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幸福的方法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801706409
  • 作      者:
    泰勒.本-沙哈尔(Tal Ben-Shahar Ph. D.)著
  • 出 版 社 :
    当代中国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7
收藏
编辑推荐
  哈佛大学排名第一的课程,透析克隆幸福的DNA,幸福的真相愈分享愈璀璨。
  16种文字翻译,席卷20个国家和地区的精神洗礼,这些你们都知道的,但忽略已久的真理,能真正改变你们的生活面对镜中的自己:今天,你幸福了没有?
展开
作者简介
  泰勒·本-沙哈尔(Tal Ben-Shahar),哈佛大学心理学硕士、哲学和组织行为学博士,近年专事个人和组织机构的优势开发、自信心以及领袖力的提升研究。其开设的“积极心理学”和“领袖心理学”在哈佛是最受欢迎率排名第一和第三的课程,“其奇妙之处在于,当学生们离开教室的时候,都迈着春天一样的步子”。泰勒在哈佛被称为“最受欢迎的导师”,同时他还受聘为多家著名跨国公司的心理咨询师和培训师,他的课程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被众多企业家和高管们誉为“摸得着的幸福”。美国公共广播电台(NPR)、美国有线新闻网(CNN)、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纽约时报》和《波土顿环球时报》等数十家著名媒体对他进行了专访和报道。
展开
内容介绍
  你想学会获得幸福的方法吗?哈佛大学“最受欢迎的导师”和他“改变人生”的课程——积极心理绝对能做到!这是哈佛大学最受学生欢迎的课程,也是哈佛有史以来选课人数最多的课程。泰勒·本一沙哈尔博士用充满智慧的语言、科学实证的方法、自助成功的案例和巧妙创新的编排,让你现在就能把积极心理学应用到日常生活之中。当你开始用开放的心态阅读《《幸福的方法》》时,你就会感到人生更充实,身心更统一,当然,你就会更幸福。
展开
精彩书评

  这本书的闪光之处在于,它把交给人们获得幸福的方法和关于幸福的科学研究成果完美地结合起来。看完这本书,你便可以发现和理解它所包含的哈佛大学今日最热门课程的精髓。
  ——时任美国心理学会主席马丁·塞里格曼(Martin E.P.Selingman)畅销书Authentic Happiness作者

  哈佛大学近年最受欢迎的“人生导师”泰勒·本一沙哈尔博士所写的这本书,不但包括了他个人的经历和经过验证的数据,更棒的是,在读这本书的时候就开始感觉到一种喜悦。
  ——艾伦·兰格(Ellen J.Langer)畅销书Mindfulness and On Becoming an Artist作者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篇 幸福是什么
  第1章 探讨幸福的疑问——识破“幸福的假象”
  我们永远都可以更幸福,没有人总是处于完美的生活状态而无欲无求。
  16岁那年,我在以色列全国壁球赛中夺得冠军,那次经历让我对幸福的理解发生了根本的转变。
  我曾经深信胜利可以令我快乐,可以减轻我长期以来的空虚感。在长达五年的训练中,我一直感觉到生命中好像缺少了些什么……无论是通过拼命的运动,或是不断地自我勉励,都无法填补这种内心的空虚。我虽然曾为此闷闷不乐,但我相信那空虚早晚会被填补。那时我认为,无论是身体或心理都必须要坚强才能胜利,而胜利会带给我充实感,这种充实感才能让我最终幸福。
  如我所愿,在胜利后我欣喜若狂,与家人、朋友举行了隆重的庆祝。那时,我对自己的理念更是深信不疑:胜利可以带来的快乐,为此种种生理和心理上的苦痛都是值得的。
  可是就在那天,当我睡前坐在床上,尝试着再回味一下那无限的快感。忽然问,那胜利的感觉,那梦想成真的喜悦,所有的快乐都消失得无影无踪。我内心忽然觉得很空虚,只有迷惘和恐惧,泪水涌出,不再是喜极而泣而是伤心难过。如果在如此顺意的情况下尚不能感到幸福,我将到何处去寻找我人生的幸福?
  我努力告诉自己,这是暂时的神经过敏。可是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仍没有找回那快乐的感觉,相反内心的空虚感越来越严重。我开始慢慢地发现,胜利并没有为我带来任何幸福,我所依赖的逻辑彻底被打破,我感到完全不知所措。
  反思:
  回想一下,有没有曾经在达到一个重要目标之后,却没有得到你所预期的喜悦?
