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于我,无疑是一本跨越20年的时装扫盲书,当我打开书的封面,看到Wini那恐怖的每日出门前的自拍照(6P的大拉页!),整整365天每日不重复的衣着,便知道,时装人也是要修炼的。
更令我等杂志人汗颜的是,早在1993年,黎坚惠已经在杂志专栏里大谈Martin Margiela、Hussein Chalayyan、Ann Demeulemeester、Raf Simons……所以,不要再说什么香港是文化沙漠,我们这里沙漠化的时间更长久且不自知。
知道黎坚惠这个名字已久,但直到看完这本书,才对这位香港文化界的才女有了相当认识
那种大时代情怀,那种对少年心气的执著,那种中性理想主义的宣扬,不是所谓的见惯的时尚人所有的气质。
话说从头,如果你是时装人或时装精,这本《时装时刻》无疑是骨灰级进阶宝鉴;如果你是个时装盲,那么这本《时装时刻》无疑是时装扫盲谈资宝典;再如果,你是个港式文化爱好者,那么《时装时刻》可以八卦到非常多黄金时代的HK的美丽。再补赞美,老友SK为这本书所做的设计非常出色,简直是翻阅的冒险与惊奇再直抵高潮的美妙体验。
──黎文 (《城市画报》副主编)
时尚书的作者当然如同教主,各种品位选择配搭的原则,黎坚惠说得简单,却像大师口述一句禅机……
名谓“时装?时刻”,其实不是专研时装,乃是黎坚惠想以衣装为经纬,串起她的个人记忆、已流逝的成长时光,成名、认识朋友、当母亲的片断。以时装记时刻,就是以流逝记流逝。书中最动人的或者是她念大学时的少女花裙照片,和把Romeo Gigli的腰带当tube-top配透视裙再绑条丝巾的古怪配衬———她怀念那个干什么都没人大惊小怪,快马轻裘的少年时代,说见怪不怪才是国际风范。虽然没有直言,从双鱼座式自恋回溯,其实也反映了香港社会在近年其实相当呆板沉闷。时尚人士会以一些政治正确的行为去表示身份,黎坚惠也展示自己把不穿的名牌衣物转卖、网拍,以示环保节俭。这有点令人失笑,我宁愿看她说“不忍看见自己的衣服穿在他人身上”时真情流露的拥有欲。
──邓小桦 (香港著名书评人)
展开