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在笔先,经营位置园林意境的生成,离不开造园家“经营位置”的艺术章法,离不开园林从宏观到微观的控制调配。在园林设计中,“经营位置”是首要的原则,因为空间关系是园林中各要素最基本的和具有决定性的因素。关于这一点,在中国画论中可以得到印证。中国绘画美学,历来十分强调章法布局。南齐谢赫提出的著名的“六法”中,就有“经营位置”一法。所谓“经营位置”,也就是章法,用现代的语言说,它主要是要求宏观地进行控制,艺术地把握大局。这对于绘画的艺术创造来说,是有着决定意义的。山水画论中指出,山水布局,先从整体出发,大局下手;然后再考虑局部,穿插细节。清代蒋骥《读画纪闻》说:“山水章法,如作文之开合,先从大处定局,开合分明,中间细碎处,点缀而已。”清代沈宗骞《芥舟学画编》也说:“作画之道,大类弈棋。
低手扭定一块,所争甚小,而大局之所失已多。国手对弈,各不相争,亦各不相让,自始迄终,无一闲着,于此可悟画理。”也就是说要从宏观上把握一幅画的大局,这是决定创作成败的关键;至于画中微观的“细微处”,与作品的整体效果相比,是居于次位的,虽然对于艺术创造来说,也是不容忽视的。
对于作为立体绘画的文人园林来说,其布局亦复如是。如何才能体现这种审美的宏观控制呢?计成在《园冶·借景》中写道:“物情所逗,目寄心期,似意在笔先,庶几描写之尽哉!”而这“意在笔先”的命题,也是从中国绘画美学中借鉴过来的。中国历代画论中,有关“意在笔先”的论述甚多。唐代王维《山水论》说:“凡画山水,意在笔先。”清代邹一桂《小山画谱》:“意在笔先,胸有成竹,然后下笔,则疾而有势,增不得一笔,亦少不得一笔。”中国历代画家,从长期的创作实践中得出结论,认为在作画落笔之前,必须先有腹稿。
如画山水,则丘壑之宾主位置,起伏开合,均已先有明确的创作意图;如写花木,则行干、布枝、着花、添叶,亦须预有意匠。清代笪重光《画筌》说:“目中有山,始可作树;意中有水,方许作山。作山先求人路,出水预定来源。择水通桥,取径设路,分五行而辨体;峰势同形,谙于地理,象庶类以殊容。”这提出了艺术创造之前的一个整体思维问题。也就是说,在意境的酝酿过程中,先要有全局性的深思熟虑,如山水、树石、建筑、路径的系统相关性,山路、水源的意脉连络性,以及峰峦、桥梁“象庶类以殊容”的多样统一性等,这些都应该在落笔前就要有内心的整体视象。文人园林及其意境的创造同样如此,在建构施工之前,必须先有意图,先有总体的规划,必须全局在握,然后再将胸中丘壑物化为园林,创造出园林的意境。文人园林审美意境的创构,其布局章法,一般有以下诸规律。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