  我认识到自己必须改变对幸福的认识,更深刻地理解幸福的真意。自那时起,我开始对一个问题非常着迷:如何才能得到真正的幸福?我开始找寻答案——我观察谁看起来幸福,向他们请教诀窍;我读遍了所有与幸福有关的书籍,从亚里士多德到孔子,从占代哲学到现代心理学,从学术研究到自我激励书籍等等。
  为了帮助自己找寻幸福,我决定在大学里主修哲学和心理学。在那里,我认识了许多杰出的人士,他们和我一样都在追求幸福的答案,其中包括作家、思想家、艺术家、教师等。我开始认真阅读和分析书籍,聆听有关内在动机和创造性的讲座,了解柏拉图关于“美好”的理论,以及爱默生关于“完整内心”的观点——这些好像给我戴上了一副新的眼镜,让我对生命和身边的种种事物有了新的看法和态度。
  其实我并不孤独,我的同学中大部分人都生活得不开心。可是他们好像并不在乎,他们只是在努力地追求好成绩,苦练成为出色的运动员,或是为了高薪的工作而奋斗,但在追求和达成这些梦想的过程中,他们却很少体会到快乐。
  虽然在离校后他们的目标改变了(比如以往是追求好成绩,现在是追求高薪和晋职),他们的生活态度却没有丝毫改变。就好像他们已经认定了一点,那就是要成功就必须以经历痛苦作为代价。难道真如梭罗所观察到的大部分人在“寂静的绝望”中生活?就算如此,我也绝不会认同这种令人悲观的情况是生活的常态。我继续提出了下面的问题:如何既成功又快乐?怎样去协调抱负和幸福?是否可能打破“无苦无获”的传统观念?
  后来我明白了,要想得到这些问题的答案,我必须先理解幸福到底是什么。它是一种情绪?就像快乐一样?还是没有痛苦?还是好运气?快乐、运气、狂喜、满足这些字眼经常被作为幸福的代名词,但是它们都不符合我对幸福的理解,这些情绪上的东西会像时间一样飞逝。没错,它们感觉很好,但是它们无法成为衡量幸福的标准,更不能成为幸福的支柱。真正的幸福不应该是绝对没有不良的情绪,而是经得起困难和挫折的考验。
  辨别那些我不认同的观点是非常容易的,但要找到合适的定义是最难的。人们都会讨论幸福,都感觉得到幸福,但却缺少一个完美的定义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它。英文“幸福”(Happiness)一词的来源为冰岛语里的Happ,其意思为运气或是机会,Happ同时也是“偶然”这个词的来源。我可不想凭着运气去获得幸福,因此我要寻找并理解它的真意。
  反思:
  你会怎样定义幸福?幸福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
  我从16岁开始思考这个问题,但是直到今日尚无一个完满的答案,也许永远也不会有。在大量的阅读、研究、观察和思考后,我没有找到任何幸福的神奇配方,世上并没有什么所谓“幸福的五步法”,我写作本书的目的,是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多地了解幸福和充实地生活所蕴含的基本原则。
  当然,这些基本原则不是万灵药,不可能适用于任何情况下的任何人。本书所注重的领域乃是积极心理学,并未将重点放在诸如重度抑郁或者急性焦虑障碍这些阻碍人们获得幸福的病症上。当然,这些原则的目的也不是阻止生活中不良事件的发生,而是帮助我们积极地应对。
  有时,对那些身处战乱、政治迫害,以及极度贫困中的人们,书中的一些方法是难以付诸实践的。又比如,在刚刚失去至亲之人的时候,人们也是很难去关注自身的幸福。当然,即使在不是很严重的情况下(如失望、工作或者亲密关系中的一段困难期),人们也很难有精力关心如何更幸福。在上述情况下,我们所能做的就是无论在何种困难情况下,都允许自己诚恳地体验那些负面情绪,并允许它们有自然的转变过程。
  每个人的生命中都会有无可回避的痛苦,会有很多内在与外来的影响我们获得幸福的障碍,有时不是靠读一本书就可以解决的。但是更好地理解幸福的真意,并将本书中的一些方法应用在生活中,的确可以帮助大多数人在大多数时候更加幸福。
  从幸福到更幸福
  无论在写作本书的过程中,还是在阅读其他有关幸福的作品或思考关于幸福的问题时,亦或观察我身边人的生活时,我常常会问自己:“我幸福吗?”别人也问过我同样的问题。用了很长时问,我才发现,这个问题虽然很重要,但意义并不大。
