析<br>2.1 住宅单元平面布局<br>2.2 模数协调和可改造性的评定<br>2.3 单元公共空间的评定<br>第三节 关于住宅套型的子项解析<br>3.1 住宅套内功能空间设置和布局<br>3.2 住宅套型功能空间尺度<br>第四节 关于建筑装修的子项解析<br>4.1 住宅套内装修<br>4.2 公共部位装修<br>第五节 关于隔声性能的子项解析<br>5.l 住宅的声环境<br>5.2 关于性能评定中的声学指标<br>5.3 楼板的隔声性能<br>5.4 墙体的隔声性能<br>5.5 管道的隔声性能<br>5.6 设备的隔声性能<br>第六节 关于设备设施的子项解析<br>6.1 厨卫设备<br>6.2 给排水与燃气系统<br>6.3 采暖通风与空调系统<br>6.4 电气设备与设施<br>第七节 关于无障碍设施的子项解析<br>7.1 住宅套内无障碍设施<br>7.2 单元公共区域无障碍设施<br>7.3 住区内无障碍设施<br>第五章 住宅环境性能的评定<br>第一节 住宅环境及其性能的界定<br>1.1 居住环境的界定<br>1.2 住宅环境性能与适用性能的关系<br>第二节 住宅环境性能评定的主要内容<br>2.1 休闲、邻里交往、活动与健身等功能环境<br>2.2 公共服务设施环境<br>2.3 公共卫生保障设施环境<br>2.4 健康安全环境<br>2.5 视觉环境<br>2.6 交通环境<br>第三节 保证住宅环境性能的技术措施<br>3.1 规划设计是保证住宅环境的基础<br>3.2 绿地配置是各种环境功能要素的纽带<br>3.3 智能化系统是创造现代居家生活及服务的手段<br>第四节 住宅环境性能评定子项解析<br>4.1 关于用地选择与规划设计的评定子项<br>4.2 关于休闲、邻里交往、活动与健身等功能环境的评定子项<br>4.3 关于公共服务设施环境的评定子项<br>4.4 关于公共卫生保障设施环境的评定子项<br>4.5 关于健康安全环境的评定子项<br>4.6 关于视觉环境的评定子项<br>4.7 关于环境绿地配置的评定子项<br>第五节 智能化系统<br>5.1 本评定项目得分尺度的掌握<br>5.2 管理中心与工程质量<br>5.3 系统配置<br>5.4 运行管理<br>5.5 当前智能化居住小区建设中的一些问题<br>5.6 系统功能<br>第六章 住宅经济性能的评定<br>第一节 经济性能概述<br>1.1 经济性能的界定<br>1.2 经济性能指标设置的背景和主要内容<br>第二节 关于节能的子项解析<br>2.1 建筑设计<br>2.2 围护结构<br>2.3 采暖空调系统<br>2.4 照明系统<br>第三节 关于节水的子项解析<br>3.1 中水利用<br>3.2 雨水利用<br>3.3 节水器具及管材<br>3.4 公共场所节水措施<br>3.5 景观用水<br>第四节 关于节地的子项解析<br>4.1 地下停车比例<br>4.2 容积率<br>4.3 建筑设计<br>4.4 新型墙体材料利用<br>4.5 节地措施<br>第五节 关于节材的子项解析<br>5.1 可再生材料利用<br>5.2 建筑新技术应用<br>5.3 节材措施<br>5.4 建材回收率<br>第七章 住宅安全性能的评定<br>第一节 安全性能评定项目及分值的设定<br>1.1 评定项目的设置及分值的确定<br>1.2 影响住宅安全性能的主要问题举例<br>1.3 相关推广应用技术介绍<br>第二节 关于建筑结构安全的子项解析<br>2.1 结构安全性能评定分项的设置<br>2.2 设计与施工管理程序<br>2.3 满足相关设计、施工规范要求<br>2.4 住宅建筑应重视抗震设防<br>2.5 常见裂缝的成因与防治<br>第三节 关于建筑防火的子项解析<br>3.1 审批文件<br>3.2 建筑耐火等级<br>3.3 灭火与报警系统<br>3.4 防火门(窗)妁设置及功能要求<br>3.5 安全疏散设施<br>第四节 关于燃气及电气设备安全的子项解析<br>4.1 燃气系统的安全性<br>4.2 供电线路的安全性<br>第五节 关于日常安全防范措施的子项解析<br>5.1 防盗设施<br>5.2 防滑防坠落措施<br>第六节 关于室内污染物控制的子项解析<br>6.1 墙体及室内装修材料污染物控制<br>6.2 室内环境的污染物控制<br>第八章 住宅耐久性能的评定<br>第一节 耐久性能概述<br>1.1 耐久性能评定项目设置的原则<br>1.2 耐久性能评定项目与分值设置<br>第二节 耐久性能概念与损伤机理<br>2.1 耐久性能的基本概念<br>2.2 物理作用<br>2.3 电化学作用<br>2.4 化学作用<br>2.5 生物侵蚀<br>第三节 住宅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br>3.1 住宅结构设计使用年限<br>3.2 设计使用年限相关的设计考虑<br>第四节 保证耐久性能的措施<br>4.1 结构工程<br>4.2 装修工程<br>4.3 防水工程<br>4.4 管线工程<br>4.5 设备<br>4.6 门窗<br>第五节 评定中应当注意的问题<br>5.1 引导的过程<br>5.2 敦促过程<br>5.3 终审<br>第九章 住宅质量保证保险<br>第一节 国外住宅质量保证保险的相关情况<br>第二节 实行住宅质量保证保险的意义<br>2.1 住宅质量保证保险对政府监管的意义<br>2.2 住宅质量保证保险对消费者的意义<br>2.3 住宅质量保证保险对房地产开发商的意义<br>第三节 住宅质量保证保险运作方式<br>第四节 住宅质量保证保险的主要内容<br>4.1 保险对象<br>4.2 保险责任<br>4.3 保险期间<br>附录:山东省推行住宅性能认定制度的情况<br>1.推动地方性立法,确立性能认定制度的法律地位<br>2.《山东省城市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条例》中的相关规定<br>3.《山东省商品房销售管理条例》中的相关规定<br>4.工作总体部署,通盘考虑,目标明确<br>5.通过宣传,让住宅性能认定走向普通百姓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