  我怎样才能判断自己是否幸福?我在什么时候才能变得幸福?是否有关于“幸福”的统一标准?如果有,它是什么呢?如果说我们的幸福取决于与他人的比较的话,那么我们周围的人究竟有多幸福呢?其实,这些问题很难有确切的答案,即便有,这些答案本身对提升我们的幸福感也没有什么帮助。
  “我是否幸福?”这个问题本身就暗示着对幸福的两极看法:我们要么幸福,要么不幸。在这种理解中,幸福成为一个终点,我们一旦达到,对幸福的追求就结束了。但实际上这个终点并不存在,对这一误解的执著只能导致不满和挫败感。
  我们永远都可以更幸福,没有人总是处于完美的生活状态而无欲无求。与其去问自己是否幸福,勿宁去探求一个更有帮助的问题:“我怎样才能更幸福?”这个问题不但吻合了幸福的本义,还表明了幸福是一个长期追求、永不间断的过程中的某一段。比如,我现在要比五年前幸福;我也希望,五年后的今天我能比现在更幸福。
  与其因为还没有达到的幸福境界而感到垂头丧气,与其浪费力气去苦思冥想自己到底有多幸福,不如认真地去体会和挖掘幸福这一无穷无尽的宝藏,同时去争取得到更多。要记得,追求幸福应该是我们终生的目标。
  练习
  建立习惯——我们的习惯造就了我们
  我们都知道,改变是困难的。研究指出,学习新方法,建立新的习惯,或者打破旧的习惯甚至比我们预想的还要困难,所以绝大多数个人和组织的改变尝试都以失败告终。事实证明,在履行我们承诺的时候,即使这些承诺对我们是有益的,但仅仅依靠自律也是远远不够的。
  吉姆·罗尔(Jim Loehr)和托尼·施瓦兹(Tony Schwartz)在《怎样全神贯注地生活》(The Power of Full Engagement)一书中提供了一些有关“改变”的不同看法:与其强化自律性,不如建立固定的习惯。他们认为:“建立习惯要求确定行动的细节,并在特定的时间内完成——这需要深度价值观的支撑。”
  建立习惯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维持一个已建立好的习惯就没有那么困难了。最好的运动员有自己的一定之规:他们知道自己何时进行实地训练,何时应该在健身房锻炼,何时训练柔韧性。对大多数的人来说,每天刷两次牙是一种规律,不需要什么强大的意志力。所以,只要能建立良好的习惯(即行为惯性),余下的事情就很简单了。
  对运动员来说,良好的运动表现是他们价值观的最集中体现,所以他们会在训练中养成良好的习惯;对大部分人来说,健康是非常重要的,所以他们每天都会准时刷牙。如果我们要追求幸福,认清它是最有价值的目标,我们需要为它建立习惯。
  什么样的习惯能让你更幸福呢?你希望生活发生怎样的改变?比如,每周运动3次,每天早上冥想15分钟,每个月看两场电影,与伴侣每个星期二出去逛逛,隔天阅读一些有趣的读物等等。每次建立新习惯时不要太多,一到两个足矣;另外在习惯被固定下来之前,不要试图增加新的。就像托尼·施瓦兹(Tony Schwartz)说的:“微小的成果,要比野心勃勃导致的失败好得多……不要着急,成功会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
展开
目录

前言
致中国读者
第一篇 幸福是什么
第1章  探讨幸福的疑问——识破“幸福的假象”
第2章  协调现在与未来——为顶登而努力,并享受攀登的过程
第3章  解析幸福——幸福的人不必当总统或亿万富翁
第4章  至高财富——幸福是衡量一切的最高标准
第5章  设定幸福目标——倾听心灵深处的声音
第二篇 如何实现幸福
第6章  快乐学习——很可惜,多数学生都讨厌学习
第7章  开心工作——做自己爱做并可以获得报酬的事情
第8章  美满婚姻——爱你有商量
第三篇 有关幸福的冥想
第9章  第一冥想:爱自己和关爱他人——消除自爱与爱他的边界
第10章 第二冥想:幸福强心剂——幸福其实很简单
第11章 第三冥想:超越短暂的快乐——让时间成为幸福的看守者
第12章 第四冥想:用自己的光去照亮世界——幸福的最大障碍是我们自己
第13章 第五冥想:想象幸福——你本知道答案
第14章 第六冥想:从容生活——多余的忙碌是幸福的威胁
第15章 第七冥想:幸福的革命——拯救现代“幸福大萧条”
结论 幸福就在当下——如此而已
致谢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